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东北军统帅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沈阳城失守.日军在相继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挺进,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在整个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据<中国青年报>7月6日报道).仅就辽宁省台安县对90户居民所做的抗战损失调查,受损失的物质财产当时的价值为31.8万元,人口伤亡损失赔偿估计为19万元.  相似文献   

2.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他们三人的军事发迹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日本侵华战争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苏联出兵我国东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根据“以战养战”的侵略方针,先后在东北投资100万美元,建起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东北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并在其占领区内实行灭亡中国的法西斯殖民主义政策。新闻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实行的新闻政策,可用“统制”两字以蔽之,即将我国沦陷区的新闻事业置于它的法西斯军事管制之下。“九一八”后,日本关东军一手炮制与把持的伪“自治指导部”颁布了一个秘密文件《自治指导员服务心得》,强调“对各  相似文献   

5.
本人是钱币爱好者和收藏者,多年前,在康乐县一农民家中购得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发行的“救国公债”一张。这张“救国公债”券见证了抗战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战火到处,商业萧条,税收大减,前方急需军费日渐增多。为解决困难,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6.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向沈阳北大营中国东北守军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蒋介石顽固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下达对日本侵略军“绝对不抵抗”的命令,致使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肆无忌惮,一夜之间便占领了整个奉天(今沈阳)城。制造了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的阴谋得逞以后,欣喜若狂。他们为了永久纪念这一事变,将奉天通往北平(今北京)的火车特意  相似文献   

7.
《档案与史学》2013,(1):65-6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了全面侵华的战争步伐,1932年1月28日晚,驻扎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在经过了精心准备之后,突然大举进攻闸北,上海军民遂奋起反抗,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通电全国,决心"牺牲至一人一弹也绝不退缩",以不足5万兵力,顽强抗击8万日  相似文献   

8.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的东北并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东北约有14年.历史学家一般把东北这个时期弥为“伪满时期”.日本控制东北期间,不断兴建扩建广播电台,强化政治和新闻节日,而对当时十分发达的广播广告节目却极不热心。这倒不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不唯利是图,不追求利润。在日本侵略者看来,与其靠广  相似文献   

9.
东方 《中国档案》2005,(8):15-17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的叫做“法西斯主义”的幽灵,开始在欧亚大陆的上空游荡。尽管在战后短暂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法西斯主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希特勒获得无限“生存空间”的野心,墨索里尼对人类最“高统治权”的追求,以及日本首先征服中国然后征服亚洲并最终争霸世界的目标,都无时无刻地威胁着全人类的安全。特别是1931年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东北,以及1937年通过“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更是拉开了法西斯主义全面瓜分世界的大幕。然而面对魔鬼的利爪,野兽的刺刀,奉…  相似文献   

10.
长达14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民遭受了近代以来最为严重的战争灾难。据杭州师范学院袁成毅博士介绍,在战争过去的60多年里,关于战争损失的研究一直受到学界关注,1988年以后,中国军事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进行了重点研究,得出结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人,人民牺牲2000余万人,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巨大的生命损失之外,中国还蒙受了空前的经济损失,共有930余座城市被日军占领,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日军在华期间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不论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  相似文献   

1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以侵占中国东北为目标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犯,南京国民政府在奉行不抵抗政策,要求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的同时,认为“对日作战,唯有以运用外交为重心,使倭寇受精神上之打击为第一要义”,因而把解决中日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外交斡旋上。为此,国民政府对美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希望美国能出面主持公道,干涉和制裁日本,同时给予中国援助。但是这一系列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本拟就事变后国民政府对美外交过程及失败原因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2.
在1931—1945年日本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中,中国新闻事业遭受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其损失之严重是难估量的。 ——在辽阔的中国东北大地上,中华民族的新闻事业被日本侵略者摧毁殆尽。日本制造了一个伪满洲国,它的新闻事业完全由日本军方操纵,成为鼓吹战争和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以宣传“民族协和、王道精神、日满一心一德”和“大东亚共荣圈”为基本任务,欺世惑众。伪满的“弘报处”在日本关东军报道部、调查部的直接指使下,严禁关内报刊输入,严禁收听关内广播,东北人民处于严密的新闻封锁之中。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回顾这场曾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浩劫的战争,意义十分深远。60年前,日本所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直接造成了山西省166万余人伤亡以及64484亿元(法币)财产损失(不包括战争消耗)。战争期间,山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成为华北抗战的重心,山西人民则倾尽全力支援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兰台内外》2015,(1):1
2月13日上午,吉林省档案馆兰台青年话剧社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血痕》,在省档案馆三楼会议室举行首场演出。话剧《血痕》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了永久占据中国东北,1936年开始实施侵略国策之"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大批日本移民侵入东北,强买、强占土地为背景,讲述了太平镇地主金谷地一家在日本侵略者的压迫下,土地、房屋被低价强买,金谷地和女儿被抓,儿媳被杀的悲惨命运。吉林省档案馆保管近10万卷件日本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真实记录日本侵华活动的档案。这些档案世界仅存,  相似文献   

15.
攻打依兰城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魔爪很快伸到了黑龙江地区,盛产大豆、高粱的肥沃黑土地,顿时变成人间地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克服艰难困苦,浴血奋战,成为坚决抗日的中流砥柱。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使东北变为它扩大侵华战争的巩固的后方基地,对东北抗  相似文献   

16.
本组史料选自馆藏《日本侵华专题档》,它记载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军以日本对洮昂路拥有债权关系,应由日本派兵保护修理江桥为借口,向我齐齐哈尔进犯;以及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率部奋起抵抗,英勇作战,直至十一月十九日终因兵单援绝,被迫从齐齐哈尔撤退至海伦的经过情形。对研究日本侵华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均有参考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日本对中国文化财产的破坏和掠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到无条件投降的15年侵华战争中,诸如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的活体试验等闻名于世的罪恶活动,国内外学者已有大量论著予以揭露和批判。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文化财产的破坏的掠夺,也是极为惨重和惊人的,影响亦十分深远。然而,学术界对其揭露和批判的论文鲜有所见,屈指可数。因此,笔者就以图书馆、图书为例,并仅以上海为重点,对日本在侵华期间破坏和掠夺中国文化财产的罪行加以揭露和清算。图书馆、博物馆和珍贵文物都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象征和体现。因此,它们必然成为日本侵略者在战争中进…  相似文献   

18.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后,在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华中、华南的占领区内,执行“以战养战”政策,建立起相当完整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把侵华战费转嫁在中国人民头上。本文仅就日本在华北建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作一简要剖析,从一个侧面论述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进行搜括掠夺的罪行。  相似文献   

19.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止,在8年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挥舞着罪恶的战刀,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对中国的物质财富进行了极其疯狂的掠夺与破坏,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摧残与毁灭。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迅速侵占了我国东北,随即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我国东南沿海最富庶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在上海,它故伎重演,挑起新的战争,史称"一二八"事变.期间,日本对上海的烧杀抢掠使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受到严重震撼,人民遭受了沉重的战争创伤."一二八"侵沪战争结束后,日本并未善罢甘休,继续发出了战争的叫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从此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而后将侵略的枪口直逼上海,不断地频繁挑衅,制造事端,淞沪之战由此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