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特征分析及观测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萍  王敬涛 《大众科技》2012,14(3):85-86,105
利用1998~2002年郑州机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气象能见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等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得出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观测工作经验总结出复杂天气条件下低能见度的观测要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嘉鱼国家基本站一年的自动和人工观测数据,对比自动和人工观测能见度数据偏离情况,通过对比差值标准能见度等方法,分析仪器性能表现和原理,为能见度自动化观测仪器的改进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人工和自动能见度对比观测时段能见度资料、日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记录以及大气环境监测气溶胶PM10和PM2.5质量浓度数据,对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了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德令哈地区人工与自动能见度的日平均和各定时均呈正相关,均能通过95%的可信度检验。日平均相关系数为0.78;能见度日平均人工观测结果均大于自动观测结果,平均对比差值达16.9,差值较大,平均相对对比差达37.5%;通过比较两种数据的各项统计指标发现,能见度仪数据序列离散度、精密度及精确度都要高于人工观测值;大气能见度受空气中的大气气溶胶PM10及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明显,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7;其次是水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自动与人工能见度观测的基础原理、日常维护以及观测时天气现象等因素,尝试摸索自动站能见度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从数据层面初步分析两种数据可能存在的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2022年常规5 min间隔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ECMWF及CMA-GFS模式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格尔木辖区内14个观测站的能见度观测资料与能见度模式预报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ECMWF模式较CMA-GFS模式能见度预报准确率稍高,ECMWF模式临近时次预报准确率较前一时次有略微提高,5 km准确率较3 km准确率高10%,总体上两种模式预报准确率均较差。(2)ECMWF模式预报值与观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并且临近时次起报的预报值方程拟合度更高;ECMWF模式较CMA-GFS模式更接近观测值,但数值偏高,ECMWF模式的预报值存在20%左右的高估,而CMA-GFS模式存在70%左右的高估;ECMWF模式临近时次起报的预报场与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更低,而CMA-GFS模式则相反。(3)从时空变化特性来看,两种模式的能见度预报值较观测值有数值偏大、时间滞后、落区偏南的特征。检验结果对提高当地能见度客观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的仪器观测能见度数值与人工观测能见度数值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不同天气条件影响下,前向散射仪测量的能见度数值与人工观测数值的差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黄小妹  杨少英  黄智 《科技风》2012,(21):47+49
正确测量判断能见度能给航空、航海、陆上交通提供重要安全信息。本文通过选取连山站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的08、14、20时正点前50分钟人工观测数据与安装在同一地点的能见度仪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两种方法测得能见度的趋势是相同的,有较好的相关性;人工观测能见度的准确性受到观测员的视力差异性和对"能见"定义的理解有所不同的影响,还与能见度目标物的设置环境及分布是否合理有关,人为性较大;造成两者数据差异大与两种观测方法所取最大值不一致有关。  相似文献   

8.
能见度对航空飞行来说尤其重要,他是影响飞行活动最经常、最直接的气象要素之一。在运输机场运营活动中,常会遇到“机场关闭”“、机场开放”的情况,就气象条件而言,能见度是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2007-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着重从影响本场能见度的最主要天气现象大雾入手,总结出咸阳机场能见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出一些结论,为提高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观测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为实施气象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高雄市能见度概况、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使用的主要设备、采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并概括了能见度预报系统所采用的预报模式、流程和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3)
本文从民航气象特殊观测实际出发,对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低云、低能见度、雷暴的特殊观测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以期对民航气象特殊观测尤其是危险天气的观测有所帮助,提高民航气象特殊观测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武汉天河机场2012年7月~2013年12月器测能见度和人工观测能见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导能见度数值普遍高于跑道视程数值,在极低能见度(RVR55Om)条件下,两者存在较大差异,相关系数出现负值,能见度良好(800m≤RVR2000m)时,两者最接近,且相关性较好。两种观测结果的差异在不同天气现象条件下是不同的,有雪且出现大雾时差异最大,雨、雾依次次之,霾尘轻雾条件下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2.
低能见度给民航经济效益和飞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据中国民航统计,由于天气原因而导致的航班延误一般占总延误次数的70%。针对本研究课题,收集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在民航界对低能见度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对机场低能见度的探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测和低能见度对航商用航空影响三个方面。机场低能见度的探测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宋立新、王银钢在《人工观测和器测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介休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对1981~2008年的介休市能见度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介休市能见度的日变化特征明显,且近年来日平均能见度有所下降。能见度与同期的地面气象条件、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中,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明显,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地面风速呈正相关;在污染物因子中,PM10是能见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且不同季节PM10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以冬季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14.
张少杰  邵晨 《科技风》2014,(19):7-7
本文根据济南机场20年低能见度和大雾天气的观测资料,对低能见度及大雾天气年际、月际变化以及低能见度持续时间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雾是造成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秋冬季节大雾是影响航班正常的主要天气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对空间斜程能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从水平能见度理论出发,考虑大气消光和气幕光增强作用,推导斜程能见度方程;其次,分析斜程能见度方程的背景亮度对比项和大气消光项,列出斜程能见度的各个影响因素;最后,基于SBDART,采取控制变量法,研究各个因素对斜程能见度的影响,得出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显示,观测天顶角、太阳天顶角、相对方位角、单散射反照率、不对称因子、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斜程能见度影响较大,且水平能见度越大,所受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由于地形起伏多变,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有时与实况差异很大,甚至会出现一些极端分布。文章分析了地形对青藏高原降水、蒸发量、日照以及能见度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的解释。这对提高高原气象观测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强降雪天气下能见度与温度的预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17,(13)
利用气象自动观测系统、WAFS数值预报产品、MACPAS等资料,对2015年至2017年中16次严重影响航班运行的强降雪天气进行分析,其中选取了两次典型春季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重点研究了强降雪天气中能见度变化规律,解释了在强降雪天气情况下能见度与风的相关性,并提出能见度趋势预报的发布规律,以及强降雪过后温度骤降对飞行器和机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天气对航空飞行安全的影响日益增大,如低能见度,雷暴等对飞行安全的威胁极大。因此作好复杂天气的观测工作,为预报危险天气提供观测资料,为其他用户部门及时提供所需信息,是观测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阿克苏机场2010年—2021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近12年的低能见度沙尘天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低能见度出现最多,且相对湿度较小,气候干燥,最有利于沙尘低能见度的形成和维持,冬季气候稳定,能见度状况最好;阿克苏机场低能见度多于午后至傍晚形成,夜间至清晨能见度状况最差,白天日出后能见度逐渐转好。(2)低能见度持续时间2 h~4 h次数最多、持续时间大于24 h次数最少;低能见度年际变化大致呈现小幅度减少趋势。(3)当出现能见度<200 m时,以偏西风为主;出现能见度≥200 m时,以东风为主。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影响哈尔滨机场能见度观测的主要因素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