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动物主体论与动物客体论两种观点。认为:动物主体论忽视了动物义务的构建,在法理上存在很大缺陷;动物客体论承认动物作为特殊的物,能合理解释人类利用动物的必然性行为。主张利用动物时应保护动物福利,这是对动物的最佳保护。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中短篇小说中的动物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原型动物、转变型动物和对立型动物。这些动物形象都是暗色调的,它们与人相互依赖又尖锐对峙,它们大都处在孤独、焦虑和恐慌之中。卡夫卡的动物癖好以及刻画动物形象的成因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在写作中设置阅读障碍,在艺术中追求陌生化效果,在现实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卡夫卡游走在人和动物的世界之间,最后他在动物的世界里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慰籍。  相似文献   

3.
当今动物的生存处境日益艰难,保护动物的呼声日益高涨,认真思考动物保护问题的时代已经来临。通过对动物福利论及动物权利论的分析介绍,得出动物福利论是目前切实可行、有伦理及法理支撑的,并具有实践意义的动物保护理念。我们虽不能认同动物享有法定的权利,但在理论上承认动物福利并在实践中给与动物相应的福利对于保护动物来说不仅合理且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虐待动物事件呈现在人们眼前,作为与人类同为生命体之一的动物,对其究竟要如何予以保护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话题。在伦理学界,对该问题争执的焦点在于对动物的保护是否必须让动物获得道德主体地位来实现。本文作者试以现代自然辩证法理论为考察角度,在分析动物与人的区别及动物的道德主体化理论之不足的基础上来探析动物与道德的关系,认为动物不可能成为人类道德的主体,动物在道德范畴上仍然是一种客体,我们可以把动物纳入道德的关怀范畴,以达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人类与动物相处的关系模式很多,人类的日常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产劳作等少不了动物。在这诸多的联系中,人类对动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爱护,这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视动物和人的生命为一、珍视动物的特异禀赋、平等看待动物的境遇和情感、爱养家畜、反对虐待动物等等。  相似文献   

6.
动物在库切的小说《耻》中扮演着重要地位。“耻”不仅涉及人类社会,而且笼罩于小说中的动物。库切使用大量的动物隐喻以展示主人公卢里的“动物性”,并通过动物的遭遇折射卢里的命运,反映“耻”的主题。该文从动物批评研究的角度,探索动物在《耻》中的文化功能,研究动物与卢里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养黑熊取胆汁事件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在动物伦理与哲学研究上,中国还处于文盲状态。中国目前似乎没有一个哲学家是动物伦理哲学家,没有一所大学开设动物伦理学课,没有一个机构专门做动物伦理研究。西方人在对待动物的伦理研究上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西方有专门研究动物伦理的机构。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有"动物伦理"课程,这样的课程一般设在哲学系。  相似文献   

8.
比较德中动物保护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改善动物的生存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德国相比,中国动物保护立法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立法理念尚停留在对动物“利用”而非关怀的层次;在宪法中尚无关于对动物地位和权益的规定;现有的动物保护立法仅涉及野生动物有限,没有对伴侣动物、家畜和试验动物的统一法规.完善中国的动物保护立法,要做到:在立法理念中引入“动物福利”;规范动物的屠宰制度;为动物保护NGO的存在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加强动物福利保护立法既关系到我国动物及其产品的贸易,也关系到公共伦理道德与社会和谐的建设。目前,我国关于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动物福利保护。因此,我国动物福利保护立法应在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并遵循人与动物在法律地位上不能平等、分类处理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完善我国动物保护福利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通读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名人佳篇中,与动物有关的课文占据重要地位。低年级学段,动物在课文中充当了童话故事的主人翁,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在高年级学段则以记实描写动物为主,通过记叙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事,丰富了动物形象,把动物形象提升到人文精神、生命意识的层面。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塑造和描绘的动物形象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1.
习作中,我们经常会写到自己喜爱或者感兴趣的动物。就像我们写人物一样,在描写动物过程中,它们的动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将人物的动作用在动物身上;但有时,动物也有自己独特的动作。【课文中的动物动作描写】  相似文献   

12.
正动物福利指动物处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痛苦被降至最低的状态~([1])。在教育体系中进行动物福利教育对于普及动物福利理念,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的动物福利教育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其主要教育对象为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很少有面向初中学生的动物福利课程,可配合初中动物福利教育使用的教材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健全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完善相关动物福利制度,我国在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应该加强,应当制定出一部符合我国自身国情的动物福利法。在介绍澳大利亚的有关动物福利法规体系的同时,给出了建设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动物福利”状况比较研究与教育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贤 《科学教育》2009,(1):20-23
动物福利概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下,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需要倡导生态文明,保持生态平衡,人类就需要对动物讲福利。因此,发达国家会在国际贸易中设置动物福利壁垒。目前,动物福利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的动物福利发展状况相对落后。本文先介绍了动物福利的概念、原则,以及动物福利在饲养、运输和屠宰加工等方面的具体要求,重点论述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动物福利现状及相对发展策略,最后,介绍了作者以动物福利为切人点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旨在呼吁政府决策部门重视,加强教育,提高大家对动物福利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被狗追     
在英语的表达中,指婴幼儿和动物都可以用“it”。大人看孩子,常常像看动物,因为孩子的天性有许多是与动物相通的,所以大多数孩子对动物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在古代,动物不是人类的朋友——有的动物吃人,有的动物被人吃,还有的动物跟人争抢别的动物吃。那时候,动物是人类的对手。这种对手关系残留到现在,有些人还是怕动物的。这里就有一个人说他是怕狗的。  相似文献   

16.
在俄语中,具体名词存在动物名词和非动物名词的对立。动物名词是人和动物的名称:例如:非动物名词是人和动物以外的其他各种事物的名称:例如: 这种对立不仅体现在语义上,而且还体现在语法上。用于单数时,阳性动物名词第四格同第二格,非动物名词第四格同第一格,而阴性、中性动物名词与非动物名词第四格相同;用于复数时,动物名词第四格皆同第二格,非动物名词第四格皆同第一格。 然而,应该指出的是,俄语中动物名词与非动物名词是语法上的划分,是人为规定的,与自然界中活物与非活物的划分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种种特殊情况。本文…  相似文献   

17.
牟丕志 《少年月刊》2011,(10):28-29
造物主造动物时,动了很多的脑筋。它给动物造了嘴,使动物能够吃得下东西;还设计了各式各样的皮,使动物能够抵御寒冷;给动物造了腿脚,使它们能够到处跑动。造物主看到自己创造的动物在大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感到十分自豪。  相似文献   

18.
石瑜 《小学语文》2012,(3):54-56
《最后一头战象》是沈石溪动物小说的一篇代表作。动物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形式,其特点在于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形象地描绘动物世界的生活、动物在大自然中的命运、遭遇以及动物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好书我来荐     
推荐一:《西顿动物故事》作者:[加拿大]E.T.西顿从小到大,我们读过许多有关动物的故事,通常不是把动物拟人化,就是把动物放在从属地位,总之还是在写人,但《西顿动物故事》却把动物当成真正的主角来写。作者西顿是一位为动物著书立传的作家,也是一位探险家。他把动物放在和人类平等  相似文献   

20.
动物卫生法学是动物医学与动物卫生行政法的交叉学科,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来增强动物医学学生的法律观念和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在动物卫生法学课中应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