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癫痫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儿童癫痫针对性护理干预,患儿出院1年后随访复查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护理组患儿治疗显效1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儿显效1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2.50%,护理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癫痫患儿治疗期间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降低癫痫发病频率及后遗症发生率,提高儿童癫痫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措施。方法:自设的问卷调查法,调查我附属医院儿科患儿和家属。结果:在注重基础护理的同时,增加更多的护理干预,对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有重大影响。结论:有必要对急性喉炎的患儿开展更多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颜玉华 《大众科技》2014,(10):119-120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方法,能尽快发现和解决静脉输液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保障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维持有序的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护理,保证患者静脉输液过程的顺利、安全,避免护患不良事件的发生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方法: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现况,找出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原因,制定出了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措施。结果: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静脉输液的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静脉输液的不安全因素明显下降,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管理的加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静脉输液护理的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静脉输液护理进行安全管理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小儿治疗的主要方法。小儿静脉输液中,体位的固定又是静脉穿刺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许多婴幼儿在加强心理护理后仍有在静脉穿刺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为减少或避免小儿科患儿静脉输液针固定不妥而导致穿刺处肿胀、渗血、脱落针头、输液滴速不理想,造成反复穿刺所形成的血管损伤次数及造成患儿的痛苦和护理质量、护士的工作量,应用比较安全稳妥,跟皮肤无粘性的弹性绑带固定法。方法将150例使用静脉输液的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组,分别用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及静脉输液贴上用弹力绑带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静脉输液贴上用传统普通胶布固定因粘性大而患儿皮肤破皮数位15个,因皮肤湿性大或油性皮肤引起针头脱落10个,而弹性绷带固定法无患儿皮肤破皮及针头脱落。结论弹力绑带在小儿科固定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固定效果显著于普通胶布,取材及操作更方便简单,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输液反应是临床采用输液疗法出现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很复杂,不单是药品质量问题,更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我们对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神经外科发生的输液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通过实施护理对策使护士,对静脉输液反应防笵意识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分析儿科静脉穿刺中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将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我院实施静脉穿刺的60例小儿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观察组基于日常护理采取细节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依从性以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三次内穿刺成功率为93.3%,依从率为83.3%,对照组患儿三次穿刺成功率为66.7%,依从率为53.3%,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于儿科静脉穿刺中应用细节护理模式,穿刺成功率和依从率较高,可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化脓性髋关节炎患儿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儿一般性护理,给予对照组患儿髋关节持续灌洗、营养支持、心理护理、Pavlik支具护理等措施。结果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髋关节恢复情况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13/14),对照组为71.4%(10/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出现2例病理性髋关节脱位。结论针对化脓性髋关节炎患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和全面的护理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有效避免儿童髋关节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引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干预对妇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合和研究。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00例妇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患者的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研究组的患者开展预防血栓的临床干预措施,对照组的患者实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临床干预之后的血栓发生概率和住院的实际天数加以对比和分析。结果:在研究组的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血栓的情况,而对照组的患者中,有12例患者产生了血栓。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8天,对照组平均的住院天数为23天。结论: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过程中,采取临床干预手段对其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在治疗中承受的痛苦,帮助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对132例急性高原病住院患儿进行积极合理的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32例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小儿急性高原病的表现与成人有所差异,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心护理,可以治愈,并且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藏族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6例藏族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采取补充维生素D制剂、钙剂,合理饮食和休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等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46例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低钙惊厥发生,均未遗留后遗症。结论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过程中,通过精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儿无严重低钙惊厥,无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存在的不良反应 ,却常被人们所忽视 ,现就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护理介绍如下 :1 常见原因1 .1 反复穿刺使血管内膜受损 ,常发生在老年体弱的病人 ,由于长期运用静脉输液治疗疾病 ,反复在同一部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采取的最重要及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确保药物和营养的输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途径之一。老年人容易刺破血管壁造成穿刺失败,通过对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法临床实践应用,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护理,从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经验,提高对小儿高原肺水肿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02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的30例小儿高原肺水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论:①由于小儿在其生理解剖及心理上的特殊性,小儿高原肺水肿的表现与成人不同,其护理措施与成人存在差异;②应根据小儿的年龄、性格、特点及病情治病护理计划,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③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增强患儿的信任感,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是落实好护理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无论是临床护理效果还是护理满意程度都超过了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升血糖控制水平,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是运用最可靠、最新的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已经在护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普及和应用,其对儿科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儿静脉采血作为儿科护理常见且难度较大的一项护理操作,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静脉采血的成功率需要合理地选择采血部位,并运用正确的进针角度对小儿进行静脉采血操作,这样也可以避免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谭玉环 《西藏科技》2009,(6):33-33,41
运用静脉输液法,让危重术后不能口服和肌肉注射的病人,通过静脉输液,确保药物输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潜在问题:液体外渗,增加病人的痛苦,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9.
穷达  王瑛 《西藏科技》2002,(1):69-69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由静脉输入已成为治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4岁以下患儿,为了能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在治疗中常采用头皮静脉输液.一针见血率的高低,穿刺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患儿转危为安的关键.特别是在抢救重症脱水,心跳呼吸骤停患儿更为重要.现将多年来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肥胖是在儿童群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5%~8%。对于患儿的护理工作来说,虽然干预方法较为简单,但整体干预效果呈随干预时间延长而减重效果降低的特点。针对此问题,我院构建了小儿肥胖随身护理app,整体结构由患儿注册登录层、患儿肥胖情况判断层、患儿分类饮食运动指导层、患者生命体征检测层、患儿饮食和运动动态调整层、干预结果分析层和护士人为干预层等组成。通过引入智慧医疗的理念,提高肥胖患儿的减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