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言: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核心力量,国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国家的综合实力越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在一代代的传承下进行发展延续,其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习俗、历史传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能够展现出中国的特征,是我国在国际发展的重要标志。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民、社会、国家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灵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担负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因此,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孝文化典籍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理雅各英译本《孝经》作为中华孝文化典籍英译中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译本。文章拟从生态翻译学中的不同视角来深入剖析理雅各《孝经》,这在孝文化典籍《孝经》英译研究中至今尚属首次,希望能为《孝经》以及孝文化典籍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张小波 《文教资料》2013,(33):55-57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传统美德失范的现象,孝道观念在部分大学生中缺失,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我国跨入老龄化社会之际,在高校学生的德育中引入传统孝文化,对提高学生修养,继承优良民族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代表了区域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也具有极其深厚的影响,赋予了民族舞蹈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与灵魂。本文将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对于民族舞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它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点,而且已经内化成了一种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研究传统孝文化仍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传统孝文化的批判继承,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进一步发掘、整理、分析的过程。本文概述了传统孝文化的演变过程并简单分析了传统孝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相坛 《中国教师》2020,(3):106-1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多年的积淀传承下来的,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结晶。现在,年青一代的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和情感认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以初中语文教材为基础,在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带领学生深层次的体会,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并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经过我国古代长期的社会实践,其内涵不断得到发展,深刻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论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小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学,这对于传播民族精神、弘扬名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孝观念和孝行为同存于其他民族之中。然而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其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孝观念和孝行为存着不同的表现和要求。研究和考察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原则,注重它的历史演进过程,探索其发展规律,同时在与其他民族孝文化的比较中,更要凸显中华...  相似文献   

10.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孝观念和孝行为同存于其他民族之中。然而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其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孝观念和孝行为存着不同的表现和要求。研究和考察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必须坚持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原则,注重它的历史演进过程,探索其发展规律,同时在与其他民族孝文化的比较中,更要凸显中华孝道文化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优秀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给中华民族以精神给养,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发成长。本文将分析传统优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基于二者结合的现状分析不足与原因,并且提出传统优秀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儒家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经过几千年的推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已成为构建中华伦理道德的精髓。"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之首"等传世名句成为了文明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并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本刊特邀河南儒学文化促进会的几位学者就孝道问题作一阐述,以利孝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和谐社会理念的再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肯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又承认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中的惰性心理因素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束缚和阻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中,都存在哪些惰性心理因素呢?  相似文献   

14.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其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和谐的文化特征。水族传统文化重视个人自身和谐、社会内部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继承、发扬水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传递给下去,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对于未来社会公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我们苏教版的教科书及选修教材中就可以看出对于高中生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6.
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高等教育的宗旨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既是传道解惑之地,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园地。加强对高等教育中孝道教育的探索,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素质修养,也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新时期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孝道教育,坚持"孝识、孝性、孝行"三个维度,积极探索"知行合一"的孝道教育新模式,有利于高校在传承弘扬孝文化中,凝聚善气、践行善德,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有力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教育部在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  相似文献   

18.
一、"孝文化"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在众多的传统典籍中,<弟子规>是一篇浓缩了传统文化精华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编排应当注重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使孝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生命力。马来西亚小学华文教科书的孝文化内容覆盖面广,聚焦家庭伦理,融入了时代特色。在呈现上,以多元文学体裁为载体,配以符合儿童心理的插图,并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孝行实践。其充分考虑了儿童特性,注重培育孝情与指导孝行相结合,融入“互联网+”题材的优势,是能够传承和发扬孝文化记忆实践性与时代性的教科书。马来西亚小学华文教科书在增加孝文化仪式体验设计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对孝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上亦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