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谓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把报纸上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通过手机阅读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手机报是一项资讯类业务,特指中国移动联手媒体,通过手机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类新闻等资讯信息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匡文波 《传媒》2006,(9):50-51
3G网站型是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目前,手机报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第一种类型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第二种类型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目前国内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在日本十分盛行.有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手机报纸应该是网络报纸的延伸,正与日本I-mode手机报纸一样.  相似文献   

3.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终端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将新闻信息发送到手机上供手机用户阅读的一种媒体形式。手机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被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又称第五媒体。手机报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以手机为终端进行信息传递,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阅新闻信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信息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4.
3G时代手机报发展的新态势——以《世博手机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手机报的发展现状 所谓手机报,就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层面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现行主流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报(2G)尚存在传输速度慢,服务项目单一;各家手机报新闻内容重复率高,缺乏原创性;受众定位模糊等问题.3G通信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为手机报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手机报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是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阅读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自2004年第一份手机报问世以来,5年间发展速度迅猛,目前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已达300余种。  相似文献   

6.
手机报的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机报,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它是由电信、网络和传统媒体等多家产业共同合作打造的一种电子媒体。简单讲,手机报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是将传统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阅读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  相似文献   

7.
李梅 《新闻窗》2009,(6):81-82
所谓手机报,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它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一种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灿  丁静 《新闻爱好者》2008,(11):39-39
手机报历史简溯 “手机报”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资讯类增值业务产品,利用WAP、彩信、短信等技术手段将传统媒体或网站的资讯内容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每天定时或即时通过手机阅读到最新的新闻和资讯。①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高新技术迅速发展,依托强势技术支撑的手机报也开始遍地开花.手机报是依托手机移动终端为载体,以报道新闻、提供资讯为主要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定期连续传播给具有接收大容量信息功能的(彩信/wap/掌信功能)手机用户的一种媒介.  相似文献   

10.
何谓“手机报”?简言之,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具体点说,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一种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1.
手机报的媒介生态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手机报,从当前的形式看,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产物。换言之,就是将纸质媒体的部分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随时随地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手机用户与报纸的互动。此后,国内兴起一股“拇指运动”高潮,各种手机报纷纷涌出。  相似文献   

12.
沂蒙手机报创办于2006年,是临沂市唯一一份面向全体移动彩信用户、可在掌上阅读的手机报.沂蒙手机报自创办以来,以<沂蒙晚报>刊登的精华内容为主要信息来源,在指导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上下工夫,努力追求内容创新,经过精心编排,以图文并茂、简短易读的彩信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使用户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最新最精彩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手机报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新媒体,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将新闻信息发送到手机终端,从而满足手机报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何改进现存手机报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机报新媒体的优势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吕卫星 《新闻实践》2014,(10):24-24
手机报是在手机上发行的“报纸”,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拇指媒体”。它依托移动运营商平台实现信息传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新闻资讯。我所在的浙江手机报创刊于2005年5月17日,是国内第一份省级手机报,开创了地方手机报模式,现今读者已突破百万。但在新形势下,浙江手机报的发展遭遇瓶颈:手机报是以彩信形式,每天两期、一早一晚发送,新闻时效性不足;手机报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片传播新闻,全媒体手段缺乏;手机报是收费产品,每月5元,在多种新闻客户端产品竞争下,用户数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傅晓茹 《东南传播》2012,(4):104-106
当前手机媒体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手机报成为手机媒体用户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媒体。但是,手机报新闻发展还不成熟,随着手机报用户的与日俱增,提高手机报新闻的质量势在必行。本文将主要以《新闻早晚报》为例,采取抽样对比的方法,对手机报新闻与传统报纸新闻进行文本分析,试图探讨如何改进手机新闻的写作和构思,提高手机新闻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16.
王冠辉 《东南传播》2011,(5):138-139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手机报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特点也已被人熟知.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手机报形式是彩信模式的手机报.作为新闻载体的彩信手机报跟传统的报纸、网络媒体的新闻相比,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它在新闻内容的取向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以<新闻早晚报>为例,从彩信手机报的服务对象、内容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7.
<正>手机报的产生得益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受众对新闻信息多层次、多途径、自主性的需求。本文分析了手机报的传播特点,并探讨了这一媒介在新的手机通讯环境下的发展路径问题。手机报是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由移动通讯商与网络经营者提供传播渠道,以报社等新闻传播媒体为信源的一种传播媒介。自2004年第一份中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出现后,手机报这一媒介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其用户群体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是,随着近几年3G技术的出现,手机报在获得更多的媒介技  相似文献   

18.
正翻译作为一种传统的手段,是我国对外展示和推销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手机新闻的翻译也是翻译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媒体所具有的新媒体特征,将对原有的新闻翻译理论与原则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日报》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权威性英文日报,其手机报在2008年推出,为了向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和游客更好地展示中国形象,帮助外国人员通过英文手机报了解中国。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手机报发展现状与问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手机报(Mobile-Newspaper),是将报纸内容以数字形式呈现并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传播,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的一种出版物形式。作为目前手机大众媒体化最为成熟的形式,手机报具有纸质报纸的优点,如携带方便、阅读自由、权威性、准确性、可靠性等,又具备网络媒体及时、互动的优势,同  相似文献   

20.
万铃 《新闻世界》2011,(11):106-107
手机报依托手机终端,使其在新闻及时性、接受便捷性、内容多媒体性上都比传统媒体独具优势。手机报的运营主体由内容提供商、技术服务商、网络运营商组成,三方对手机报利益的分取,使手机报的盈利方式变得较为复杂。本文以四川省具有代表性的《四川手机报》为例,对手机报的盈利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