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结合当前安徽省内50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现实需要,介绍了基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开发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和特点.本系统软件能实现线路缺陷的网络闭环管理,并将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融入其中,使输电线路巡检管理实时直观,达到线路巡检工作标准化、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无纸化管理要求,本系统在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的成功运用必将大大提高电网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其中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智能变电站监测系统的建设中,在线智能监测系统把各种监测设备联系到一起,对电网的安全建设与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变电站的前端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监控中心系统等三部分的介绍,阐明了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方式是先信号采集与处理再信号传输到最后的监测与控制。然后分析了其系统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建设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发展的需要.电网调度作为电网运行管理的中枢部门,承担着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可靠性的社会责任.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符合电力企业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本文就电网调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十堰山区输电线路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对输电线路检修、巡视方式的探索,并将这种检修、巡视方式在电网内其他输电线路进行推广,提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本文仅以十堰公司输电中心所辖的220kV十悬线进行实例列举。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关键元素,输电线路巡检管理是确保输电线路和设备正常工作的最好手段。系统运用网络结构,由手持机和后台管理机构成,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嵌入式技术等,其优越性在于实现原理、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等。并且分析输电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研发、运用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此系统符合输电线路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电力运行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控与故障诊断能够为电力设备进行监控管理,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运行问题,为电力设备检修提供依据.本文对变电站设备的再现监测应用进行研究,对于变电站中的主变压器、断路器、避雷器等主设备意思职能组件进行在线监测管理,通过信息共享与数据综合分析,对于变电站设备故障性质、原因以及故障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运行、检修人员提供参考,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乐明 《上海集邮》2008,(10):7-8
11月《电网建设》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电力建设始终贯彻“重发,轻供,不管用”的政策。电力行业将80%的资金用于电源建设,只有20%用于电网建设,仅考虑线路送电,而较少涉及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配电网尤其是农村电网建设更加落后,造成了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由自然灾害、覆冰、风振等引起的倒塔、断线事故逐年增多,而输电塔在线路总投资中约占40豫左右,并且输电塔的构造复杂,以致于在输电线路的抢修过程中,倒塔重建的花费和困难最多。本文基于过载保护金具的思想,利用安全销、碗头挂板和联板整体有限元模型,对安全销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弯矩对安全销的破坏起主要作用的结论;最后对安全销的尺寸设计进行了分析及建议。本文的研究完善了输电线路防灾减灾金具的设计,对输电线路过载保护金具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在基础建设中处于较为特殊地位,不仅由于施工线路多位于位置偏僻、地形复杂的区域,而且整体施工条件相对恶劣。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是较难管理和控制的,本文针对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如何加强质量管控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推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的电网调度评价系统开始向信息化方向转变.信息化后的电网调度评价管理系统有着较强的实用性、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等一系列特点,对我国电网安全评价体系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数字化信息化改进后的电网调度安全评价系统可以方便各级电网调度机构开展电网调度机构安全性评价工作,使得各级电网公司对电网调度评价更加规范,并且可以实现评价工作动态管理、规范管理与全过程管理.本论文对电网调度评价系统信息化做出研究与评价.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对当今电网信息化系统主要架构模式进行研究,对以Web数据库、B/S模式和互联网组合的主要架构进行研究.(2)电网调度的信息化数字化是否可以实现科学化、智能化、安全化的管理电网调度安全评价工作.(3)电网调度信息化能否保证系统在可操作性、可维护性以及实时性上有较大改进.(4)电网调度安全评价体系的系统化是否可以保证电网调度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正逐渐朝着高电压、高容量的趋势发展,电力变压器是能量转换、传输的核心,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变压器是电网中比较昂贵且重要的电气设备,也是事故最多的设备之一,所以在线监测与诊断电力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尤其是10 KV配电线路元件数量众多,结构也很复杂,在配电线路管理中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基层电网调配的工作经验,在文中详细论述了当前10KV配电线路中常见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线路管理技术的措施,希望对推进我国电网改造工作起到一些借鉴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由架空线或电缆配电线路、配电所或配电变压器、断路器、补偿电容、各种开关、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测量和计量仪表以及通信和控制设备等组成,除因电网结构薄弱、停电检修、拉闸限电等因素会导致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下降外,雷击也是造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直击雷和感应雷等的影响下,容易造成配电线路及配电设备的损害。因此,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过程管理在电网工程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过程管理技术对电网建设最大的帮助就在于利用过程管理技术为电网提供系统性的电能供应.要重视过程管理技术在电网发电部分建设中的应用,做好过程管理技术在电网输电部分的应用,做好过程管理技术在电网建设质量优化部分中的应用和过程管理技术在电网建设柔性交流输电部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供电量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各类客户对电力的依赖性日益加强,为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往往将柱上断路器用于电网中的联络、分段、支线上,以便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但是柱上断路器的管理是县级供电企业的一项薄弱环节,只有将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及供电可靠性。柱上断路器的管理要从设计开始把关,将每条线路上的柱上断路器一级一级成梯级式分布,以避免线路末端发生故障后造成的越级跳闸。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在运行管理中必须纳入到调度的统一指挥,以避免私自操作带来的危害。操作时应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由调度人员下令给工作负责人,负责人安排工作人员操作柱上开关,并按操作票进行操作,施工期间断开的柱上开关应派专人看守,并悬挂“线路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示牌。柱上断路器的命名应由运行管理单位进行、命名、编号,并有主管部门汇总后上报调通中心、运维部、安全监察部等单位进行备案。  相似文献   

16.
由于陕西省电网电压结构不适合实行输配电分开,而在复杂的输配电环境下的安全运行更具有重要意义.实践经验表明,要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就要做好绝缘子的防污闪、线路防雷等,本文结合在平利县供电分公司的工作实践,分析陕西省电网电压结构下的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整体需求,应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而人工操作方式无法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输电线路中利用三维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能够有效检测输电线路的走廊危险地物,精确测量电力线间的距离,合理管理输电线路,并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目的。另外输电线路走廊地形地貌在发生变化后,利用三维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全面检测出来,能够大幅提高输电线路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三维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促进输电线路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作为吉林电网的重要输电及配电网络,66kV配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及灵活性严重影响了吉林的用电质量.本文论述了吉林66kV配电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东北电网特有的66kV负荷线和联络线的运行方式,结合其不同功能定位,制定不同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线路都比较长,而且线路所经过的地区地形比较复杂,环境也十分的恶劣,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当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查找故障的工作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有效的定位方法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措施。本文将重点分析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钢铁企业电网安全可靠性的研究,提出了针对性优化方案,并在实施中较好地解决了技术难题,有效提高了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