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期以《华尔街日报》的《一对农民工夫妇的春节回家路》和英国《卫报》的《中国情侣赶在虎年前结婚》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外媒关于中国“春运”的报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还剖析了外媒如何运用各种报道技巧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2.
本期以英国《金融时报》的《东莞的“民工荒”》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中国给医疗制度开出药方》两篇文章为实例进行点评,通过分析外媒作者的视角和写作手法,启发中国媒体如何做好对外经济报道,以及宏观题材的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3.
本期以法新社《为寻子,绝望的父母走遍中国》和美国《时代》周刊的《经济重整之旅》两篇文章为实例进行点评。前一篇的作者剖析了外媒如何从西安家电子商店开始,透视中国消费市场的潜力,以及给全球经济未来带来的希望;后一篇的作者在客观评价外媒文章的同时,用自己相同题材的文章进行了对比.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
英国泽得出版社(Zed Books),2012年12月出版汤姆·米勒是《中国经济季刊》总编辑,曾任香港《南华早报》驻京记者,在中国学习、工作和生活达10年之久。作者根据中国国内公开报道和最新调查,走访了85个城市,深入考察了中国在城镇化道路上的种种做法和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5.
<正>英国政体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古德曼是世界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曾经任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等职。曾出版多部中国研究专著,如《邓小平政治评传》《中国的新富阶层:未来统治者,当下的生活》等。作者认为,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的高  相似文献   

6.
海外书情     
《对外大传播》2018,(8):80-80
《中国国有企业:在快速转型经济中的角色转变》 China’s State Enterprises:Changing Role in a Rapidly Transforming Economy 英国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作者李冉(Ran Li)是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一直在研究中国政府、国有企业以及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中国对外投资等.  相似文献   

7.
本期我们选取英国《卫报》的《从毛到市场的30年历程》和新华社播发的《1959及以后的西藏:纪念与"争议"》作为案例。作者分别总结了境外媒体经济报道的一些经验,涉藏报道在借鉴西方媒体写作技巧及在语境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列居全球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状况、发展与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又译《经济学家》)是一份被西方世界认为较为专业和高端、以时评和新闻分析为主的周刊。分析《经济学人》的对华报道,可以管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探寻西方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9.
小说《沙地屯》是奥斯丁创作晚期的未竟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个人经验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采用新的叙事题材与形式进行创作,进一步发展她的小说风格。研究以申丹的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为关照,聚焦《沙地屯》的叙事题材与形式,发现小说分别描写了英国摄政时期医疗进步与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旧冲突,两种冲突一明一暗,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小说叙事中的显性情节与隐性进程,共同反映作者对英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混乱与断裂的体验与批判。通过这种混乱与断裂的体验,奥斯丁在创作中开始使用一种新的移动变化的视角对现代化进程进行观察与描绘,使《沙地屯》呈现出强烈的实验性质。  相似文献   

10.
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和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的十几场节目走进本专栏。在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人们对奥运寄托了太多的期待,希望房地产市场繁荣、股票大涨、旅游火热,然而,这些目标似乎并没有顺利实现,什么原因让这些预测失灵·奥运会之后,中国的经济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电话连线与著名国际投资大师安东尼.阿格塔米尔的对话,为我们了解中国的后奥运股市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对此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敬请大家关注"高端对话"栏目,并请各相关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提供线索,以便我们把此栏目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的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以嘉宾主持的身份走进贵州电视台演播厅,掀开大型高端对话节目——《论道》的序幕。龙永图在本次《论道》中对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李稻葵师从于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教授,中国新一代海归学者,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炼相关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为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出谋划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在这次对话中,两位高端人士以独特的视角,揭开了"诺贝尔奖"——国人学术界心中百年梦想背后的故事及中国学术界如何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最强音。贵州电视台《论道》栏目分两期播出,我们对此进行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敬请大家关注"高端对话"栏目,并请各相关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提供线索,以便我们把此栏目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罗德里奇出版社2017年2月出版作者彼得·诺兰(Peter Nolan)是剑桥大学中国发展研究崇华基金会名誉教授,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终身教授,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最了解中国的外国研究专家之一,是研究中国的超级"怪才",曾出版过《中国能不能"购买"世界?》等涉华图书。  相似文献   

13.
本期选取路透社《威廉王子婚礼让中国工厂“沾喜气”》加以点评,作者就如何寻找地方新闻的国际关联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4.
挚虞《文章流别集》依时代为序,以文集、文论、文志三条结构编撰全书,较早地建构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批评模式,在中国文学史学中有着重要地位。挚虞以"文章"笼括众家之体,显示了文学史"全史"建构意识,《文章流别集》为文学史研究提供较全面的各体文学史料,《文章流别论》成为分体文学史专论,《文章流别志》、《文章志》则显示了以作者为线索的文学史雏形。挚虞以流别为主纲,以作者为辅线的总集编撰体例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史写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职业圈》2010,(1):17-17
“2009年度30本最值得一读的好书”于1月上旬揭晓。《郎咸平说:谁来拯救中国经济》《朱铬基答记者问》《蔡志忠漫画》《胡大一:国人健康手机号》等作者知名度较高的图书获奖。此外,于经济相关的如《未来是湿的》《统计数据会说谎》同时入围30本好书之列。  相似文献   

16.
《南行记》是中国现代作家艾芜的成名作,作品以作者亲身经历为素材,以"劳工神圣"这一时代口号为精神支点,塑造了滇缅边民群像,抒写了特殊的社会文化,注入了作者的理想。追本溯源,《南行记》与众不同的叙述视角离不开童年记忆中祖母所讲故事"魏小儿西天问活佛"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的中国     
《对外大传播》2008,(2):31-31
2008年,是许多人期待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将迎来盼望已久的奥运会,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能否保持稳健运行的势头,为全世界所广泛关注。英国《独立报》1月1日头版以“2008:超级大国的诞生”为题,全面分析了中国过去一年来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上取得的成就,也对中国在2008年的表现进行了积极乐观的预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本期选取美联社关于中国人口普查的报道,以及法新社和英国《卫报》关于中国祭孔的报道进行点评,前者剖析了外媒在报道中如何试图揭示中国的现实、变化与发展趋势,后者探讨了如何为祭孔报道这个“旧瓶”装入“新酒”。  相似文献   

19.
正作者表示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澄清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一些误解:一些人认为中国经济被国有企业主导,国企发展是在以牺牲私企发展为代价;还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体量过大,所谓的"国家资本主义"有所抬头。对此,作者回应说:"一些人之所以得出这些结论有时是出于他们的感觉,但是真切的数据告诉我的是另外一番景象。"该书主要观点有:一是中国国有企业掌握的权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事实上,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似乎只占据了相  相似文献   

20.
水皮是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特约评论员,《对外传播》请这位"以新闻手法解读经济方略,以专家视角点评财经事件"的财经评论家,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阐述他对中国热点经济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