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小博士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是以当代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大型百科知识课外系列读物,全《文库》计划编辑出版100种,目前《文库》已发稿44种,出书22种,预计1991年出齐。《文库》的第一批图书,受到各界人士较为广泛的赞誉,引起了国内外出版界的关注。由于该《文库》的编辑工作仅仅迈出了头几步,它的路还很长,所以,对它全面评价分析的时机尚未成熟。这里,仅就我们工作中的初步尝试,谈几点认识。一、根据读者的需要,确定选题宗旨1987年我社成立了小学读物编辑室,任务是为小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办公室里,记者请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陈早春介绍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制定的“八五”期间的出书规划。陈早春向记者介绍说,为了繁荣文学创作、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八五”期间,除做好经常性出书外,重点是要抓好大型丛书、套书的出版。这些“重点工程”主要是:体现我国出版中外文学作品最高成就的系统性图书——《世界文库》,其中收入中外文学名著约244种,共323卷;收入本社出版的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丛书》,约40  相似文献   

3.
胡愈之     
文化先锋战士、国际问题专家、政论散文大师、老编辑、老报人、出版家胡愈之同志,自1914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开始编辑生涯,数十年从事文化新闻出版事业,是至今仍健在的编龄最长的出版家。曾先后主编《东方杂志》、《东方文库》、《文学周报》、《公理日报》、《世界知识》、《南洋商报》、《风下》、《南侨日报》等著名报刊。胡愈之1896年9月9日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六岁读私塾,十五岁考入绍兴府中学常二年级,正值鲁迅任该校学监兼教员,堪称鲁迅“亲传弟子”。下学期辛亥革命爆发,他因病休学,翌年考取杭州英文专科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胡愈之不顾商务印书馆老板反对白话文运动,暗中与沈雁冰用白话文写作并译介外文  相似文献   

4.
《问题讨论》已经办了4期。共发表了13篇文章。作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影响出书质量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问题讨论比较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怎样认识“利润承包、工效挂钩”的体制,其利弊得失应当如何评价?(二)出版社要不要坚持按专业分工出书,实行出书专业分工与市场经济是不是矛盾的?(三)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是不是意味着对编辑主体意识的否定,还要不要坚持编辑主体意识? 为了使问题讨论深入下去,希望广大读者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来稿请寄本刊《问题讨论》专栏。  相似文献   

5.
《大中华文库》部分图书的出版,在我看来,是我们这个盛世所办的一件盛事。《大中华文库》编辑出版,不是偶然的,它是几种因素交汇的结果。   首先是观念。没有改革开放的观念,不会出版这套书。但是,我们在文化交流方面,过去做的工作,主要是从外边引进,引进文化、思想、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东西。现在这个《大中华文库》正是搞改革开放的一个很有前瞻性的表现,很深刻的表现,比一般的开放的观念要更加先进了。为什么 ?我们就是要把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来推出,把我们的原装精品推向世界。这个意义非常深远。有些人要在世界上搞…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出书质量,抓编辑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如果说抓好选题规划是提高出书质量的第一步,那么,提高编辑队伍的水平,则是提高出书质量的关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编辑人员对于提供有益的精神养料、防止精神污  相似文献   

7.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作为“人与自然文库”的第一部作品推出,多少有些偶然。本来,出版社办刊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书刊互动,《人与自然》杂志筹备创刊时就想到要出点书,要开发一个与刊物同名的文库,只是办刊伊始,千头万绪,人手又少,一时还顾不上出书的事,却不料刊物的旗子一举,书稿线索便跟着出来了。首先便是法国小女孩蒂皮和她父母合作的这本  相似文献   

8.
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该报副总编辑陈锡添采写的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陈坦言没有把邓小平重要的两句话写进报道,是“最遗憾的地方”。一句是“不要搞政治活动.不要搞形式主义,领导头脑要清醒,不要影响工作。”另一句是“年纪大了,要自觉下了,否则容易犯错误。像我这样年纪老了,记忆力差讲话有口吃,所以我们这些老人应该下来,全心全意扶持年轻人上去。”  相似文献   

9.
《出版工作》编辑同志要我们介绍一下黑格尔著作的翻译、出版情况。多年来没有人重视书笈的出版宣传工作,莫说广大读者对出书情况不甚了了,我们身在出版界,对其他出版社的出书情况也极其隔膜。现在总算有个园地,可以互通情况,从中可以得点消息,我们自然全力支持,乐忌接受这个任务。先说说黑格尔著作的版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亦杰 《报刊之友》2008,(11):46-46
1992年春天,邓小平再一次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该报副总编辑陈锡添采写的长篇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陈坦言没有把邓小平重要的两句话写进报道,是“最遗憾的地方”。一句是“不要搞政治活动.不要搞形式主义,领导头脑要清醒,不要影响工作。”另一句是“年纪大了,要自觉下了,否则容易犯错误。像我这样年纪老了,记忆力差讲话有口吃,所以我们这些老人应该下来,全心全意扶持年轻人上去。”  相似文献   

11.
罗竹风同志在《读“编辑忆旧”所想到的》一文里有这样几句话:“读过《编辑忆旧》之后,我以为今天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解放三十多年,新中国的出版事业突飞猛进,不仅老的出版基地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且各省的出版社也如雨后春笋,遍地生长。出书门类齐全,印数剧增,质量大有提高,远非旧中国所能比拟。但勿庸讳言,解放初期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对自己过去的经验却重视不够,甚至于认为不值得认真对待。‘运动’来时,还把它作为封、资、修的黑货  相似文献   

12.
七月中,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在包头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时,听取了部分专家、作者对该社现代文学出书工作的意见。出版社要有个性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瑶一开始就谈到出书特点问题。他说:“出版社要有个性。专业出版社自不必说,就是综合性出版社,也应该形成自己的出书重点。解放前的商务、中  相似文献   

13.
古今中外有抱负的出版家,都不满足于零零碎碎地出书,总是努力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系列化的读物,尤其重视出版各种门类的丛书。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出版社都在出丛书,有些出版社,还同时在编辑、出版十几套、几十套丛书。但是真正成套的并不多,不少丛书还只是停留在长远的选题计划上成丛,而在短期出书计划中并不成丛。有的丛书如照现在的出书速度,恐怕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出齐。例如有一家出版社编辑的“文艺知识丛书”,计划里共有200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而迅速把秘技出版工作搞上去,多出书,快出书,出好书,则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新时期总任务对我们科技编辑人员提出的要求。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出版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搞好出版工作的方向,加深了认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要看到,改变目前出书品种少,出版周期长,印刷技术落后的面貌,还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特别是科技编辑工作,原来基础较薄弱,  相似文献   

15.
论自费出书与协作出书自费出书与协作出书是怎么回事?与卖书号有何不同? 这类问题我好象过去从未接触过,因而1985年4月在四川省峨眉山第二届全国出版研究年会上听到这一系列问题时,颇为茫然。后经请教行家,再回忆一番,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早年也搞过自费出书。那是1939年春天的事。我利用当时在广西全州(县)的国民党步兵学校迫击炮训练班学习三个月的伙食津贴,由衡阳岳南印刷局代印了一本小诗集《漂泊之歌》,共500册,每册定价0.12元,出书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五月”,曾在街阳、衡山、湘潭一带出售过。当时在桂林的陈原同志还曾在《救亡日报》上  相似文献   

16.
“我心常系《新闻界》”──记新都县广播电台新闻编辑瘳校升邱羽,罗文明老廖有30年的新闻工龄,在区县搞《新闻界》发行也有10年光景。从1990年至今,他已连续四年荣获《新闻界》发行工作一等奖。今春他又“开张大吉”──已征订《新闻界》295册。看着心爱的...  相似文献   

17.
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早已明确了的。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它是举足轻重,决定性的因素。因为编辑工作是图书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之一。宋木文同志说过,“我看领导班子有多高水平,编辑队伍有什么样的素质,就有什么样的出书质量。”那么,处在“中心环节”地位的编辑队伍的情况怎样呢?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来,出版社发展过猛,编辑队伍增长过快,加之,一些老编辑退休,从业务水平来说,有些青黄不接。另外,近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加之教育的失误、管理不善,使得有些出版单位在紧要  相似文献   

18.
如同搞一切建设事业都要有重点一样,出书也要抓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全局,没有速度。出书还要注意普及,多出普及读物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更是不可忽视的。农业出版社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振兴地方和农村经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联合早报》前些时候发表署名文章《台湾的老作家》,为迁台的老作家出书难鸣不平。文章说: 七十年代初,台湾出版了一套《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有八巨册。余光中在《总序》里说:“大陆来台的作家之中,已经成名且号召有力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正> 编辑同志; 《大学图书馆学报》在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刊物中影响是不错的,但校对工作不够严谨细致也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每期的错别字让人看起来那么碍眼、咯心。要提高《学报》的学术地位,不仅要重视征稿、组稿,也要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