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西早期石窟中,武威天梯山之外的石窟年代都有分歧。经过辨证,酒泉文殊山石窟前山千佛洞、张掖马蹄寺石窟千佛洞第1窟和第4窟、金塔寺石窟东西窟的年代,与武威天梯山石窟第1、4窟相近,上限都可到十六国晚期,下限难以进入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年代难以上升到十六国晚期,而应开凿于北魏早期。  相似文献   

2.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今大同)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它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云冈石窟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  相似文献   

3.
赵蓉 《家教指南》2022,(2):67-80
北凉三窟特指莫高窟第268、272、275窟,三个石窟毗邻相依,被学界普遍认为开凿于十六国的北凉时期。北凉三窟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统一规划还是渐次开凿,一直未有相关的具体研究。本文尝试利用石窟考古报告数据,分析北凉三窟的空间占位和空间改造现象。同时,将三个石窟中存在的重修重绘纳入考古层位学研究视野,动态把握由这些现象反映出的石窟本体受到干预的时间递进关系,进而对北凉三窟的开凿次第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北凉三窟目前的面貌是渐次开凿的结果,第268窟前半部最先开凿,其次开凿第275窟及第268窟后半部,再次是第272窟,最后对第268窟进行了扩建,三个窟相继进行开凿、扩建,并很有可能于西凉至北凉统治敦煌时期渐次完成。  相似文献   

4.
八木春生  丁淑君 《家教指南》2007,(2):14-26,插1-插8
龙门石窟520-530年期间的石窟与宾阳中洞和巩县石窟第1-4窟之间有许多共通点,但从没有中心塔柱和造像配置规则的差异来看,巩县第1-4窟显然不是作为惟一的规范来营建的.龙门石窟这段时期的石窟显然是受了云冈石窟第二期以及第三期石窟的影响.龙门520-530年期间的各石窟中,魏字洞、普泰洞、皇甫公窟之间关系比较接近.慈香洞虽然与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但在如来像的袈裟穿着上仍有所不同,石窟规模也比较小.由此可知虽然制作它的工匠们受到了宾阳中洞的影响,但与制作魏字洞、普泰洞、皇甫公窟的工匠不属同一系统.  相似文献   

5.
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为一座人造石窟,俗称“百眼窑”。现存石窟六十余眼,其中十余窟中有与佛教相关的残存壁画。回鹘蒙文榜题主要集中在第19窟内。根据榜题的字体、语言特点与壁画风格、内容,榜题很可能是中世纪,亦即元末明初的作品。1989年10月,我们对该窟进行了考察,现将第19窟现存的回鹘蒙文榜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炳灵寺第169窟是我国石窟中最早的佛教洞窟之一,自1963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攀登到该窟并在该窟发现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墨书题记后,第169窟一直成为石窟研究关注的焦点。最近,利用工程脚手架攀登到窟的上部,又发现了一些新的西秦时期的佛教题材,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薄型窟顶的失稳原因并结合文物保护的加固原则,归纳出传统加固石窟窟顶技术的缺点,提出用钢梁吊顶结构加固窟顶的新方法,并具体介绍了该方法的加固措施和原理.结合新疆库车克孜尔尕哈石窟平共处第41窟现存情况,对加固前后的石窟窟顶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加固后的窟顶危岩体安全稳定,并且该加固方法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历史信息,对文物干预最小.由此得出钢梁吊顶技术加固薄型窟顶石窟,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第275窟可以置于莫高窟自身、吐鲁番——河西早期石窟两个序列中进行比附.比附状况显示,第275窟与吐鲁番——河西十六国晚期石窟面貌差异大,与莫高窟北魏洞窟联系紧密,第275窟年代为北魏早期较为合理.这一年代推断与北魏攻占河西后敦煌独盛、余地皆衰的历史背景吻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永久地保存敦煌石窟,并留存科学的档案资料,就要编著科学、完整、全面的石窟考古报告。敦煌研究院编《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就是在前人对莫高窟调查、记录、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以来敦煌石窟考古的结晶和划时代之作。本书以敦煌石窟中的"早期三窟"即第268、272、275窟为主,涵盖了第266-275窟等的11个编号。它是敦煌石窟发现后的第一次全面记录,既保存了石窟档案,反映了敦煌石窟研究的最新水平,也为国内其他石窟保护研究单位编写考古报告提供了范本。《考古报告》堪称中国石窟寺考古报告的一个里程碑,相信它将对中国石窟寺考古报告的编写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敦煌石窟论稿》,贺世哲著,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系列之一。本书收集了作者历年来从事敦煌石窟研究的主要文章共计20篇。主要包括有敦煌莫高窟石窟与禅观,敦煌莫高窟隋代石窟与双弘定慧,对莫高窟第285窟系列研究,对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涅槃经变研究,对莫高窟第254窟难陀出家图、第290窟佛传画、第420窟窟顶部分壁画等的研究,也有关于十六国北朝石窟千佛图像、三世佛与三佛造像、十方佛造像,以及莫高窟释迦、弥勒、阿弥陀的三佛造像等研究,另包括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等论文。书后附有“贺世哲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