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新拔俗、神奇瑰丽的李贺诗,在历史上的近千把年的文学领域里,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曾被抑为鬼才,难道不是可怪的吗?“鬼”之一词,在人们的心目中,无疑是没有什么好印象的!如“妖魔鬼怪”,是说一切害人的东西; “鬼头鬼脑”,是说作风不正派;“心怀鬼胎”,是说暗藏不可告人的心事, “鬼蜮伎俩”,是说用心险恶,惯从暗里伤人。如此等等,只要沾着“鬼”字,大都有贬义而少褒义,真象常言说的: “一涉鬼趣,便无可观。”为什么历来论说李贺的诗才,偏要着上一个“鬼”字呢?这不是跟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给李贺诗推介之意大相迳庭了吗?  相似文献   

2.
在李贺诗集中,最耀眼的莫过于神鬼诗,诗人也因此赢得"诗鬼"的称号。前人曾从不同角度对这部分诗歌作种种分析,成绩卓然,但对其神鬼诗所蕴涵的哲理思考则缺少观照。从爱情、历史、时间等三个方面探讨李贺神鬼诗的哲理意蕴,将对李贺诗歌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确实,李贺诗歌意象精采纷呈,具有其鲜明特点,杜牧《李长吉歌诗叙》对此曾作过十分精当而形象的描述,可谓至论。但另一方面,李贺诗歌一直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千古不解之迷,读者、注者往往见仁见仁,智者见智,令人莫衷一是。笔者试图转换一下考察研究李贺诗的角度,从分析李贺诗歌的意象切入,  相似文献   

4.
李贺是中唐时期一位很有思想的优秀诗人。把他的诗说成贞元、元和时代的“诗史”或认为他是“理不胜辞”的唯美主义诗人均是不公允的。对李贺诗中所反映的令人难以捉摸的思想情绪,必须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和生活环境去理解。  相似文献   

5.
通过幻想世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波澜起伏,是李白诗与李贺诗浪漫风格的共性。而李白诗感情热烈奔放,李贺诗感情多愁苦惨淡;李白诗意象明朗和谐,李贺诗意象虚荒诞幻;李白诗率性自然,李贺诗苦心经营;李白诗直抒胸臆,李贺诗掩抑婉曲等,则是李白与李贺浪漫风格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读过《天方夜谭》的同学知道,“夜谭”就是夜间说话、讲故事的意思,其实就是“夜谈”。那么,大家要奇怪了,为什么不直接写夜“谈”而要找个看似没多大关系的“谭”来呢?这得说到我国古代的一种习惯——“避讳”。古代,人们在说话和写文章时,遇到皇帝或尊长(如祖父)的名字以及与他们有联系的字时,都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甚至于同音的字说话时也要避免念出来,必须用别的字来代替,这就叫“避讳”。有“诗鬼”之称的李贺,就因为他的父亲名字是李晋,“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了避讳,满腹才华的李贺只能放弃科举考试,终不得志。唐太宗李世民登基…  相似文献   

7.
李贺的诗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被人称之为“长吉体”。对其发展轮廓和轨迹作一勾勒,探讨其形成缘由。它的发展,首先是由李贺诗之特质所决定,而这一特质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抒情范式。从这个意义上审视,“长吉诗派”在后世之发展与延续,是李贺人生悲剧在后世重演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清人方扶南有“摹写声音至文”、“李足以泣鬼”的评论。确为至论。李贺以其浪漫才情和瑰丽想象,营造了一个幽奇神秘的意境。对于无形抽象、稍纵即逝的音乐,李贺以实写虚。重在效果的渲染.亦真亦幻,突出了箜篌声鬼泣神惊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同学少年》2013,(6):52-52
长吉,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字,李贺的诗在构思、意象、遣词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宋代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用“李长吉体”形容李贺所开创的这种冷艳伤感的诗风,后简称“长吉体”。  相似文献   

10.
元和诗苑中,“诗鬼”李贺是一个天才早殁的悲剧诗人。他的诗如空谷幽兰,独具奇诡冷艳的幽姿雅韵,而这正是他惨痛人生心绪的一种特殊悸动。可以说,内心失落的苦闷与灵魂压抑的矛盾,铸就了他悲剧心态的基本情感特征。本文仅以此为视点,通过对李贺复杂的主观心理素质的整体透视,来寻绎其悲剧人生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中唐诗坛群星璀璨 ,李贺以其呕心沥血创作的不朽诗歌而一枝独秀。他的诗想象丰富 ,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 ,塑造的个性非常鲜明 ,刻画的意境虚幻荒诞 ,人称“昌谷体”。自南宋迄今 ,注释和评点李贺诗集的成果很多。南宋吴正子的《李长吉诗笺注》是最早的注释本 ,宋末元初刘辰翁率先评点了李贺诗。明清时 ,李贺诗集的评点、笺注更是进入了繁荣期 ,其中以清代王琦的《李长吉歌诗汇解》最有代表性。解放后 ,叶葱奇疏注的《李贺诗集》最为引人注目。历代李贺诗注本虽多 ,但多为旧注 ,即便叶葱奇所著也十之六七为旧注 ,新注仅…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诗要用形象思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确实,李贺诗歌意象精采纷里,具有其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3.
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对李贺进行深入地研究,他认为“长吉与六代作家中,风格最近明远,不特诗中说鬼也”。李贺鲍照诗风相似,相似不是相同,至于不同体现在哪里,钱先生只是点到即止,并没有作太多的评论。解读这一问题,对深入探究诗坛风尚的变迁以及进一步揭示李贺歌诗的特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贺诗独树一帜,诗史上有“诗鬼”之称。其异于唐诗格律的“歌行”,结构自由,立意违俗,诗境诡奇,语言编组离奇,充分展示了这位孤寂诗人的“鬼气”(才气)。  相似文献   

15.
说到唐诗,不要说中学生,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咿咿呀呀摇头晃脑地吟它几首,什么“床前明月光……”、什么“白日依山尽……”,可是如果再让他背诵几句宋词,他们就黯然了。为什么那么多的家长和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诗,却有意无意地回避词呢?或许是觉得词过于香艳?过于消沉?过于隐讳?其实读一些优秀的词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诗从它产生的那天起,就肩负着神圣的使 命,“诗言志”,诗可以惊天地,泣鬼 神。“温柔 敦厚,诗教 也。”就 是说,通过诗的教育,养成人的温柔敦厚的品格。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用孔子的话说就是…  相似文献   

16.
<正>李贺文学家,灵异写手唐代比惨大会冠军风格与众不同,唐代诗坛画风清奇的泥石流心存猛虎,奋起反抗,绝不做命运的奴隶寿命太短,遗憾太多与众不同的诗鬼古代的文人,大多喜欢喝酒,而且喜欢找人喝酒,所以劝酒诗应运而生。李贺曾经写过一首劝酒诗,叫《将进酒》。先别急着说他蹭前辈李白的热度,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写了些啥: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乍一看前面几句,李贺也不过是比较喜欢用一些华丽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11,(13):115-115
一、因诗人的性格或创作风格而起 李白诗飘逸,人称“诗仙”;杜甫诗以典雅著称,被誉为“诗圣”;李贺诗奇崛冷怪,人称“诗鬼”;白居易吟诗成癖,如同着魔,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人称“诗囚”;刘禹锡性情豪迈,意志坚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骆宾王喜爱以数字入诗,人称“算博士”。  相似文献   

18.
李贺诗中提到且与之有交往的“沈驸马”是沈翚;“唐儿”是杜胜。唐代张固《幽闲鼓吹》中提到的、李贺卒后竭力为之搜集诗歌的李藩是李潘,且实有其人其事。  相似文献   

19.
呕心沥血     
李贺自幼便才华横溢,极具天赋,十多岁便名扬文坛。他的诗奇特瑰丽,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叫天下白”这些著名的诗句都是出自唐朝诗人李贺之笔。李贺本是李唐王朝的远支族亲,但家世早在他出生以前就开始没落了。他一直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他始终  相似文献   

20.
李贺诗风独标,特以鬼仙诗称著。其鬼诗,虽言凄厉,却有一种皈依感充盈其间,而其仙道诗,表面瑰颖,内里却沉潜着虚无与幻灭。本文拟通过品读李贺鬼诗和仙道诗的不同意蕴,探解李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