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峰 《收藏》2012,(10):45-47
中国山水画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历史。但是不论山水画怎样发展改变,其核心在于在时代语境下如何提高和完善笔墨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山水画的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精神,并因此在发展与创新中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就此而言,"变革和创新"是山水画发展的精要所在,并在变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山水画对于笔墨的要求。因为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笔墨当随时代",在这里,石涛强调的是笔墨,强调的更是要用笔墨表达时代意趣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8,(12)
常听人说:"中国书画的本质是笔墨"。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准确,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中国书画基本功的本质是笔墨。"因为前一种提法只突出了笔墨在中国书画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语言在中国书画中的重要性。所以要强调笔墨的重要性,就应表达为后一种说法。既然笔墨在中国书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鉴赏书画就应从鉴赏书画中的笔墨开始,也就是说笔墨好的书画才具备好书画起码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收藏》2006,(4):178-179
画叙 我迷恋笔墨,心仪色彩,皆因合天性使然,笔墨养心,色彩悦性,两者各有所长,其短互不相让,难以两全。观古今中外,能两全者几天先例。  相似文献   

4.
一、奥运系列图书《中国奥运冠军录》(大型画册)优惠价:420元大型奥运史料性画册由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编辑,画册以精炼的笔墨和精美的画面,涵盖了中国奥运代表团20年的奥运夺金史,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7,(12)
正一笔墨结构是以墨点、墨线、墨块为基本架构,通过笔法、墨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相互转换的、形态各异的复杂多变的笔墨视觉图像,其"与道同机",从点生发,由线延伸,随墨扩张,在"外师造化"之中悟得胸中"意象"并展开笔与墨关系的整合,从而进入一个内涵天地运行理念的架构世界笔墨结构。笔墨结构总体上是由墨点状结构、墨线状结构、墨块状结构三大部分组合而成。其内部结构与外部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整合关系,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笔墨结构的组建运行中,三位一体,相互作用,相互浸染,无限生发,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2,(5)
杨佴旻的画由于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因而能激发出我们在审美及文化心理上的反应。我们今天所生活的物质空间、人文生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然会耍求产生相应的意识形态和艺术样式。中国艺术、中国画应该产生自己的当代性艺术,而不是躲在传统笔墨中为自己的不思进取找托辞。  相似文献   

7.
农夫 《收藏界》2014,(10):152-152
“笔墨”是国画的精粹,它不仅是视赏形式和技术规范,还承载着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黄宾虹先生也说,“国画艺术之粗精,高下之分,就在笔墨变化之中,既是笔笔分明,又能浑成一气。”因此,干百年来多少国画大师都在“笔墨功夫”上苦心揣摩,都梦寐以求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可以说,一部国画史,其实就是一部“笔墨史”。远的不说,就是近现代也有“五笔七墨法”、“泼墨法”、“积墨法”、“渲染法”等等,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2,(4)
在中国美术五千年的历史中,祖先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厚而宝贵的艺术遗产。但事物总要发展,只有创造出笔墨新体系,才能打破笔墨旧体系,中国画才能走向世界。人们常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如果中国人一味地沉浸在五千年历史的洋洋自得中,只顾对祖宗留下的辉煌顶礼膜拜,不放眼世界的话.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4,(3):182-182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卉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猫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8,(6)
入选理由:传承中国画笔墨精神,寓写实于写意,作品彰显出其丰厚的学养与深度的思维并表现出强烈的现场感。胡正伟是当代极少数能以笔墨穿透历史,让历史发酵复活的画家之一,其作品中浓郁逼真的大西部地域氛围、顽强的生命意识和苍茫厚重的历史纵深感,构成了当代人物画坛一片壮美的、被仰视的西部高地。  相似文献   

11.
《收藏界》2013,(12):132-133
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人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人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常画的奔马、雄狮、  相似文献   

12.
刘龙庭 《收藏》2014,(12):F0003-F0003
说笔墨当随时代还是当随古代,我认为笔墨既要当随时代也得随古代。进了展厅以后我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谢天赐外表很文静,但是他笔底下的东西很磅礴。我想起苏东坡形容吴道子的画:当其下笔风云快,笔墨未到气已吞。谢天赐的画已经有了鲜明的个性和风貌。我想到建国以后先是学苏联,说中国画不科学,五四前后的中国画大家就是用自己的实践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3,(12):186-186
杨仁凯(故宫博物院专家、鉴赏大师、人民艺术家):“石朴师古人、师造化,中参清四僧、元四家,涉猎北宋诸家,于笔墨中悟大道。达到了出蓝妙境界,最终形成了极强的个人面貌。其修持水平。绝不亚于石壶、秋园。”  相似文献   

14.
西沐 《收藏》2007,(7):41-42
笔墨与造型问题,一度是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重大课题。而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又不单单是技巧问题。一方面,这涉及到对造型能力的培养与相关技巧方面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笔墨的认识及其表现能力的再挖掘。在更多的时候,学院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观念及造型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对传统、对笔墨的认识往往是一个缺项。  相似文献   

15.
刘家序  丁华 《收藏界》2012,(1):128-128
由新华社书画院、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韩庆生《笔墨世界》书画展”于11月20—24日在北京荣宝斋开幕。同时,由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大型书画集《韩庆生笔墨世界》举行首发式。  相似文献   

16.
何如珍 《收藏》2007,(4):36-39
“笔墨清华”“无声之诗”是当代艺术史家王伯敏和篆刻名家钱君匋两位先生为《胡润芝国画集》的题句。“笔墨清华”从绘画语言方面概括了胡润芝中国画笔墨的特点——“清华无铅”,“无声之诗”则从中国画意境方面透射了胡先生绘画的神髓——“诗人无声之境,乃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17.
年初,人民美术出版社邹家敏主任晚间来访,并送来一本册页和手卷,问我是否知道这位已故的山水画家。我们随即展卷欣赏,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尽管这不是原作,而是精美的印刷品,但其画作中那种生动洒脱的笔墨,林峦深秀的画境,散发出一股清新而素雅、苍浑而华滋的韵味。我被这涤荡尘俗的画境深深地打动了。这看似元、明时代笔墨,又有“四  相似文献   

18.
卢东作品     
《收藏》2020,(6)
正每每画中充满士气,不入时趋,不落跬径,尽人雅格,是古人品节、学问、胸襟、境遇的体现。气韵生动中,无不融入一个人的艺术精神。淡然天真,脱尽世间凡俗。常于静观中,得宇宙宏深之万物,别开生面。恽南田云:"古人用意在无笔墨处,今人用意在有笔墨处。"一个有,一个无,实则反映用心不同,是利与义的驱使,上品与下品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世界》2014,(6):F0002-F0002
麻天阔是中国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既具有深厚传统功力又兼有前卫意识和开拓性艺术家。 他潜心几十年的笔墨操练,书文双修,随墨放旷,作品遵循“守常知变,返本开新”的创作原则,从古帖继承法度,汲取笔墨元素,创作出自己的书法艺术语言,使作品呈现多元状态。他把中国传统笔墨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上承魏晋隋唐至宋元明清,下融入当代社会之变革,探微寻源,又使作品蕴育古风并彰显强烈的视觉冲击,具有新古典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7,(12)
正丁酉孟冬少时学画,由花鸟画入手,一直在学习什么花怎么画,什么鸟怎么画,时间久了渐生厌恶之心,总觉得过于程式化的方式了无生趣,非绘画正途。渐渐年长,于学习中逐渐懂得了造型规律、笔墨审美、意象方式……回头再细细品味古人花鸟经典,无处不赞叹,可提起笔,该如何去表达。经典有如高峰,可观而不可攀附,水墨走到今天也绝非笔墨游戏,在敬畏经典的同时,也在迷惘地寻找花鸟画于当下的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