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保留至今的回鹘文文献多为佛教译本残卷。它对于我们研究回鹘语文及回鹘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里校勘与研究的回鹘文文献《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就是译自汉文的佛教译本残卷。回鹘文《妙法莲华经》保留至今者,均为该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俄藏Дх00684号残卷为考察对象,对前期取得的定名成果略予补正。此文书AB两部分皆为9—11世纪写本,为大慈恩寺沙门窥基(632—682年)所撰《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邰惠莉 《家教指南》2007,(2):99-103
本文就《俄藏敦煌文献》第17册中的部分佛经残片进行定名与缀合.  相似文献   

4.
党燕妮 《家教指南》2007,(2):104-109
敦煌本《阎罗王授记经》(《佛说十王经》)显示了中古时期敦煌乃至中国十王信仰的盛行,是研究中古时期民众信仰及佛教本土化、民间化表现的重要资料.本文对《俄藏敦煌文献》中的10件《佛说阎罗王授记令四众逆修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残卷进行了释录缀合,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敦煌研究院藏有一批敦煌文献,部分可以缀合.前贤对已刊馆藏敦煌文献做了缀合,本文则对院藏未刊的汉文文献进行缀合,将39件残卷和残片缀合为13组,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也有助于了解敦煌文献的聚散情况.  相似文献   

6.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百多种疑伪经,绝大多数都不载于清以前的藏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其中不少都是残卷(片),给整理研究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内容接续、残字拼合、行款相同、字迹书风相近等角度的比较分析,将《无量大慈教经》《要行舍身经》《赞僧功德经》《佛母经》等4种疑伪经中的26号残卷(片)缀合为12组(4+4+2+2)。通过缀合,这些原本分裂的残卷得以团聚一处;而借助于缀接后的写本显示的较为完整的信息,我们又可对其形制、内容与性质作出更客观、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敦煌文物研究所藏图解本西夏文《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以下简称观音经),是1959年在莫高窟发现的珍贵西夏刊本佛经。(见图版十五)据我们所知,这还是第一次发现。今蒙敦煌文物研究所提供全部照相资料,试作初步的翻译和考释。(一) 《妙法莲华经》是大乘佛经中的一部重要经典。汉文译本有三种:一是西晋竺法护所译,名《正法华经》;二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名《妙法莲华经》;三是隋代闍那笈多所译,名《添品妙法莲华经》。据唐朝道宣所作之《妙法莲华经弘传序》说:“三经重沓,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弘秦本。”关于西夏翻译《妙法莲华经》的问题,有一篇存世的西夏文《妙法莲华经序》可资研讨,此《序》罗福苌曾译介于《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四卷三号(西夏文专号)上。但罗氏译文完成于五十多年前西夏文研究的初期,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永登县博物馆珍藏8件古写经,原定名为“敦煌经卷”原卷概况如下: <1>《妙法莲花经》卷第二(图19) 首题: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第四尾题:妙法莲花经卷第二起于:“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  相似文献   

9.
《俄藏敦煌文献》第 1 1至第 1 7册中所收文书均无定名。本文研究了其中 1 6件占卜文书的缀合与定名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俄藏Дx00684号残卷为考察对象,对前期取得的定名成果略予补正.此文书AB两部分皆为9-11世纪写本,为大慈恩寺沙门窥基(632-682年)所撰<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收录的No.107《妙法莲华经卷六后记》是一份初唐时期的写本文献,其中有关于《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成立问题的重要记录.经过考证,该文献内容存在几处重要错误:记载的鸠摩罗什译经时间有误,记载的鸠摩罗什译经地点有误,将《观世音忏悔咒》与《提婆这多品》的情况混淆.因此,这份唐代写本文献并不能作为考证《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成立问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刊发了王杏林《跋敦煌本〈黄帝明堂经〉》一文,王氏通过仔细查找,新发现俄藏两个残卷Дх.06634、Дх.11538(b)亦属于《黄帝明堂经》的内容,且与前人发现的三个残卷进行了缀合,与黄龙祥先生辑复本《黄帝明堂经》进行比对,探讨了该残卷对当今辑复工作的意义。王氏的研究偏重于拼缀研究和价值探讨,今拟在王氏的基础上,对《黄帝明堂经》残卷全文进行逐行校释,并就王氏文中涉及未深的地方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疑伪经不仅是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材料,亦是考察早期佛道交涉的重要文献资料。敦煌本《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据目前所见资料,敦煌藏经洞出土31件。该经是南朝时僧法尼"宿习"所诵出之疑伪经。其内容涉及佛教对自身信仰的整合及佛教应对诘难所作出的调适等。《万历续道藏》所收《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卷8《天地物像品》与该经在结构和行文上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在描述天界时,又存在"三十三天"与"三十二天"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英藏《大般涅槃经》22号残卷为中心,通过内容、裂痕、行款、书风、字形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把它们与同馆藏和国图藏、法藏、俄藏残卷缀合为19组。由此证明不少敦煌写卷入藏或保存在藏经洞时很可能原本就是撕裂的,而非整卷完整的。这一研究对"重现敦煌遗书在藏经洞启封之初的原始保存状态",并进而破解藏经洞文献入藏的真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良  李洪才 《家教指南》2011,(4):94-100,132
辽宁省博物馆藏《恪法师第一抄》为珍贵的敦煌文献,以草书抄写。关于此卷子的内容性质,目前尚无细致研究。本文对题名作了阐释,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该卷子的内容是对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的"决择",即对玄赞的进一步疏解。  相似文献   

16.
载于《敦煌变文集》中的《太子成道经一卷》、《太子成道变文》四篇、《八相变》、《妙法莲华经讲经文》(P.2133),均由王庆菽先生主校,另一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P.2305)由王重民先生主校。《变文集》出版后,续有徐震堮,蒋礼鸿、项楚、郭在贻、袁宾诸先生对上述篇目于以补校。偶有未竟,笔者亦为之拾遗若干。下引《敦煌变文集》原文仅标明页码,凡无异议之原校径引改后文字,引诸家校勘省称“某校”,出处见文末。  相似文献   

17.
北图题名为《法华经解》的北6204(制49)号敦煌写卷,实际上应该是《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的押座文。且此篇是从S.2440《维摩经押座文》和《三身押座文》合辑而来,北6204号写卷的创作者(抄写者)的身份极有可能是学徒。  相似文献   

18.
西夏文字和书籍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哈喇浩特文献发现之前的西夏文字研究。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西夏学的准备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成绩,乌韦烈、沙畹、德维利亚、巴赛尔、毛里斯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只限于对最初发现的一批西夏文古物—居庸关六体刻石、凉州出土的窖藏钱币,凉州出土的感应塔碑、《妙法莲华经》的研究;只限于已发现的确定为西夏文的文字研究。而这些研究,亦仅限于试图初步识读和解释。M·毛里斯得到了第一部西夏文书籍残卷《妙法莲华经》,使他能  相似文献   

19.
2019年伍伦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拍出的伍伦7号周绍良旧藏《金刚经》残卷可与北大敦20号缀合.二者缀合后复原为一件较为完整的婆罗谜字母写就的草体于阗文夹行音注《金刚经》孤本.这一缀合提升了两个残卷作为文物和文献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丁媛  于业礼 《家教指南》2022,(5):143-151
敦煌文献中,存有《素问》《灵枢》《难经》《金匮玉函经》《脉经》等医经类文献残卷多种,是这些医经在中古时期流传的证据。而相关的传世医经类文献,大多经过宋人校改,早已非其原貌。将敦煌医经类文献与传世文献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除在文字词句上,敦煌医经类文献对传世文献有重要的校勘意义外,也是梳理医经类文献文本流传与演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