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6年11月5日,全美国头号新闻是克林顿竞选获胜,蝉联美国总统。而同一天,在华裔和亚裔圈内,另一则消息传得更快更远,那就是黄皮肤黑头发的华裔骆家辉当选为华盛顿州州长。从各地飞来的贺电贺信中都洋溢着这样一种欣喜:美国终于有了一位华裔州长。有人甚至称11月5日这一天是“伟大的一天”。  相似文献   

2.
10月11日午后,由香港驶来的一艘轻型客轮,缓缓停靠在广东省潭江上游的公益码头。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在家人的陪伴下,踏上了他的祖籍——侨乡台山的土地。 1996年11月,新当选的华州州长骆家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其父骆荣硕就出生在有“中国第一侨乡”之誉的广东省台山市。此次中国之行,骆家辉特意安排了半日时间,与父母兄妹一起来台山寻根访祖。 客轮一抵港,骆氏一家就受到了早在此地等候的父老乡亲的热情欢迎。码头广场上以及公路两旁,挤满了专程赶来一睹这位美国州长风采的乡邻,他们把他称作当上美国高官的“本乡人”。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9日正式提名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成为了首位华裔大使。然而摆在骆家辉面前的道路不会太平坦,在经过了胡锦涛  相似文献   

4.
随着曾担任8年华盛顿州州长的骆家辉被任命为商务部长,华裔力量前所未有地集结奥巴马内阁。这一白宫历史上的罕见现象,折射出华人在美国从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关籍华人骆家辉担任美国驻华大使,民众对美国第一位华裔大使寄予厚望。媒体更是颇为兴奋,在骆家辉被提名时就开始大肆渲染。如今,骆家辉到任已五个多月,回过头来看凤凰卫视2011年12月18日播放的对骆家辉上任100天的采访,或许能使我们媒体人在今后的国际新闻报道中多一分冷静,少一分主观。  相似文献   

6.
就个人成就而言,骆家辉无疑是海外华人阵营中的翘楚:从唯一的华裔州长到国家商务部长,每一步跨越都风生水起;以对中国企业的凌厉进攻态势而论,骆家辉似乎又是一个不大受欢迎的角色。担任英国商务部长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数量创造了罕见的历史记录。从中美经济贸易未来关系的构造出发,人们对骆家辉投入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历时8个月的美国第53届大选已于1996年11月5日结束,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得票率超过7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他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和改革党总统候选人佩罗,当选连任,成为美国第53届白宫主人。作为一位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竞选连任成功,这在美国近6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4年一度的美国大选3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压倒多数票获胜,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当选总统克林顿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说他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和向人民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9.
正骆家辉,这位美国来客,选择在2013年11月20日宣布辞去美国驻中国大使这一职务。在其宣布辞去这一职务的前一天,他在北京出席了一家媒体的论坛,对外界正在热议的中国式改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急切地等待听到更多的细节。自骆家辉2011年8月接任这个职位以来,因为华裔的身份,骆家辉收获了与他的各位前辈相比更多的关注度。2012年4月,骆家辉参加海南博鳌论坛时,拒绝入住会议指定的五星级酒店。他告诉媒体,因为该酒店价格超出了美国政府所允午的差旅费用3倍。这引来了《北京日报》的批评。《北京日报》批骆家辉喝咖啡、乘飞机坐经济舱是"包装成‘平民'的作秀行为",并请骆家辉公布财产。一份中国的地方党报,要求美国驻华大使公开财产,引发网友热议。很快,有网友搜索找到了骆家辉两年前就已公布的个人财产,数目清晰。  相似文献   

10.
美国1992年总统大选,11月3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阿尔肯色州州长比尔·杰弗逊·布莱恩·克林顿经过13个月的紧张的竞选活动,(特别是1992年7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推选他为总统候选人后,他在选民中的支持率,一直领先于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终于以较大的优势当选美国第42届总统。11月4日和以后几天美国报刊均以大量篇幅,对大选的结果、经过以及影响加以报道。美国最有影响的《纽约时报》11月4日、5日接连出“大选特辑”,《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也均出版“大选专号”。本文将《纽约时报》11月4日关于大选揭晓的报道和版面编排简介札次,以供参考(头版版式见插图)。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的第三天,对63岁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来说是一个告别的日子,这位担任加州州长7年之久的共和党政治明星正式卸任州长一职,继任者是民主党人杰里·布朗. 这位二战后在节衣缩食中长大的奥地利少年,到美国后,凭借自身的打拼,以"国际健美巨星"家喻户晓后投身好莱坞,凭借一系列"硬汉"形象成为亿万富翁级的影视明星;2003年,他又摇身变成美国加州州长,任职7年他从未领过薪水,然而当他告别加州政坛时,美国媒体却以"后会无期,失败者"为题向他告别,这次,他会说,"我会回来!(I will be back)"吗?  相似文献   

12.
《新闻记者》2008,(12):43-43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第44任美国总统。当日,奥巴马的形象即登上各大媒体封面版,在媒体上已持续数月的竞选大战也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胜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届总统。大选揭晓后,媒体盛赞奥巴马成为第一位入主白宫的黑人总统,标志着美国民权运动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有评论家欢呼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的诞生,甚至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能当选。奥巴马本人在胜选当晚的演讲中,也不无感慨地间接承认了互联网的作用,他说竞选的胜利靠的不是别的,  相似文献   

14.
骆家辉,这位美国来客,选择在2013年11月20日宣布辞去美国驻中国大使这一职务。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新闻     
记协会议 10朋26日-29日,中国记协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邵华泽再次当选为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穆青被继续推选为名誉主席,徐心华、王晨、南振中、胡占凡、李宝善、张世刚、满运来、叶志康、李厚朴、范以锦、唐小强、任贤良当选为副主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超过720万的亚裔人逐渐在美国社会大放异彩。发明爱滋病“鸡尾酒疗法”的何大一(David D. Ho)荣登去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骆家辉当选华盛顿州州长等,展现不容忽视的亚裔美国人的实力。到21世纪,估计来自亚洲的人口将占全美人口的4%。最近著名的美国工具书出版社盖尔研究公司接连出版两本亚裔菁英名人录:《著名的亚裔美人》(Notable Asian American)《亚裔美人名人录》(Who's Who Among Asian)。前一本收录250位著名的亚裔美人(包括去世的)的生平传记,介绍比较详细,且多为第一  相似文献   

17.
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表面上让人难以捉摸,其实,一切都在法制轨道上运行,留下了深深的法制轨迹. 按照1787年宪法"总统任期四年"的规定,美国的大选年极易确定.从1792年华盛顿当选第二届总统迄今,只要能被4整除的年份即为大选年.但宪法仅规定:"国会得决定各州选出选举人的时期以及他们投票的日子;投票日期全国一律",[1]而并未确定一个固定的日期.因此,大选日变化较大.华盛顿当选时,各州指定总统选举人的日期、选举人投票的日期,为原邦联时期的国会所规定.从1792-1844年,大选日多在大选年的12月第一周举行[2].1845年,国会通过一条法令,把全国的大选日固定在大选年的"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二"[3],1848年11月7日,辉格党人泰勒成为第一位在统一的大选日当选的总统.这一关于大选日的规定至今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11日,47岁的美籍华人赵小兰被美国当选总统小布什提名出任劳工部长。30日,该提名在联邦参议院获得批准,赵小兰由此成为美国历届政府中首位担任内阁职位的华裔,也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最高的亚裔女性。  相似文献   

19.
11月5日,我登录网易个人邮箱后,看到其中"今日新闻"的头条标题是:<美国选出首位<黑老大>>,吓了一跳.细看内容,原来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相似文献   

20.
乔侃 《新闻天地》2009,(5):33-34
4月9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出席了在平壤开幕的朝鲜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并再次当选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此前一周,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让金正日再次是入世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