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据报道,南京市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近日对该市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有43.7%的孩子放学后常和同学、邻居玩耍;有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在家里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其实,孩子没有机会与同龄的伙伴在一起玩,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南京市一个地方。上海、重庆等地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有近一半的孩子没有“玩伴”。这表明,在我国少年儿童中已普遍存在“伙伴危机”,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同龄的小伙伴们在一起游戏、玩耍,不但能让孩子自小培养交流…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这种"伙伴危机"将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他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而言,最佳的玩伴无疑是同龄人。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43.7%的学生放学后经常和同学或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节假日里,37.9%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玩。但是,也有46.7%的孩子经常是一个人玩,他们缺乏玩伴。这往往是由于家长一厢情愿地出于卫生、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担心…  相似文献   

4.
一个小女孩拉着我的手,问我能否当她的大姐姐。原来她看到楼下人家有许多孩子在一起玩,很开心,而她的家住在高层,没有伙伴可以一起玩,感到孤独,所以希望自己也能有个姐姐。小女孩的话,引起我的许多感慨:是呀,孩子需要伙伴。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可是居住在高楼大厦单元房里的孩子,被一个个分隔在小天地里,他们只有在幼儿园才有小朋友一起玩,回家后就会是孤零零的,没有了伙伴。不少父母还不让孩子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自己  相似文献   

5.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据南京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6.
《家教指南》2005,(2):32-3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的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据南京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展,独生子女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家庭中普遍的现实。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方面并无差异,当孩子在能够独立行走并掌握了简单的口头语言后,就自然会喜欢与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孩子一起玩耍嬉戏,这大约是在孩子两岁前后,但由于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如果父母亲不为孩子提供一些与同龄孩子相互交往的机会,孩子就容易产生孤独感,甚至于会出现“独占、自私、孤群、不合群”争性格特征,这就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了。因而,当孩子两岁以后,父母亲就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寻找一些年龄相仿的伙伴,比如从邻居中寻找,从亲友中寻找,使孩子有较多的机会与同龄伙伴相处。同龄伙伴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是任何请热儿童心理的成年人都不可企及的。几个在体能、智能、经验诸方面相差不多的孩子,很快就会玩得热火朝天,他们之间确确实实是有“共同语言”的。一个孩子想出来玩法,另一个孩子也一定玩得来,在玩的过程中,一方也不可能过分领先而使另一方失去兴趣。这种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于培养孩子的交友能力,竞争能力,以  相似文献   

8.
刘丹 《家长》2022,(2):177-179
陈鹤琴说:"儿童是喜欢游戏的.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体.小孩子只喜欢两桩事,一桩是吃,一桩是玩,玩比吃还重要."新加坡竹子脚儿童发育中心"儿童学玩"计划引起我们的思考:孩子的玩还需要学习?从中看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儿童自身的游戏意识与能力的弱化.因此,要注重幼儿的基础发展,才能让幼儿有机会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三四岁的孩子开始喜欢与人交往,但有的孩子能很成功地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有的孩子却不受欢迎。不能与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往往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较少,由于缺乏社会锻炼,许多孩子往往不会与他人交往。  相似文献   

10.
"玩"是孩子的天性,"学"是学生的本职。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尽情地"玩"数学,使孩子感觉到数学确实好"玩",让孩子在。玩"中增长知识,张扬个性。讲一讲"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包括数学童话、数学趣闻、数学史实等。比如,家长可以在数学教材、报刊杂志中收集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或数学领域的重大发  相似文献   

11.
难题之七 孩子没有伙伴这类问题的主要题目有:孩子和同学的关系不好;孩子不会处理伙伴关系;孩子没有一起玩的伙伴;以及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家长选择的百分率最低,仅为6.3%。这可能与家长不太重视这个问题有关。因为在这次调查中,有14.8%的孩子自述“我...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教育》2004,(11):4-5
近日,南京市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对该市1000多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后却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关专家认为,对一个儿童来说,没有玩伴的生活,将是一种可怕的灾难,因为长大后的孩子将缺少可供采撷的欢乐的记忆和丰富的足以依赖的社会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13.
程霞 《早期教育》2000,(12):35-35
为了给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提供发展自主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开展了"快乐玩具城"活动.活动中,幼儿可以将家中的一件玩具带到幼儿园来玩,每次带来的玩具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在玩的过程中可以找同伴玩,找老师玩,也可以自己玩,活动形式很宽松自由.此活动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好评,他们纷纷反映孩子的独立性增强了,而我们教师的体会则更多.  相似文献   

14.
很多父母都为自己的宝宝缺乏交往能力、不能与伙伴和睦相处、缺乏分享意识等表现感到担忧。确实,这些都是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毛病,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位专家曾经讲过“,孩子的童年一定要有伙伴,让他在伙伴中学习人生。”由于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导致他们没有玩伴,缺少交往的机会。孩子童年伙伴的缺失,对他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个缺陷,所以,父母要为孩子的交往铺路架桥,为孩子结交伙伴穿针引线,教孩子在交往中逐渐学会与人分享,和睦相处,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伙伴意识”。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就是:培养孩子的“伙伴意识”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整个假期,孩子几乎每天都窝在家里不出门。哎,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玩的伙伴,难怪孩子玩什么都感到没趣儿。一次,我发现儿子在看从北京带回的扑克牌,为了让孩子解闷,我顺便教会了他玩扑克。或许是感到好玩,有兴趣,不到半个小时孩子就学会了。于是我和先生、孩子三个人像模像样地开始了对战。孩子虽了解游戏的规则,但毕竟没经验,在出牌的技巧上显得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2005,(5):13-13
不久前,一项针对孩子进行的调查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结果表明.有近5成的小学生经常没有伙伴一起玩。专家认为.这说明在我国青少年儿童中已普遍出现“伙伴危机”,这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专家认为,经常产生孤独感的孩子更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应引起家长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17.
不少家长知道孩子需要玩耍,就陪着孩子去玩,却忽视了孩子需要与伙伴一起玩耍。常常是两个甚至几个成人陪着一个孩子玩。粗略一看似乎没什么不好,然而其中就可能包含了父母  相似文献   

18.
马老师:我的孩子是个6岁的女孩。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没送过托儿所、幼儿园,很少串门,也很少有小朋友来家里玩。到了上学的时候,每天到校后总要哭,不让大人离开她。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跟同学们还是不说话,也没有自己的伙伴,下课了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看大家玩。您说孩子不合群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玩"出名堂     
或许由于自己是在"放羊吃草"的教育方式下一路玩大,玩出自己一片天空的人,因此,当其他同龄孩子被妈妈们领着去赶上奥数、心算、钢琴、绘画、书法等才艺学习班时,我的两个孩子却是在玩.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0,(11):147-147
很多妈妈总抱怨孩子像个小年糕一样缠着自己,从不肯自己玩儿。但是.抱怨的同时也要想想,我们是不是没有给孩子创造自己玩的机会,没能让他对自己玩感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