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着六件唐朝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形成的档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纸做载体的公文档案。数量虽只有六件,所记载的内容也属一般,但由于其年代久远,距今已近1300年,是我国档案的稀世珍品,其珍贵的文件价值更是远远超出档案内容本身。来馆的客人看后都赞叹不已。这几件珍贵的档案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又是怎么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的呢?追根朔源,唐档原来出自于甘肃敦煌莫高窟。敦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敦煌郡,治所就在这里。古代运往中亚、西亚以至到欧洲的丝织品和其他商品,…  相似文献   

2.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兰州“控河为险,隔阂羌戎。自汉以来,河西雄郡,金城为最。岂非以介戎夏之间,居噤喉之地,河西、陇右安危之机,常以金城为消息哉?”分析了兰州的形胜,点明了其战略地位。两千多年来各种政治势力在兰州黄河两岸征伐不断,塑造了军事重镇的形象,并且遗留了许多与军事有关的地名。通过对这些军事地名的考释,可以发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一、县 1.金城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两次出击河西走廊的匈奴,取得了占领河西地区的胜利。大行 (负责礼宾的军官)李息“将城河上”。此城…  相似文献   

3.
阅读有奖     
《出版视野》2010,(3):40-40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了望。至唐朝。  相似文献   

4.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沉痛地说过:“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公元1900年(光绪26年)5月26日,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 在清理洞窟积沙时,奇迹出现了:“流水疏通三层洞沙,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惊为奇观,传为神物”(王圆墓志)由此发现了九百年前的秘密,揭开了价值连城的石室秘录敦煌遗书。只因当时清朝朝廷和军阀政府的黑暗腐败,这些稀世瑰宝历遭劫难,或被外国探险者斯坦因、伯希和、大谷光瑞等大量盗运到国外:或被大小官绅,经手人…  相似文献   

5.
凉州,位于祁连山东麓,地势坦荡,一望无垠,是河西走廊最东边的一个重镇。约在五千年前,凉州地区即有人类活动,夏、商、周、秦时期,凉州为戎、翟、月氏、乌孙等民族所居。公元前176年前后,河西走廊被匈奴占领,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春,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祁连山,打败匈奴浑邪王部,河西地区归入西汉版图,元封五年(前106),汉分天下为十三州,各置刺史,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始,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故名。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使河西走廊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唯一交通路线。汉于河西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武威郡领姑臧等十县。河西四郡的开辟,保证了河西走廊这段中西交通要道的畅通无阻,敞开了中原与西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 魏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诸少数民族与汉族统治者逐鹿中原,先后建立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十六国中的“五凉”,其地盘主要在今河西走廊以及青海、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前凉、后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南凉、北凉一度也建都姑臧。前凉从公元301年由张轨任凉州刺史起,到公元376年被前秦消灭,统治凉州达七十六年。后凉由氐人吕光建于公元386年,至公元401年被后秦所灭,统治凉州十六年。南凉由鲜卑人秃发乌孤建于公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里,收藏一份珍贵文物:中国唐代的敦煌报纸——《归义军进奏院状》。这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于本世纪初从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盗走的上万件文物之一。这份敦煌邸报是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八八七年)的文物,是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报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着6件唐朝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形成的档案,距今已近1300年,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质公文档案,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公文档案,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更早的同类档案。数量虽只有6件,所记载的内容也属一般,但由于其年代久远,是我国档案的稀世珍品,其珍贵的文物价值更是远远超出档案内容本身。2002年,被列为世界记忆名录。这几件珍贵的档案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沧桑,又是怎么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的呢?唐档出自敦煌莫高窟追根溯源,原来这几件唐档最早出自敦煌莫高窟,几经辗转,最后才落户在辽宁省档案馆。敦煌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  相似文献   

8.
无可奈何莫高窟艺术的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公元十世纪初大唐王朝灭亡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这是一段大分裂、大混乱的黯淡的时期后来北宋初期短暂的“统一”,实质上也只是半壁江山,国势始终没有得到恢复。尽管这时期统治敦煌的归义军政权始终心向中原,努力保持与中原政府的联系c然而这块中原王朝的“飞地”,长期处在回朗。吐善、退浑、龙家、仲云、西夏等少数民族的包围之中。尽管他们深知“若不远仗天威力,河汉必恐陷戎夷”,然而这“天威”却是那样的遥远,那样的软弱无力,因而便决定了归义军政权衰败的不可避免,决定…  相似文献   

9.
河陇屯田的原因古代河陇地区,从地理上看,处于内蒙古与青藏高原、中原与西域之间,是其周边民族角逐的场所,军事地位十分重要。西汉建立之初,西北仅控制着陇有的部分地区,战国秦长城是它的西北边塞。其北由匈奴占领,匈奴骑兵曾多次突破这条防线,骚扰陇西、北地、上郡,甚至进入三辅地区,威胁着京都长安。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由于国家经济力量的强大,发动了对匈奴的长达10余年的战争。截止元狩(前122-前117)年间,汉军不仅收复了战国秦长城以北的“河南地”,而且渡过黄河,向北攻占了阴山以南,向西攻占了河西走廊地区。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博物馆》2023,(S1):130-133
<正>一、项目概况(一)壹引其刚万目皆张敦煌文化守望者项目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上海名道文化发展中心联合发起。自2018年起,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服务项目已开展3期。该项目以“人类的敦煌你我共同守望”为口号,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招募并组织志愿者10人,赴敦煌开展为期6周的“守望者”活动,参与敦煌文化的各项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专业化培训实现敦煌文化志愿者能力的精准匹配,并且鼓励守望者结合各自专长,孵化出成熟的“传播计划”,助力敦煌文化弘扬。  相似文献   

11.
淮州不是梁天监年间设置的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的《淮阴史事编年》云:“502-519年(梁天监年间)立淮州,治淮阴,领盱眙、山阳、淮阴、阳平4郡。”  相似文献   

12.
首届“海峡两岸敦煌文学研讨会”于1996年9月4日至6日在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召开。这是海峡两岸学者第一次以敦煌语言文学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大陆学者有30余人,台湾学者9人,澳门学者1人。会议由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项楚教授主持。与会学者就敦煌语言文学和文献的研究校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新颖而独到的见解,充分显示了海峡两岸学者敦煌语言文学研究的实力和水平。敦煌文学的研究始终是我国敦煌学研究中成绩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张锡厚提交的论文,从敦煌变文的整…  相似文献   

13.
琅嬛?鼗跋裳     
敦煌石窟,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等。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容及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人们通常把它们总称为敦煌石窟。 西千佛洞距敦煌37公里,位于南湖西二  相似文献   

14.
一 拙作中两处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敦煌文物目录导论》(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专著);《中国敦煌学目录和目录工作的创立与发展》(《北京图书馆馆刊》1996年第4期,论文)。这里要谈的,它们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旧调重弹,只是想引起敦煌学界的进一步注意,和图书馆编目人员“何妨下楼合作”而已。 首先,还是得把敦煌学界众所周知的常识而为图书馆学界尚不熟悉的情况说一说: 敦煌学(Dunhuang Studies)这个学科,如果要从严格的哲学角度的科学分类学(Classification of Sciences)角度来看,是够不上一门科学的“学科…  相似文献   

15.
TVB(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是全港首家商营无线电视台,现在成为全球三十大传媒企业之一,更是三十大中唯一的华语电视传媒企业。1997年被评为全港“50间亚洲最具竞争能力企业”、“全港20大杰出商业机构”、“全亚洲200家卓越公司”之一。2001年被美国国家广播协会授予“2001国家广播卓越大奖”。集团目前共有约五千名全职雇员,其中包括合约艺员及海外附属公司员工。无线电视的主要业务包括电视广播、节目制作及其他有关广播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新上海档案》2006,(12):26-27
王景高在2006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发表的《试论我国档案的厄运》(续一)一文中介绍了这三次劫难。一次是所谓“八千麻袋事件”,一次是甲骨档案散失,一次是“敦煌石室遗书之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连续举办,敦煌文化及元素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使敦煌文博会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一脉,为丝路文化、丝路精神的传递搭建起文化交流平台及传播载体。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丝路文艺也随之发展并壮大,为文艺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以敦煌文博会为例,对历届敦煌文博会中的文艺剧目及演出进行梳理,分析这些文化内容的创新所在及传播发展模式。研究发现,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呈现“故事化”“场景化”“时代化”等特征;同时,在技术、艺术及文化的加持下,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在叙事中凸显历史厚度,在艺术呈现中“穿”古“越”今,在技艺融合中彰显文化魅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关照,使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更为鲜活生动,由此引领丝绸之路文化情怀。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的创新发展,让敦煌文化遗产“活”起来,并以技艺融合赋能丝路文化,为打造持续、创新、有影响的丝路文化构建新的文化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8.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敦煌脱离吐蕃统治,重回大唐怀抱,敦煌高僧悟真等奉命入京奏事。在京都长安,与"两街大德及诸朝官"诗歌酬唱赠答,现存敦煌遗书S.4654《赠悟真等法师诗抄》等保留了这一历史遗迹,但以往研究争议分歧较多。其诗歌文本为传世文献所未见,成为敦煌与中原文学交流的重要史料,同时折射出光复后的敦煌与大唐中央政权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敦煌文献:新材料与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敦煌学之所以一直作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而长盛不衰,原因之一是敦煌文献材料在不断地公布。虽然说敦煌文献早在1900年就由王道士在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但是,敦煌文献真正为人所知,应当是1909年伯希和(PaulPelliot)带着他所得到的敦煌四部古籍的精品来到北京,出示给罗振玉等人。以后,由于罗振玉、蒋斧、王仁俊、刘师培。伯希和、内藤虎次郎等人的宣传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1 新闻照片被擅用为商业广告——摄影师张晓理索赔20万 作为我国文化瑰宝之一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与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今年3月1()日,洛阳龙门石窟开国内石窟领域夜游的先河,启动“夜游龙门”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