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老年痴呆症是因老年人的大脑细胞出现萎缩退化而引发的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疾病。它会使人的生活能力下降,甚至让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带来极大负担,因此做好预防是十分必要的。以下六个预防老年痴呆症的诀窍,您需要重点记取。痴呆年轻化,预防要提早:痴呆症的发病因素很多,虽然每个人的基因、性别以及衰老是不可改变的,但控制后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发病起到有效干预。相比于1990年我国仅有370万老痴患者,20多年间,患者几乎翻了3倍。更令人担心的是,痴呆还有了年轻化的趋势,一般公认的发病年龄已由原来的65岁提前到了55岁,整整早了10年。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鱼和鸡蛋中含有较高的脂肪酸,多吃这些食物,对预防老年痴呆会有所帮助。加拿大有关专家对70多位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脑部的DHA水平比正常人低。DHA是一种多价不饱和脂肪酸。鱼肉、鱼油、鸡蛋中都含有丰富的DHA,三文鱼和金枪鱼含量尤高。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多吃鱼和鸡蛋增加人体的DHA摄入量,对预防老年痴呆症也许会有作用。而大脑中海马细胞的功能衰退,是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组织学原因。日本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咀嚼能预防老年人记忆力衰退。研究者给一组成年鼠和小鼠拔去磨牙,以破坏它们…  相似文献   

3.
人的心理活动是随着大脑和周围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大脑组织会逐渐老化。老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即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在变化。这一切势必会影响到老年人心理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爱建 《健身科学》2013,(1):15-15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不必讲究什么形象,随便凑合一下就行。可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恰到好处的修饰和打扮,可以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喜欢“老来俏”的人此那些不善于穿着打扮的老年人患上高血压、溃疡病和癌症的几率,要少四成以上。这是因为老年人心情愉快时,机体内会分泌较多有益的激素酸,这些活性物质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使内脏器官得到充分的氧气和营养供给。而另一方面,满意的仪表也会使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细胞兴奋,延缓大脑的衰老进程,使人看上去容光焕发。  相似文献   

5.
《健身科学》2010,(10):7-7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在中年时期经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他晚年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特别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研究者通过为期长达35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精神压力与老年痴呆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专业性学术期刊《大脑》上,选取了哥德堡的大量女性作为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6.
人的手指之所以灵巧,就是因为大脑对手指的支配最精细。在大脑皮层仅管理一个大拇指活动的代表区域,就比管理一整条大腿的代表区域大10倍多。医学家发现,脑萎缩病人手指的灵活协调性大为下降。相反,经常利用手指从事灵巧、精细动作的人,则较少发生脑萎缩和老年性痴呆症。实践证明,多动手、勤练手指能锻炼大脑,延缓大脑衰老、增进记忆力、预防老年性痴呆症。老年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锻练手指:一玩乐器。德国波恩科学研究所的专家证实,老年人若能经常弹琴,会有明显地延缓脑衰亡功效。弹琴时眼看乐谱,大脑则根据乐谱内容向手指发出指令,指挥…  相似文献   

7.
他在说养生     
《健身科学》2012,(10):7-7
走路变慢要警惕 最近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年会上,几项新的研究成果共同显示:一个人的行走能力或步态能够显现出他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迹象。来自瑞士巴塞尔移动能力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跟踪记录了近1200名老年人的行走能力,他们都因为记忆力存在问题而到医院接受过门诊治疗,并将他们的情况与健康人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显示:步速减缓和步态的变化与精神功能的衰退息息相关,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严重者步速更为缓慢,有可能发展为老年痴呆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专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如果经常进行聚精会神的冥想,会减轻他们的孤独寂寞感,降低他们患上老年痴呆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进入夏季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晨练的大军。每天清晨,在街心公园或小区中心的健身器械旁,三五成群的老年人比比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晨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充实夕阳生活。不过老年人晨练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晨练从床上开始早晨一醒来,人的呼吸、心跳、血压、肌张力等在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的刹那,要恢复"常态运转",这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等情况。此时可采取仰卧姿势,进行心前区和脑部自我按摩,  相似文献   

10.
人上了年纪,在嘴巴上也会发生变化。有的老年人喜欢唠叨,一件事情重复好多遍,就算你说你已经知道了,他还是会不停地说;有的老年人突然嘴馋起来,跟小孙子一起抢薯片,还吃得津津有味;有的老年人为了一件小事就和老伴没完没了地吵个不停……有句俗语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对老年养生尤其有指导意义,因为人老后很多生理和心理变化都是从嘴的改变开始的。  相似文献   

11.
杨新 《健身科学》2013,(11):63-63
如果长时间的站立或者久坐,很多人都会感到下肢酸胀。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有时更会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情况,这都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引起下肢血液回流不畅造成的。而踮脚对此具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作用,而且它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很多地方。据说日本男性在解手时也会踮起脚,踮脚的保健作用,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2.
路涛 《健身科学》2013,(10):58-58
很多小区都有健身器材,可一些老年人却不知怎么使用,有些人就干脆按照自己的想法练,更多的人则是模仿别人。健身器材如果使用不当,不但得不到锻炼的效果,还很有可能伤及身体,千万忽视不得。别盲目使用健身器材小区里的健身器材用得好是健身,用不恰当往往就会"伤身",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掌握动作要领,量力而行。在健身前一定要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因为盲目健身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关节受损就得不偿失了。  相似文献   

13.
康宇 《健身科学》2015,3(3):12-13
年轻的时候,人之所以会感到害怕,很多时候是源于对未来的不了解或没看透——我要靠什么生活?我的未来在哪里?想想就会怕得心跳。而当人们积累了一些年纪,本以为对人生、对世界足够了解,也已经看透的时候,却发现内心的恐惧仍然存在——我怎么这么快就老了?万一我一病不起怎么办?万一哪一天死神来敲门怎么办?老年人的这种心理恐慌其实危害更大。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有更多的能量去直面恐惧,而到了老年,内心的无力感就会更多一些。这也意味着对于老年人来说,为自己  相似文献   

14.
体育运动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及运动处方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经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本文就老年痴呆症的分类、病理以及临床表现做一简单阐述,并且分析了体育运动对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对如何制定运动处方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云海 《健身科学》2010,(12):34-35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在那些经常参加中高强度运动的人中,罹患不同程度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比平均水平低40%;而在那些参加运动最少的人中,罹患不同程度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会比平均水平高45%。 研究人员指出,尽管遗传等因素是引发老年痴呆症的主因,但研究表明,多参加运动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  相似文献   

16.
程功 《健身科学》2014,(11):49-49
如今,手机已然进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就连老年人也不例外。很多老人因为自己独自居住,跟子女和亲友联系时多用电话和手机。尤其是在手机资费进一步下调之后,有些老年人便对煲“手机粥”兴趣大增。有时一天能和外地的子女在电话里聊上好几个小时,直会煲到耳朵发热才罢休。其实这种做法,存在不少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17.
医学实践证明,老人如能在养生中保持“四勤一懒”,一定能够延年益寿。勤动脑。经常用脑是一种活动,等于老年人精神上的慢跑。通过不断用脑加强了自信心,老人会感到生活充实,并对未来产生新的期望。有位日本科学家用超声波测量不同生活方式的老年人的大脑, 发现平时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 脑神经细胞得到良好的保养,大脑不会过早衰老。  相似文献   

18.
人到老年,身体上会发生很多衰老的变化,而受到老人心理以及周围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思维活动也会潜移默化地发生一系列的老年性改变。有的老人因为身体硬朗,性格豁达,对环境变化的承受力强些,思维的老化就不明显。而有的老人在心理和思维活动上的改变则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很多年轻人都会发现,自己的父母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摔跤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老年人摔跤虽然不是疾病,但的确是一种很让人担心的事。据美国学者的调查,美国每年约有40%的老者会摔跤,而摔跤又是老年人事故性死亡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君子豹变     
《无间道》说: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大抵如此。人变成什么样子,往往不光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外界环境和经历对人的改变同样算得上鬼斧神工,一个人最终意志和状态的形成,有时候会因为一个入决定,有的时候是一件事,有些时候会是长时间的浸淫和耳濡目染。爱可以改变很多东西,而经历对人的改变最大,信仰则具备对人重新塑造的能力。当然很多时候,改变是被动而不可逆转的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