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班幼儿应该“学会正确使用手帕,不拖鼻涕”。可要达到这一要求,也不那么容易。尽管在家长会上强调给孩子带手帕,可每天总有不少孩子忘了带。他们有鼻涕了,大多得由老师用卫生纸帮助揩干净,如果老师一时没看见,他们就把鼻涕往袖口上揩。我想,手帕上有各式各样好看的图画,何不利用孩  相似文献   

2.
张春霞 《教师》2013,(16):10-11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常常会有幼儿来报告:"老师,我的蜡笔找不到了。""老师,我抽屉里的橡皮不见了。""老师,我的手帕找不到了。"这样的事情不计其数,幼儿丢东西的坏习惯实在令人担忧。不敢想象,当金融风暴直接影响每个家庭时,养成了铺张习惯的孩子该怎么办?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惜物感。惜物感,是道德  相似文献   

3.
张婧 《生活教育》2014,(9):56-57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孩子都是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在所有老师和小朋友的眼中,浩浩是个不曾说出一句话的孩子。初到这个班,其他老师向我介绍说:"浩浩在其他幼儿园里因为不  相似文献   

4.
赵刚 《班主任》2004,(10):40-40
有一位小学老师,上了20分钟的课后,见孩子们有些累了,就叫他们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并说谁趴得最好,老师就摸一下谁的脑瓜儿.每个孩子都觉得老师只摸了一下自己的脑瓜儿,似乎只有自己在独享老师的爱抚.其实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头上都摸了一下--当然,这个"秘密"孩子们是不知道的.  相似文献   

5.
图中有几个三角形?每个孩子看到这道题后都跃跃欲试,争着说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往往是不正确的。在乐知舟的课堂上,老师会先用教具清楚地把问题呈献给孩子,再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点数的结果,如果哪个孩子得出正确的答案,老师会鼓励他把自己点数的方法告诉大家。最后,老师则会把正确的点数图形的方法教给孩子。  相似文献   

6.
镜头一: 妈妈在炒菜,辣椒味钻进小洁的鼻子,痒痒的,她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喷嚏,顿时,眼泪鼻涕全流出来了,她连忙去掏口袋。咦?手帕不在了。妈妈赶忙又找出一条毛巾手帕给了小洁。王老师的话: 毛巾手帕又厚又大,孩子的衣袋小,放不下,所以会经常掉在地上.拣起来再用很不卫生,  相似文献   

7.
袁静华 《小学生》2013,(5):61-61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这是每个教师的心愿,也是我们必须要这样努力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每个学生都有差异,在每个班中总有一些称之为"学困生"的孩子,他们或是考试不及格,或是上课无心听讲,或是拖拉作业等。总之在父母、同学、老师眼里被视为"笨蛋",然而他们自己更是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平时不会主动学习,像算盘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这种学习态度一度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难点和障碍。下面谈谈对于学困生我的一些做法:一、重视感情投资,激发学习欲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之爱是儿  相似文献   

8.
(一)几乎每个犹太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具备理性的思维方式。每个孩子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  相似文献   

9.
“洗手帕”这件事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可以说是很难——玩水,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也可以说很容易——乱洗一通,高兴时洗洗,不高兴就不洗。可是,如果把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有目的地使用,对孩子们独立性的培养极有用处。“哟!这块手帕多脏呀!”当我在孩子们眼前展示一块脏手帕时,孩子们都叫了起来。我说“老师把它洗洗干净。”于是我一边洗,一边讲述洗手帕的步骤,最后用水把肥皂洗掉。小朋友们看到一块脏手帕变得干干净净,就说:“老师,我也想洗。”看来孩子们对洗手帕这件事产生了兴趣,我趁热打铁,把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洗手帕,他们很愉  相似文献   

10.
刘雪梅 《上海教育》2007,(2A):111-112
我们做老师的如果能从细微之处寻找,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不一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长处,都有闪光的东西,只是父母和老师要慧眼识珠,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赞扬,自信心增加了,还怕不会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接触的都是孩子.跟孩子打交道虽说有不少乐趣,但谁都知道带孩子尤其是带学龄前的孩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我们虽然不像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那样有升学的压力,但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无所顾忌、毫无规矩的"小皇帝",还要面对那些对这些"小皇帝"有着过高期望值的家长.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穿戴整齐的还是邋遢的……凡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特殊的,是拥有独立个性和价值的。老师不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孩子去“爱”,而应视每个生命都同样珍贵,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爱孩子是无条件的,特别是对于推行素质教育来讲,这是关键因素之一。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一个孩子遇上什么样的老师,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她最怕老师不爱孩子或只“爱”一部分孩子,老师的业务水平倒在其次。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家长的话。只爱一部分孩…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要求幼儿天天带干净的手帕,那么,幼儿的手帕放在什么地方好呢?许多幼儿将手帕用别针别在胸前的衣服上,我觉得这样既不安全又不卫生。因为尖尖的别针一不小心就会刺痛幼儿身体,万一刺到眼睛里,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幼儿活泼好动,不易保持衣服干净,别在上面的手帕也容易弄脏,用不洁的手帕擦眼睛、擦汗很不卫生。因此,我总觉得让幼儿把手帕放在口袋里为好,当然还要提醒幼儿保持口袋卫生,手帕用后要叠平整放好。凡是没有口袋的衣裤,要请家长为孩子在裤腰靠里面处缝一只袋子,  相似文献   

15.
张平 《山东教育》2020,(5):87-87
冬天到了,院子里的柳树都落光了叶子,愈发显得树干的粗壮。树枝光秃秃的,一条一条地随风摇晃着。这学期我带中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画画,每当喝水的环节,孩子会问我:"老师,喝完水可以画画吗?"假如我说"不可以",孩子们会露出失望的神色;假如我说"可以",孩子会一脸的高兴,并去和其他同伴炫耀:"老师说了,喝完水可以画画了"。今天,我满足孩子们的心愿,带大家去户外观察冬天的柳树,然后让孩子们画画。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兴奋得大叫起来。  相似文献   

16.
杨越涛 《班主任》2014,(7):58-58
正女儿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我赶忙找一个当幼儿园老师的学生了解情况。在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我问道:"老师们的水平都还好吧?""没问题,都是学幼教的,最年轻的也教了三四年了。"我又不放心地追问:"老师们的脾气怎么样?会不会经常斥责学生?"话一出口,我就像被针扎了一样,心头突然一阵疼痛。学生也愣了一下,说:"不会的,老师们都很喜爱孩子。"然后,她开始向我详细介绍每个老师的情  相似文献   

17.
午点     
每次吃午点,玲玲总用手帕把饼干包起来放到口袋里。王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吃,玲玲说:“我留给妈妈吃。”王老师感到为难了,如果非叫她吃,会忽视孩子对妈妈的爱心;如果同意她不吃,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奇特的世界,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班主任工作,就需要我们用爱细心呵护着这根琴弦,小心地抚摸,耐心地擦拭,轻轻拨动,才会弹奏出一曲美妙的乐曲。一、有一种"爱"叫做宽容有人说"宽容是献给孩子最深刻的爱"。的确,宽容是一缕阳光,它照亮了孩子的心灵;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它会在孩子的心中萌芽。"爱"需要宽容。一天下午,我刚走到教室,班长小淳就向我报告:"老师,小毅把我们班的洗手液瓶子给拆坏了。"这一瓶洗手液是班长小淳发现班中许多同学得了流感后带来的,而这个"破坏分子"居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社会,每个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大人围着孩子转,导致很多学生到学龄前,很少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上学后有的父母会要求孩子"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而在生活中父母没有做好榜样,不愿倾听孩子的话。这就造成孩子内心对"倾听"缺少足够的认识。因此我想谈谈小学英语课堂上如何让学生"会倾听"?  相似文献   

20.
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时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会"旁逸斜出",发出不和谐之音,这是孩子们独立自主的人格在发展。这些班级里的"沙子",老师的眼里要能揉得进,这样他们才能融得进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