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与手机依赖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亲子依恋问卷(IPPA)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对甘肃省四所高校的1800名一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17.31%;(2)手机依赖的大学生与非手机依赖者在亲子沟通、亲子疏离及孤独上得分均呈显著差异(P<0.001);(3)亲子沟通与孤独和手机依赖都呈显著负相关,亲子疏离与孤独和手机依赖均显著正相关,孤独与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P<0.01);(4)孤独分别在在亲子沟通、亲子疏离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是部分通过孤独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些结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孤独与手机依赖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亲子依恋问卷(IPPA)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对甘肃省四所高校的1800名一二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检出率为17.31%;(2)手机依赖的大学生与非手机依赖者在亲子沟通、亲子疏离及孤独上得分均呈显著差异(P<0.001);(3)亲子沟通与孤独和手机依赖都呈显著负相关,亲子疏离与孤独和手机依赖均显著正相关,孤独与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P<0.01);(4)孤独分别在在亲子沟通、亲子疏离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低年级大学生亲子依恋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是部分通过孤独的中介作用实现的。这些结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实状况以及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大学生手机使用对其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作用,采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对154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技术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现:(1)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手机用户的行列,成为"手机世代";(2)大学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处于中等水平,受物质主义的影响不是特别强烈;(3)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本研究对现实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对439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较为普遍;(2)手机依赖对孤独感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社会支持在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8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突显行为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心境改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2)孤独水平与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及手机成瘾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孤独感在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使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手机使用和依赖的现状,了解其手机依赖影响因素及心理成因。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依赖检出率为32.14%,与孤独感成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成显著负相关。通过个别访谈了解手机依赖与课堂学习效率存在负相关,手机依赖也降低了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UCLA孤独量表、scheier and Carver修订的社交焦虑量表及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6所高校的54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孤独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程度与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对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了减轻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相对剥夺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因素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探讨了疫情多点爆发期间,抑郁在相对剥夺感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手机成瘾量表以及抑郁量表,以210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相对剥夺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并检验了抑郁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可以正向预测抑郁情绪的手机成瘾;(2)抑郁在相对剥夺感和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相对剥夺感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有助于为科学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正念和生活满意度在压力与大学生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手机成瘾指数量表对6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压力、正念、生活满意度与手机成瘾4个变量均显著相关;(2)正念和生活满意度在压力和手机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认为,压力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而且可以通过正念的中介作用以及正念和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两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网络欺凌问卷、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和父母情感温暖问卷,调查了906名大学生,考察了手机成瘾在网络受欺凌与网络欺凌间的中介效应,探究了父母情感温暖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发现:网络受欺凌、手机成瘾、网络欺凌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手机成瘾在网络受欺凌与网络欺凌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父母情感温暖在这一中介路径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而言,随着母亲情感温暖水平的提高,网络受欺凌通过手机成瘾对网络欺凌的间接作用会减弱;然而,随着父亲情感温暖水平的提高,网络受欺凌通过手机成瘾对网络欺凌的间接作用会增强。大学生网络受欺凌既能直接影响网络欺凌,也可通过手机成瘾产生间接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合理利用父母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网络欺凌与成瘾行为的干预作用,避免网络欺凌在高校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现状、特点及其关系,采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商洛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共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自尊和社会支持方面呈正态分布,虽然有孤独感体验,但程度并不严重;在孤独感、自尊和社会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性别、生源、学科性质、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等变量上的差异,但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社会支持各维度与孤独感,自尊与孤独感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各个社会支持维度和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尊水平越高。被试的孤独感就越低。  相似文献   

13.
3G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文章通过对其在高职院校使用情况及其自身优势的分析,提出构建支持3G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新一代高职院校信息化平台,以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Cyberbullying is a repeated violent behavior aimed at hurting another person directed by an individual or a group towards the victim using technological means such as a computer or a mobile phone (Kowalski, Morgan, and Limber, 2012).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phenomenon of cyberbullying among children and youth in Israel. The purpose of was to exa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ully and victim, and emotional-social aspects—social support, sense of loneliness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that constitute risk factors and protective factors. The study involved 1,094 elementary,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completed four questionnaires that addressed cyber-bullying and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Social support, loneliness, self-efficacy and personal well-be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less social support the students have, the lower their sense of self-efficacy; the lonelier they feel and the more they experience a lower sense of well-being, the greater the likelihood that they will participate in cyberbullying, mainly by sending offensive pictures or videos.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生能否进行手机移动学习?这是当前与未来国际教育组织、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移动学习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城市中小学生手机移动学习的可行性与需求。研究认为,从学生角度来看,城市中小学生进行手机移动学习具备可行性,但在需求方面呈现差异性。研究建议,政府、经济、社会领域应合力推进中小学生手机移动学习。应创造教育政策支持环境,推进手机移动学习面向城市试点,面向农村普及;应改善经济与社会支持环境,加快发展手机移动学习产业与社会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美华 《莆田学院学报》2003,10(4):35-37,67
采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269名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分析认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总体社会支持水平、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分别与心理健康及其各因子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提高社会支持,改善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管理模式更加人性化,加强学生事务服务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一站式”学生综合事务服务大厅正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结合当下高校大力推进学生事务平台的建设,分析手机媒体在学生事务服务方面的优势.结合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提出了基于手机媒体的学生事务平台的发展方向,并从目标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与应用系统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设计基于手机媒体的学生综合事务服务平台的思路,使“90后”大学生享有更加快捷、便利、贴心的成长成才服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手机图书馆的介绍和了解,着重探讨了手机图书馆管理和服务。针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通过手机图书馆开辟新型个性化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同时介绍了手机图书馆对提高国民阅读率的优势,并对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杀态度问卷对大学生进行测定,以探讨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与对支持的利用度存在极其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总分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对自杀者态度与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存在显著相关,与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不存在显著相关;对自杀者家属态度与支持总分相关极其显著,与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著相关,与客观支持不存在显著相关;对安乐死态度与社会支持不存在显著相关。社会支持与大学生自杀态度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