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商标翻译活动中,译者究竟该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结合翻译的目的性从语言和文化层面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商标翻译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把已用某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重新表达出来,既要再现原文的实体内容,又要展示其神韵.但由于语言、民族风俗习惯、心理素质、文化体系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实践中实施这一点绝非易事,这就涉及翻译标准问题.究竟以什么尺度、准则去驾驭、衡量翻译呢?这个问题大抵迄无结论.纵观我国翻译史,无论是翻译实践还是理论主张,直译是与其优势的准则,而它作为标准被提出,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并经历了一个特  相似文献   

3.
翻译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如何对待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常成为译者们感到棘手的问题。归化与异化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策略,而究竟该采取哪种方法应视翻译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改革究竟该改什么?是教材?是教学?还是考试?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最关键最重要的是改革教学,向传统语文教学挑战。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具体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翻译中,归化法和异化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讨论话题,可究竟是应以归化法替代异化法还是要求得两者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结合两者在不同时期的运用及原因分析,我们认为这两种翻译方法不能互相排斥,而应互补。  相似文献   

7.
翻译学应当享有独立学科的地位,这一点自然不应再怀疑。但是,它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它的内容有哪些?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作出明确解释,那么,建立翻译学仍然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些问题。一、基本任务和内容翻译学作为一门科学,其任务是对翻译过程和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描写,揭示翻译中具有共性的、带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上升为能客观反映翻译本来面目的理论。同时,它又把通过描写、归纳而上升为理论的  相似文献   

8.
高小苏 《广西教育》2014,(24):32-33
近日,《人民日报》刊文称,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外来语的使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外来语过度使用,甚至已经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正规出版物和正式文件中。"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能译成汉字,而iPhone和iPad就不能翻译过来?英语吸收汉语词汇都改为字母拼写,为什么汉语中要夹杂大量英文"?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外来语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的争论。汉语中夹带外文的表达方式向来争议较大,如今《人民日报》重提此事,可见该问题依旧未能得到解决。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允许"零翻译"继续盛行,还是可以有选择地继续使用?本文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赵汗青 《考试周刊》2014,(95):15-16
文学文本的文学性翻译是翻译界长期讨论的话题。文学性在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翻译过程该如何体现这种特性?本文从顺口溜这一特殊文体的翻译谈起,论证可拓逻辑能够有效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翻译学应当享有独立学科的地位,这一点自然不应再怀疑。但是,它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它的内容有哪些?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作出明确解释,那么,建立翻译学仍然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些问题。一、基本任务和内容翻译学作为一门科学,其任务是对翻译过程和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描写,揭示翻译中具有共性的、带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上升为能客观反映翻译本来面目的理论。同时,它又把通过描写、归纳而上升为理论的东西作为某种准则,以便指导具体的翻译工作。这就是译学理论的两个功能即它的描写功能和规范功能,同时也是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所在。  相似文献   

11.
同化还是异化?长久以来,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翻译界中似乎从未停息。然而事实上,当代翻译研究中关于归化与异化讨论的实质并不仅仅是一个有关翻译策略选择的问题,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对待文化他者的伦理态度问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译者又该以何种态度对待文化他者从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这便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一篇译作,译自《Exploring Biology》(Pamela S.Camp,Karem Arms,CBS Coiloge Publishing in US 1984)一书绪论部分。之所以翻译出来,是想与大家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教材的绪论中究竟应该告诉学生什么?这一绪论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文章有删减,题目是译者加上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翻译中,归化法和异化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讨论话题,可究竟是应以归化法替代异化法还是要求得两者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结合两者在不同时期的运用及原因分析,我们认为这两种翻译方法不能互相排斥,而应互补。  相似文献   

14.
看似庞杂的历史知识究竟该如何记忆?对当今的莘莘学子尤其是广大的文科生而言,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如何才能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就是逻辑化记忆。  相似文献   

15.
"道德情感"(Das Moralische Gefühl)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概念,致力于用中文消化吸收康德学的牟宗三,在翻译《康德的道德哲学》时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译解。道德情感究竟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先天禀赋?道德情感是否能够作为道德知识的来源?道德情感究竟是对什么东西的感受?在这些富有意义的重要理论问题上,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理解似有诸多可以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6.
究竟现在语文课该怎么教?该给学生教什么?这是一直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呢?  相似文献   

17.
学习领域学习是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活动"的精蕴。今天年轻一代究竟该学些什么?学习内容的性质又是怎样的?这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类纷繁复杂的学习活动,从其学习  相似文献   

18.
查颖涵 《考试周刊》2013,(23):48-49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些问题。作文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今中学生写作的现状究竟如何?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到底该如何改变现状?本文就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学外语,学了好几年,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怎样来衡量?作一篇文,翻译几段书,回答一些问题。可是文章难称考官意,翻译标准各不同,答问又不知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君不见,从古到今,多少饱学之士名落孙山,叹命运多舛。美利坚合众国,有一个叫“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的团体,从一九六三年起,开始举行“托夫”(TOEFL)考试,这是专门衡量外国留学生英文程度的一种考试,全名为Test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翻译以直译为主,有人说意译为主。分析几种的翻译教程对这两个名词的论述,表明分歧出于各家所指不尽相同。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两个名词在定义和概念上存在严重波动的问题。实际翻译究竟是以直译为主,还是以意译为主,难以做出简单的回答。根本原因在于,翻译方法取决于翻译目的、对象和语篇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