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初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我国的经济自由也得到日渐扩大.但是,在看到我国的市场主体经济自由日渐扩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妨碍经济自由的现象也还是存在的,而且有的还比较严重.因此,文章对于我国经济自由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媒体应该如何报道全球化下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如何充分、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中国在危机中的经济调整政策和对世界经济恢复的贡献虽然世界经济危机初步得到遏制,但这些问题将是中国媒体人一直要客观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约翰·奈特是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系主任、资深教授。丁赛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国际货币银行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现为牛津大学经济系研究人员。该书回顾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重点揭示了投资和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中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复苏轨道,专家们倾向于用“后金融危机时期”来描述当前的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一直是境外舆论关注的重点。在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之后,境外舆论开始更多地炒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外媒体应该做好中国经济问题的解释说明工作,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5.
罗兰 《现代企业文化》2011,(11):126-126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体化的实现,世界经济越来越没有国界。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在中国的大地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中外合资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为中国的市场带来了顶尖的技术人才,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庞大的资金。在大量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其组成情况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制造?从2007年11月3日起,“2007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四海论道”活动在欧美和亚洲的经济中心城市展开,这个活动由中国贸促会主办和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合办,历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和经济年度人物的资深评委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讲坛,向世界宣讲中国制造,力挺中国制造,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进行了跟踪采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06,(10):30-31
这是转自新华网的一篇文章。之所以转载,是因为此文虽短.但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量,很是值得从事对外传播的人士参考。新华网原题是“巴西媒体:‘中国经济帝国正在形成’”,本刊作了改动,文内小标题也作了改动。 新华网编者按:近年来,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美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美国市场上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能够拉低美国的物价。美国人越来越不能轻视中国了。当今,中国经济不但可以影响美国,甚至可以影响全世界。巴西《阅读》周刊日前发表题为“中美两国编织的星球”的文章,对中美经济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文章摘要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这使得一直只关心欧美国家的西方主流媒体,突然将目光投向中国,形成了西方主流媒体的“中国热”现象……“世界正在向北京走来”是我不久前在《纽约时报》总部讲的。我四月份来过北京,看到北京到处都在建设,即使在纽约,发展也没有这么快。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关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一、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国力增强,在国际上也渐声誉崛起,因此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专门机构及名人专家的注意,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凭借中国经济的增速,科技的发展以世界各国与她的商业往来,纷纷评估预测中国在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应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这些机构与专家的预测都是凭借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声音     
《职业圈》2010,(28):13-15
统计局:楼市调控对经济影响不大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有基数原因也有诸多调控措施的因素,并不担心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他认为,房地产调控措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不会很大。如果对中国经济有什么担心的话,  相似文献   

11.
杨鑫洁 《职业圈》2010,(11):1-3
20世纪30年代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成立,开经济学教育“中国化”之先河,他们改革教学体系,开展实地调查,加强理论研究,培养经济学人才。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为推动经济学科的“中国化”进程作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的经济发展备受海内外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率先复苏的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50%的贡献。更因为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其经济发展的每一个步骤、每一次调整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歆 《对外大传播》2008,(12):45-46
大家都知道,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借用这个表述,我把这篇《中国致富速度将放缓》中体现出来的对外经济报道的要素归纳为时机、故事、角度这三点。  相似文献   

14.
张云龙 《职业圈》2014,(1):30-31
他是一位独立探索中国政治、经济问题达20余年的作者,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来阅读政治、经济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并针对中国的问题思考、写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由此引发金融危机,这场金融风暴很快震动了全球.在这场世界性的浩劫中,中国银行、外贸业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但挑战和机遇并存,这次金融风暴在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的同时,也为中资银行融入全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文章对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作者表示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澄清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一些误解: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被国有企业主导,国企发展是在以牺牲私企发展为代价;还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体量过大,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有所抬头。对此,作者回应说:"一些人之所以得出这些结论有时是出于他们的感觉,但是真切的数据告诉我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该书主要观点有:一是中国国有企业掌握的权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事实上,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似乎只占据了相  相似文献   

17.
<正6月份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给中国金融风险敲响了警钟。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银行间市场的"钱荒"引发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一时间海外投行接到无数客户来电,要求解释中国的金融风险,各大外媒也  相似文献   

18.
对外开放一直是中国经济对外报道的重要主题。在反全球化浪潮上升、美国挑起贸易战的背景下,讲好对外开放的中国故事,向海外厘清对外开放的中国逻辑,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对外报道既涉及我们国内的经济活动,又涵盖了我国与世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往来,对经济报道范畴的理解,关系到我们以什么样的范围、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0.
舒晴 《对外大传播》2011,(6):11-11,30
未来五年,是中国在世界地位、作用和影响变化愈来愈大、愈来愈明显的时期。怎样真实地报道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怎样正确诠释中国经济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方针政策?怎样构建和谐的经济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破解这个难题,需要我们在如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