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我国监事会自设立以来监督失灵,引入的美国独立董事制度变形。我国公司治理面临制度上抉择,建立独立监事制度势在必行。要保证独立监事的独立性和专业化,其选任要不倚赖于大股东、董事会;应明确独立监事的职权,其在监事会中所占比例应在70%至80%以上;建立对独立监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给予独立监事一定股票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元制”欧美国家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制度安排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在于弥补监事会功能缺陷,但在实行“二元制”治理模式的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可能产生职权冲突,必须采取措施协调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的功能与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合力,共同维护公司的合法经营,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达到各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独立董事制度与独立监事制度分别予以阐述 ,对比美、日法中的独立董事制度 ,指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进而引出对于独立监事制度的思考 ,从而为解决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上提出新的思路 ,在我国引入独立监事制度 ,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 ,英美法系国家公司制度中独立董事的功能 ,实际上相当于大陆法系国家公司中的监事会制度。但是 ,我国公司里的监事会作为专门的监督机构并未产生良好的制约效果 ,而是形同虚设。因此 ,如果我们能够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到我国的上市公司 ,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独立董事制度加以改造 ,这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能够起到监事会不能起到的作用 ,是由于独立董事具有一系列不同于监事会的特点。首先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的性质不同。独立董事制度属于董事会的内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上市公司管理层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监事会监督不力、形同虚设的问题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分析,并试图从监事会人员的构成、任免,强化独立监事制度;监事的业务执行监督权、财务检查权;监事的激励、约束机制上来完善监事会制度,以使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6.
2006年实施的《公司法》,对监事会制度作出了重要规定,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从规范监事的任职资格、确保公司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公司监事会的职权、明确监事的责任和义务、厘清与独立董事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司监督制度中,主要有以德国为代表的监事会制度乖以美国为代表的独立董事制度.我国公司法确立的是监事会制度,但又不同于德国的监事会制度.我国现有公司监事会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借鉴德国的监事会制度,提高监事会的法律地位,改进和完善监事会这一专门监督机构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并适当吸收英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较为混乱的现状,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8.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必须充分考虑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独大的产权结构所带来的公司治理的特殊问题。并明确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的关系,合理界定二的功能,同时充实和完善独立董事的选任、报酬、权利义务和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单轨制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自2001年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不同,存在适应性问题。文章就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理顺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调整公司股权结构,完善独立董事遴选程序,健全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才能解决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适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弥补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监督职能的不足而引入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分离,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我国的独立董事不仅是公司的监督者,还是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表。要在保持监事会的前提下,在独立性、提名、薪酬、构成比例、权责、人才储备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1.
董事是现代公司之灵魂,如何对董事业务执行进行有效监督是各国公司法关注的共同课题。二战后日本对公司监事制度进行了四次重大修改,使其实效性、独立性得到极大提高。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应从明确监事地位、实行科学制度、充实监事职权、强化监事责任、加强监事建设等方面对公司法监事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公司作为一个拟制的、独立的私法主体,需要按照作为私法秩序基本理念的私法自治原则的要求,和自然人一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而要实现公司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就必须在公司内部进行权力分化。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分配给董事会行使,那么,必须将公司的监督权力分配给另一独立机关——监事会行使,以形成对董事会经营权力的制约。而在公司的实际运行中,起到监督与制约作用的监事会在主体构成与任职资格上仍然暴露诸多不足与缺陷,文章将从监事会主体构成与监事任职资格方面入手全面构建监事会人员组成体系,为监事会发挥实际功效、履行监督职能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制度引入的意义在于:克服监事会的缺陷、适应入世的情势、发挥独立董事的优势。在实践中业已暴露出独立董事的三种不正常情态:花瓶董事、紧俏董事、受气董事。独立董事协会一经存在,应着力将其建成为:独立董事的资源库、充电器、铁靠山。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公司监督制度,有利于保证董事会独立于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级经理阶层,减少控股股东和普通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为了正确认识独立董事制度,就运行相对完善的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的问题,对完善我国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出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任选机制改革、国有股权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公司的监督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要使其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相互融合 ,还存在众多的障碍。本文从独立董事的基本功能出发 ,分析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 ,并进而提出了架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司董事会权利日益扩大的趋势,监事会的监督职权日渐低落,影响了公司的稳健运营。为实现监事会在维护公司各利益关系主体的利益平衡功能,采用案例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监事会行使监督职权的尴尬与无奈,提出了加强与完善监事会监督职权的建议与措施,期待能激励监事会正确有效地行使监督职权。  相似文献   

17.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比较及其价值取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失灵的现象比较了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的公司内控机制 ,发现这些国家由于法律文化、历史传统不同 ,其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尽管形态各异 ,但这些不同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功能是同质的 ,都是为了控制内部人控制。接着文章对独立董事制度和我国的监事会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的监事会控制在立法上存在的明显缺陷是上市公司治理失灵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同时对董事制度进行了法律移植方面的法理分析 ,认为我国在公司法未修改前不存在独立董事制度生成的司法解释或部门解释的条件。文章最后对我国的监事会和相关有监督功能的制度提出了若干优化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约束机制主要包括监事会监督机制和审计委员会监督机制,我国目前实行的监事会监督机制形同虚设,未能很好地履行内部监督、制约职能,我们应在现有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审计委员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财务监督职能,实现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协调并存。  相似文献   

19.
检视过去多起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不难发现这些公司的共通点都与“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及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制约和平衡的机制,不仅可以顾及到股东的利益,也不会过度限制管理阶层的权力。而公司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将公司的长期价值发挥到极致,保障投资者(即股东)的权益,让他们获得因承担风险所应得的报酬。经检验,公司治理的程度与财务的绩效存有因果的关系。是否设立独立董事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绩效;董事规模与财务绩效呈现负向显著相关;董事持股比例与财务绩效为正向显著相关;监察人持股比例与财务绩效为负向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