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玲 《青年记者》2009,(14):109-110
现代社会成为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社会,人们对消费品的占有小再以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消费把人的欲望与炫耀商品的附加值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商品的形象塑造和意义赋值来完成它的符号化过程。在这种千变万化的符号系统中,广告是其中最有体现性、最丰富的模本。广义的广告是“广而告之,广泛地告知公众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狭义的广告是“为一个商品或劳务经由媒体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作销售信息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解读广告背后的消费文化——以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告作为商品促销的手段,在把商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商品的符号意义,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引领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制造着我们的消费欲望,为社会消费文化的形成推波助澜.本文以台湾中兴百货广告为例,通过研究其广告语境,进而透视其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3.
一、消费的符号属性与房地产广告符号系统的运行机制 现代社会,消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产品物质层面的功能和效用,商品的符号化意义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除了要满足其基本的物质性要求之外,还想获得更多的精神层面和心理上的满足,充分彰显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个性品味和生活价值等方面的意义,进而得到礼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人们不仅消费商品,而且消费审美,即消费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此过程中消费社会意义,消费自我的身份认同,消费自己的欲望满足。其审美特性具有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内涵,并且建构起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一体化。因此,审美是在与消费的互动中体现其特性。本文试图通过电视广告的基本特点来阐释审美与消费的互动关系,认为广告的美被消费是商品被消费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物质过载使得人们不再满足于现有商品社会的消费逻辑,因此传统广告的运作模式开始颓靡,并逐渐被场景化营销所取代.场景时代,空间被重新定义,场景成为广告传播的核心.这种历史悠久的广告形式利用虚拟和现实空间创设情境,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情感体验手法创造与消费者的关系连接,延伸了受众的即时感性需求,实现了商品潜移默化的品牌塑造,诱发购买动机.  相似文献   

6.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明星广告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兴趣的中心.明星作为消费社会一面令人瞩目的旗帜,不断走进广告,将其符号意义赋予给商品,建构着广告神话,激发了大众追求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冲动,并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由意志和对意识形态的甄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传播政治经济学家们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对传播媒介内容与受众商品化的研究上,广告商只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驱动力量存在于现有的框架内。对广告传播内容的商品化问题的忽视也许是其研究的盲点之一。广告传播内容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对人们内心深层次的社会认同意义的缺失的满足,其交换价值在于作为广告商的一种投资参与了为商品注入主观性的意义的生产而将交换价值隐藏于商品的交换价值之中。广告传播内容及传播过程与物理商品生产过程两者共同构成了"商品"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8.
对人们来说.消费商品的满足.一部分来自商品本身.另一部分.来自广告提供的意义。广告在控制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举足轻重而又被人忽视的社会化的机制。广告提供了许多供人们模仿的样本,承诺人人都能获得所标榜的利益,而且附送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购买这个产品。  相似文献   

9.
霍娜 《今传媒》2010,18(10):87-88
消费社会中的一个重大特征就是符号,似乎生活中的万物都可用符号来代替、转化。广告的符号化是这个社会最明显的特征。而符合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成为人们认同广告以及产品的动因,即欲望机制。广告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欲望叙述,既不断唤醒和激活人们的欲望,也重新组织着人们的欲望。本文从消费社会入手,阐述消费社会中广告如何叙述、唤醒消费者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其消费心理的外化,而广告口号是影响消费心理的众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企业通过广告口号可以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使消费者还未购买商品但已深深地记住有关商品的信息,进而可以预测、引导或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文通过分析广告口号对于消费心理的影响的几个主要方面,希望能够为企业的广告战略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李金涛 《大观周刊》2012,(11):276-276
一、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是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维持、拉动、刺激生产。在生产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使用与使用价值;而在消费社会,人们则更多的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文化精神特征与形象价值。在消费社会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价值与生产都具有了文化的含义。传统社会的生产只是艰难地满足生存的必需,而消费社会显然把生活和生产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消费目的,不只是为了需要而消费,更多地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此时的消费者便不仅仅满足于量和质,而会寻求更高层次的感性满足。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也是最容易激发的。 广告中的感性诉求便是基于此种缘由,通过挖掘或附加商品情感,来激发人们心中相同的情感,使人们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导致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因过多地忙于各自的工作而忽略了情感方面的需求。事实上,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更需要情感。而这种情感又往往从消费上容易体现出来,也正因为这样,感性诉求广告在现代社会得以诞生,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依玲 《新闻世界》2010,(12):86-87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见。它是如何侵入消费者的视线进而说服消费者的呢?本文认为,广告通过其特有的劝服艺术,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为人们制造了种种幻象。在广告的修辞里,商品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实际需要,而是代表一种符号的象征,它代表关丽、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5.
广告是向既定的消费对象宣传商品或劳务,唤起消费注意,说服消费购买的宣传方式。广告是社会产业分工的产物,也是人们从事商品买卖和物质交换的辅助手段。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记录和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这种消费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在广告中,大量的女性形象不仅作为黄金符号被使用着,同时也以一种社会承认形态,或借助社会承认影响着女性消费者的身份认同与角色认同。另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主力军,甚至主导着消费潮流。因此,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形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静 《新闻实践》2015,(2):23-24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超乎想象的时代,似乎所有新事物出现的时候,人们都要给予这样一声惊呼——原来还可以这样。如果说以前的时代是人们的需求引导产品的发售,那么现在则是产品来激发人们心中潜藏的欲望,换句话说,是广告调动人们心中的欲望,最终促成购买行为。此时的消费也不再单纯地需要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价值,应用于广告中就是如何赋予普通消费品美的形态,在符号和视觉形象上让消费者心中产生"意象"。那么,新时代下,广告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告  相似文献   

18.
张慷 《新闻爱好者》2010,(11):81-82
广告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广告所创造的价值,物化在了有形的商品和无形的品牌之中为大众所享用。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自从人类社会诞生后,所有商品的消费都不再仅仅是其使用价值的消费,商品价值中还包含了意义的消费,也就是商品背后所隐藏的符号价值的消费。  相似文献   

19.
李丽  雷鸣 《新闻世界》2010,(12):71-72
在现代市场机制中,广告为人们选择产品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消费的消费潮流。本文分析了产品、广告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认为广告为我们创造的消费概念和理由,不是人真正的需要,只是借助人们对意义的需求来生产商品之外的附价值,利用广告符号建立的价值和意义是市场竞争中利益关系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人的消费者,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与周围的人和事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有其自身的社会角色和与此相联系的心理和行为。广告通过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引导,从而实现推销目的。一、广告对具体商品的消费引导主要是基于消费者自身的功利性目的首先,消费者购买和消费商品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