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自2001年秋在全国各实验区开始运作至今,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现象,不难看到“热闹”背后透视出来的放任、随意与“急功近利”,笔者认为,这是“课改”中语文教学的误区,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语文教学将会从一个极端(因重“训练”而肢解语言文字、破损语言现象)滑向另一个极端(因重感悟,重个性体验,而任其自然)。长此以往,语文学习质量令人忧虑。以下列举几种误区现象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简称“课改”)自2001年秋在全国各实验区开始运作至今,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就小学语文来说,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本与教师、学生间的距离近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孩子们动(脑、口、手)起来了,课堂“活”了。这些“课改”成果着实令人欣喜。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现象,不难看到“热闹”背后凸现出来的放任、随意与“急功近利”。笔者认为,这是“课改”中语文教学的误区。若不引起重视,语文教学将会从一个极端(因重“训练”而肢解语文文字、破损语言形象)滑向另一个极端(因重…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键是两者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人文熏陶感染作用。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熏陶要多一分理性,防止陷入以下一些误区:价值迷失、夸张抒情、过度阐释、杂乱整合、表面热闹、盲目拓展等。  相似文献   

4.
认真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重现象不重本质,用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有的甚至完全舍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盲目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活跃,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课改实践中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研讨、学习,以把握好课改的方向,去“浮华”求“真淳”,使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5.
认真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重现象不重本质,用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有的甚至完全舍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盲目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繁荣,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课改实践中的某些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把握好课改的方向,去“浮华”求“真淳”,使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6.
当前语文“双基”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即重教师讲,轻学生练;重知识、轻能力;重读写、轻听说。把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放在次要的,甚至可无的位置上,这实在是语言教学中的一个误区。 如何走出“双基”教学中的误区? 首先,要从认识上、观念上摆正“双基”之间的关系。去年省教委颁发的《关于如何改革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市“二期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三语文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高三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对《考纲》的重视、复习的针对性、教有所得”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期从某种程度上将高三语文教学与“二期课改”的宗旨结合,取得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董晓玲 《辽宁教育》2003,(10):40-4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全方位的、意义深远的变革,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且不说课改实验区的如火如荼,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探索,就是非实验区学校也已进入了“隐性课改”,语文教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如何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个性化认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关键问题。在课改实验中,由于某些教师对语文教育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把握,丢弃了传统的有益的东西,盲目地“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语文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陷入了…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此,笔者就“三重三轻”现象,即重分析轻朗读、重形象轻想象、重提问轻思考的语文教学现状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中专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多年来困扰着语文教师的难题,理应成为中专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当前中专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对其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中专作文教学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 一、主要误区 当前中专作文教学的误区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知识轻能力,高分低能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普通课的语文教学,在课时安排、师资配备等方面存在着难以与专业课教学比肩的“先天不足”,因其“普通”而不受重视。就是语文教学甚…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向来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基于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观察和思考,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者”在作文教学时陷入了以下误区:受模仿范例的束缚;作文测评重形式而轻内容;作文教学脱离实际这三大误区,针对以上误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教师“教”的过度,导致学生“学”的缺失,最终造成语文教学因“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鉴于此,新的课改背景下,教师需积极践行“以学定教”,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去语文教学大纲存在的局限和弊端,以及今天一部分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理解上存在偏颇之处,致使文言文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进入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放任自流。不是“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若为“自由”而任由学生自流,作文教学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传统的误区走向了一个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读”是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手段,可是,在课改的今天,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仍然忽视“读”。在教学中,“以讲代读”、“以听代读”的现象非常严重,由于教师的误导,学生也不肯费时间来“读”课文,这充分暴露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缺漏。  相似文献   

16.
(一)设计思路本案例设计旗帜鲜明地挑战传统说明文教学,试图引导学生从说明文学习中进行人文思考、科学思考、理趣思考,真正做到读写结合。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盲点,在易教易学或不教也懂的思想指导下,其不受师生重视的现状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一般而论,说明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五个误区:一是重记叙轻说明的误区;二是重阅读轻写作或不写作的误区;三是重说明方法之类的肢解式机械传授,不重内在原理系统理解的误区;四是重表象分析,轻内在理趣发掘的误区;五是重课内阅读,轻课外积累的误区。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一方面是产品说…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计划实施的今天,全新的理念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学观念,伴随着新的教学理念,也出现了一批在当今显得十分时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不可否认,这些时髦的教学方法确实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走样”的现象,甚至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陷进了“时髦”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教学理念,给课改中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但由于认识的偏颇,理解的偏差,不少教师的阅读探究陷入了“去语文”“泛语文”“浅语文”的误区,使得语文的地位有所动摇,语文的效率依然低下,语文的深度难以保证。因此,要提高语文探究效果,须准确地认识“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科学地把握“探究式教学”的真谛,使“语文”成为探究中不可动摇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语文教学逐渐绚丽多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当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时就会发现,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误区、潜藏着危机,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刊登在《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的《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从〈记金华双龙洞〉教学片断说起》(以下简称为〈要冲出〉文)一文:现今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使小学语文教学回到“学习语文”的轨道上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我认为还有深入谈下去的必要。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忽略让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而以老师的思维结果代替学生的感悟过程,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