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语言符号除了任意性之外,还具有理据性。汉语在理据性上主要表现为汉字的可释性,词汇产生发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理据性,能指和所指的关系首先是任意的,没有必然性,但语言又同时具有理据性。汉语作为世界语言的一种,在音义关系上具有任意性的同时,又具有理据性,其理据性主要表现在汉字的可释性,词汇产生发展的理据性以及词义的理据性上。语言的任意性与理据性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3.
英汉词汇的理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系统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语言理据是辨识或诠释语言符号意义的依据,它反映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各种联系。本文从语音、形态、语义几个层面分析英汉语言中的理据性,认为英汉词汇的音、形、义虽然有着“任意性”的一面,但同时更存在着语音、形态和语义的理据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没有逻辑联系是语言最重要的识别特征之一。然而,语言的任意性不是绝对的。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存在关联。语言的约定俗成和任意性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无限可能性。而理据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媒介的必备条件,理据性可以帮助学习者探寻语言发展的重要规律。尤其是构词理据的探究可令枯燥的词汇记忆变成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5.
英汉词汇系统理据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单纯词汇、合成词汇和外来语。英汉语的单纯词汇存在语音理据和文字理据两种不同的理据类型,理据性程度差异很大;合成词汇在理据性方面颇多相似之处;而在外来语方面,英语借词和汉语写音外来语的情况又有很大不同。本文依据英汉语单纯词汇、合成词汇和外来语的理据性及其在各自词汇系统中的比例和重要性,认为英语词汇系统整体的理据性比较低,而汉语词汇系统整体的理据性很高。词汇系统理据性类型和程度的不同情况,会对语言自身和语言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关系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文教资料》2007,(21):94-95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演化在两个极端(任意性与理据性)之间往返,不同类型的语言中可论证的符号与不可论证的符号比例可以不同,由此形成词汇型语言和语法型语言。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7.
自二十世纪以来,语言是任意性的观点始终占据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在词汇层面并非任意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理据性.词的表达形式与词义之间有时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词的理据性.词的理据性可分为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文字理据.英汉两民族有着相同的和不同的认知概念结构,也反映出他们在语言上相同和不同的相似方式.通过对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对比和研究,找出英汉词汇理据性的异与同,有助于词汇教学和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徐玉洁 《考试周刊》2009,(34):41-42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发表问世百年间,围绕着“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一话题,语言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一直存在争论。本文试图证明,对于现代的任意语言符号而言,任意性与理据性是共存的,它们互相独立、互为表里。其中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而理据性则是人类活动在不同层面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性是语言学界和哲学界的热点议题,至今仍未达成一致。本文试图从翻译的解码、编码过程中词汇理据消隐与重现侧面来浅探符号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0.
多义现象体现了人类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它通过赋予同一语言形式多种含义来减少词的数量,从而减轻人们记忆词汇的负担。那么,多义性具有任意性还是理据性?它与索绪尔的符号理论是否存在冲突?本文将从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从认知的角度从词汇层面来探讨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1.
理据性是单纯符号与合成符号的第一共同属性。但是,两类符号的理据存在差异:合成符号的理据远远比单纯符号的理据复杂。因此,有必要区分对待和探寻两类不同符号的理据。文章主张以探寻“象似造词”等方法获得单纯符号理据。而合成符号理据经常是多层次的,需要分解综合考证。此外,相对于单纯符号而言.合成符号的理据研究对加深母语的解释性和提高二语语块习得效率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以来,语言学界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讨论十分活跃,新的论著也越来越多,其研究涉及到语言符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关系、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本文试对此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回顾总结,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理据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导入的契合点无疑就是文化理据。对文化理据的深入认识,尤其是对跨语言的文化理据差异性的充分操控,可以帮助大学英语学生有效掌握具体的对象性英语知识,初步构建工具性英语知识系统,从而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功实施跨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4.
语言符号任意性作为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支柱,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然而随着语言研究由内部语言学向外部语言学的转移,学界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问题也提出了不同的争议,总括学界在这一问题上的否定和肯定性观点,笔者论证了两个问题:1.语言符号两要素音响形象与概念联系的任意性、不可论证性;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因后来的“约定俗成”及其可论证性而丧失,它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5.
自1980年《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出版以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假说一直备受国内语言学家的关注。对于该假说,众学者主要在两点上存在分歧,即:语言符号是具有任意性还是理据性;任意性是否是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而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假说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是引起争论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语言理据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据性和任意性都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一起构成"和而不同"的对立统一关系;理据论是理据性的理论升华,是人们借用心理学中的"动因"概念并从认知、功能、文化等角度来解释语言符号发生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语言表述是捕捉理据的唯一方式,离开语言表述,理据研究将成为空谈;理据(理据义)是每一个具体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结合在一起的动因,而理据性是对这种结合关系在性质上的描写与判断,二者形成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动机是影响二语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对于语言学习的结果具有较强的预测性。本研究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语言型大学二外日语学习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考察语言型大学二外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与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考试竞争型、兴趣型及成就型动机与成绩呈明显的正相关,而盲目从众型动机对成绩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公示语英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从该理论的指导来看,城市公示语英译中存在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和文化层面的误译等。对此,翻译者应采取积极认真的态度,提高城市公示语英译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重要的客观属性。从现代语言学发展到当代语言学的过程中,这一对客观属性被语言学家进行了理论升华,形成两种彼此关联的理论一任意论和理据论。因此从“客观属性”与“主观理论”二分的全新角度看,贯穿现当代语言研究始终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实质上是任意论与理据论之争,而正确地处理任意论与理据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建设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语言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认知语言学兴起后,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最基本的性质,对任意性的批评越来越多。事实上,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皮尔斯的象似性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对符号的定义不同,侧重不同的语言层次,因此,二者不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