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冰 《今日科苑》2012,(6):33-35
新闻缘起从中国科技馆获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春日前在中国科技馆开办主题为"身边的流动"的讲座,通过唐代诗人李白和张继的名诗《早发白帝城》和《枫桥夜泊》解释古人观察到的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消息近日"引燃"媒体。几乎所有人都在追问:到底什么是引力波?引力波有什么作用?尽管很多文章试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但结果还是差强人意。比如这样的解释: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如同石头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引力波被视为宇宙中的"时空涟漪";又或这样的解释:引力波是一种与电磁波不同的辐射,无法通过电磁辐射直接观测。引力波与宇宙中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成功探测到两个黑洞并合时释放出的引力波。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被科学界期待已久、由爱因斯坦提出的引力波的存在,标志着人类向破解宇宙诞生奥秘前进了一大步。"时空涟漪"突现身1916年,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又提出引力波存在的预言。这里所说的引力波,实质  相似文献   

4.
徐冰 《金秋科苑》2012,(6):33-35
新闻缘起从中国科技馆获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春日前在中国科技馆开办主题为"身边的流动"的讲座,通过唐代诗人李白和张继的名诗《早发白帝城》和《枫桥夜泊》解释古人观察到的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5.
《金秋科苑》2012,(9):30-31
近日,由清流县老科协主办、清流县退休教师活动中心协办的《核能安全与环保》科普讲座在清流县退休教师活动中心三楼会议室举办。这次科普讲座邀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先梓作科普报告,原清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流县老科协会长包玉山主持讲座。张先梓研究员围绕主题,结合科研、实践和亲身经历,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核能发展的必要性、我国核电发展状况及发展战略,通过多媒体投影设备,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当代能源状况、什么是核能、核电站介绍、核电的安全、核电的环境保护,讲解了核能是高效、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的发现意义重大,填补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的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消息一经发布,科普中国各频道于12日凌晨就陆续推出多条原创引力波相关科普文章。科普中国移动端科普融合创作频道、科普中国科技让生活更美好频道、科普中国典赞微信群等科普平台迅速组织国内研究引力波的权威专家,编撰引力波科普文章、创作引力波相关科普视频、制作移动端H5页面,及时满足大众对引力波  相似文献   

7.
<正>虽然说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和社会担当,但其实很少有科学家将科普做得很好,不过在2013年的时候我见识到了一位将科普做得很好的科学家。在许多人眼里他是名副其实的"天文学家":国家天文台博士毕业后留台工作,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到信息与计算中心主任。他通过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将天文学数据结合,主持创建了中国虚拟天文台(China-VO),他是谁呢?  相似文献   

8.
真要说“科学远离了公众”,反驳的理由不会少:一场场科普讲座、一本本科普书刊、一次次社区科普活动似乎都能证明,科学就在公众身边。但另一幅图景不容回避:讲台上的科学家照本宣科,听众或一脸迷茫或昏昏欲睡……科普怎么才能让人打起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5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主办的"科学隧道3.0"科普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开幕。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束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德国马普学会副主席Martin Stratman,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出席开幕式。束为对德国马普学会"科学隧道"展再次来到中国表示欢迎,他介绍说,从2001年首次亮相中国科技馆到今天,两国科学家合作设计推出反映最新科技发展的"科学隧道3.0",十几年间中国科协与马普学会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合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
国内速递     
正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这次中国没错过10月16日,全球多国科学家同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美国东部时间8月17日8时41分(北京时间20时41分),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捕捉到这个引力波信号。  相似文献   

11.
陈桑  陈箴 《学会》2005,(10):52-54
2001年起,国务院把每年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定为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宣传周.为了全力推动地震科普的社会化,福建省地震学会借助科技宣传周机会,组织策划了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领导干部、离退休干部职工等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形式多样的地震知识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的组织策划,必须讲究实效,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围绕人进行,要把调动听众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放在重要位置上;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有鲜明的个性,要研究听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供给;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12.
简讯     
《科协论坛》2013,(10):48-48
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科技馆在科普部直接指导下,紧扣主题、精心准备、突出特色、措施得当,确保了北京主场活动、网络科普宣传和全国各地科普日活动顺利、有效开展,持续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中国科技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融入中国科普事业发展大格局,为进一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贡献新力量。(中国科技馆)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20,(1)
<正>1月8日,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中国出版协会、韬奋基金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以下简称科普图书榜)年度榜单发布会在京举行。榜单共有71种科普图书入选,经过多轮评审和公众投票,10种科普图书脱颖而出,入选2019年科普图书榜年度榜单0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等为入榜图书出版方代表颁发证书,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国荣和"中华优秀科普图书榜"评审委员会评委代表、《科学世界》杂志社社长安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出席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中科院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指出中科院和科技部将建设科普工作国家队,引领我国科普工作发展. 《意见》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培育专兼职结合的科普队伍”.科普工作是一项智力劳动,开展得好不好、效果好不好,人起着决定性作用.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据英国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观点,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家拿了政府下拨的科研经费,而这些经费来自纳税人的腰包,就应该由科学家向纳税人交代,他们在做什么.科普,或者说科学传播的主体,应该是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正科普是科学家的天职,热心科普事业的科学家,理当为自己不遗余力且功不唐捐而倍感欣喜。2001年秋,我荣获第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之际,曾应上海《科学》杂志之邀,笔谈对于科普事业的追求。文有九大段落,故名《"科普追求"九章》,刊于2002年1月《科学》第54卷第1期。如今15年过去了,"九章"所述的基本追求虽然未变,文字则有所修订,尤其是新增了最后一个段落,全文也就成了《"科普追求"十章》。一科普,简略地说,就是以"科"为基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10,(7):28-28
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论坛于5月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徐延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张景安社长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科普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财政部等部门制定颁布了《关于科普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科技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3-I0013
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8日消息,美国太空网报道,在接下来的5年左右,科学家将发现时空会以引力波的形式发生扭曲的证据。大约100年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广义相对论就预测了这种引力波的存在,但科学家一直没有直接观测到。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天文学家已经探测到了引力波。宇宙中还有什么在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呢?下面就是一些令人困扰的关于宇宙的谜团。1.是什么引发了宇宙大爆炸?大爆炸理论是迄今关于宇宙起源的最有影响力的一种学说。但是,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是:是什么引发了宇宙大爆炸?137亿年前宇宙时空诞生之前发生了什么,或者所谓的"之前"根本不存在?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大反弹""多元宇宙""循环宇宙""平行世界"等。根据多元宇宙理论,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多次提及《星际穿越》中中国科学家的科普缺位。这部科幻电影涉及黑洞、虫洞、五维空间等大量物理学的前沿理论,紧随其后的科普文章有些是美国人为配合电影发行制作的,有些是国内记者改写或采写的。"但我没有看到一篇文章是由我国某位科学家或者某个学会发表的。作为中国科协主席,我多少有点失望。"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韩启德第一次在重要场合谈及科普问题了。早在2010年,韩启德在接受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围绕科技发展、环境保护主题,充分利用专家团队的专业优势开展科普宣传,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电从远方来、解读特高压"活动中,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陈维江介绍了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组织翻译出版《风吹电来》蒙汉双语、彝汉双语科普图书,并开展了"《风吹电来》科普送书进草原"活动。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成功举办的"电力科普凉山行活动",聚焦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