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如何针对不同情况,妥善而合理地安排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安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组织工作,是教师能否按计划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场地器材布置合理,不仅有利于增加练习次数,提高课的练习密度,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场地器材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就成为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些学校在安排总课表时,总把体育课拿来“填空”。其实,安排体育课程表大有学问,这里仅举五例说明。例一,同一年级平行班的体育课如何安排?平行班的体育课一般由一名体育教师担任,排课表时应集中连排,以方便教师备课,减轻布置场地器材的负担。例二,同一节次为何不能安排较多班级上课?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有限,因  相似文献   

4.
标记是指各种场地(器材)标志点、标志线、标志带、标志杆、标志物等的总称。它是完善各种组织。教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措施。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场地(器材)标记,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和技能;有利于教师调动队伍,简化讲解,有效地示范,从而增大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有利于教学形象化,多样  相似文献   

5.
<正>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废旧报纸做练习,既可每人一张或几张,方便收发、简单实用、弥补场地器材的不足,提高运动密度,增加运动负荷;又能使学生在做技术动作时没有安全方面的顾虑,  相似文献   

6.
<正> 根据目前农村的办学条件,大多数中、小学校运动场地都比较狭小,器材又短缺,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少数人练习、大多数人等候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身体锻炼及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采用多组轮换教学法,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多组轮换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教材或进行不同内容的练习,按预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进行轮换,从而增加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采用这种教学法,教师不易全面指导学生,也不易使各组的运动负荷都符合逐步上升的原则。因此在运用多组轮换教学时应做到“四结合”和“四注意”。  相似文献   

7.
唐刚  孙仲春 《体育教学》2012,(11):61-62
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课堂教学特有的教学组织工作,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安全、高效开展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物质前提条件,也是体现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合理的场地器材布置具有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密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教学安全进行的重要作用。一、场地器材布置的原则1.节省原则节省原则是指在场地器材布置中,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节约和爱惜  相似文献   

8.
车轮跑教学要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必须考虑到体育课主教材的内容其一,结合主教材设计一般性练习,使参与工作的有关身体部位普遍活动开,进入状态。其二,结合主教材设计专项性练习。例如,在进行技巧类练习时,应安排头、颈、腰、腹等部位的活动。在进行篮、排球练习时,应安排手指、手腕等部位的活动。在进行武术套路练习时,应安排步型、步法、手型、手法和肩、臂、腿的柔韧性练习等。其三,结合主教材所使用的场地和器材安排准备活动,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其四,依据主教材的内容合理安排准备活动的运动负荷。准备活动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注…  相似文献   

9.
分组教学的实际意义在于:能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更好地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使教学符合学生实际。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合理安排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分组教学,一般包括分组不轮换和分组轮换两种形式。一堂课究竟采用哪种形式教学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呢?首先必须了解各种形式的特点,然后根据课的内容和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场地器材的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并合理地作出周密的安排。分组不轮换: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按照教材的顺序,依次进  相似文献   

10.
教学分组与分组教学的概念是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科书中常用的概念.当前,我们对二者的理解和使用有些混乱,这既不利于学术的交流,也不利于对概念的记忆.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体育理论编写组于1985年编写出版的《体育理论》一书认为:“分组教学是为了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区别对待,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增加学生练习次数,加大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以及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顺利地完成课程任务”.“教学分组是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把全班  相似文献   

11.
健美课教学 ,受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受到时间的制约 ,使教师在安排练习内容和训练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堂教学课最多90分钟 ,除去准备活动、结束部分的时间 ,一堂教学课实际的练习时间也就是60 -70分钟时间 ,这还包括教师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所占的时间 ,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健美课的内容和运动负荷 ,是每位教师的教学难点 ,“量”小 ,练习效果不佳 ;“量”大 ,时间不够 ,学生难以完成。本人总结多年健美教学实践经验 ,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健美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方法 ,供大家参考。将一学期的键美选修课(一般为16周)均分…  相似文献   

12.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强度大小)、教法和组织措施等都会影响练习密度,从而影响运动负荷,如快速跑和慢跑,其强度的大小,通过教法和组织等来调节运动密度,达到合适的运动负荷。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和合适密度下的高质量课堂,便成了一个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时,一线教师多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运动负荷、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考量,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合理、优化处理,并按一定的程序排列,才能  相似文献   

14.
点子下载     
一、周密布置,消除隐患。1.选用安全的器材。如用纸飞机、纸球、乒乓球等较轻、较软的器材代替垒球进行练习。课前还应仔细检查器材,对一些破旧的器材应及时淘汰。2.选用适宜的场地。除了应考虑本班学生上课的需要外,还应考虑其它班级的上课情况,事先和其他教师打好招呼。场地大小要留有余地,两边要有明显的界线,最好能安排小助手在场地周围做好警戒工作。3.选用适合投掷要求的准备活动。二、精心组织,有序教学1.安排教学步骤时,注意引导学生将投掷物投到规定的方向内。让学生做到先用小力量投掷,有了方向感以后再用大力量投出。2.…  相似文献   

15.
<正>评价一堂优质课,评价维度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层面。教师的教,包括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场地器材的准备和规划是课前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地使用场地器材,发挥它最大的功效,需要教师根据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习组织形式的不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周密的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是不同的,对它的布局和使用也各有差异。场地器材的规划和使用不仅体现出一位体育教师的智慧和灵光,巧妙的布局也将为课堂加分。  相似文献   

16.
郭时萍 《冰雪运动》2011,33(5):65-68
高校冬季冰上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已成为制约课程开展瓶颈。高校冬季冰上课教学应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教学中任课体育教师要依据大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实施方案与准备教具,实施课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和服装,按人体运动与学习动作技术的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等安全措施,保证高校冬季冰上课教学中大学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冬季冰上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已成为制约课程开展瓶颈。高校冬季冰上课教学应采用预防为主的原则;教学中任课体育教师要依据大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实施方案与准备教具,实施课前准备好场地、器材和服装,按人体运动与学习动作技术的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等安全措施,保证高校冬季冰上课教学中大学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组织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教学任务、内容等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进行合理安排时所采用的措施。由于体育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细微的工作,是具有高度组织艺术的教学过程,其教学组织是否严谨、合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我区学生年龄普遍偏大、且渗差不齐,大多男女混合上课,人数多,场地普遍狭小,器材不足,因此,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体育教学组织的内容主要有:体育教学常规,队列、体操队形的运用,分组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以及体育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等。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 ,影响课的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课的密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节。在安排和调节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认真备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 ,应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及作业条件等情况 ,合理安排课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并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准备 ,以保证课的顺利进行 (密度预计 )。改进和提高课的组织水平 :要严密教学组织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措施和队形调动 ,尽可能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进行调队 ;场地布置要相对集中 ,便于教学 ,要根据学生人数、教材性质和作业条件进行合理分组 ;建立必要的教…  相似文献   

20.
<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备课与上课的关系,一般体育教师能注意把握和运用。比如,在备课过程中,能考虑到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场地、器材、学生的基本情况、气候、教学安排、时间安排等,上课也能按教案安排进行教学。但一般都忽略了“想课”。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备课与上课中间应加上“想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