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的批判     
罗强 《课外阅读》2013,(9):34-35
"你必须郑重、严肃、诚恳地向大家道歉。"少年表情认真,站在主席台上,趾高气扬。我于一边低头垂眉,台下是密密麻麻与他年纪相仿的孩子。我有些发蒙——"我为什么要道歉?""为什么?你不知道你犯的错误有多么的严重。"少年言辞激烈地批判。我在脑子里把最近一周的事搜索了一遍,还是不清楚自己到底什么地方不对:"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没听完我的话,少年就爆发了:"亏  相似文献   

2.
正俄罗斯式的辽阔而哀伤,总带给人百味杂陈的抚慰——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阿斯塔菲耶夫的《女歌手》是我最喜爱的篇目之一。这篇文本我已经教了4遍,也读了多遍,越读越觉得好。前几次读的时候,更侧重于赏析文本"写了些什么";而现在,换个角度,从分析文本"没写什么"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中隐藏的默然的深意。在稍带寒意的浩淼的河面上,盖尔卡用尖细的小嗓门唱起忧伤又冗长的情歌——文中说"盖尔卡不熟悉任何儿歌,全靠从大人那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校本课程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呈现?看到《江苏教育》2015年第10期管国贤校长主持的专题"基于学校特色和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建构研究",读到那句"一切为了成全学生的成长",我蓦然心动,好一个"成全"!一遍一遍阅读,那"两院一校"的校本课程设计,带着婉约又不失阳刚的江南韵味向我走来,我似乎看到在"少年农学院"课程中,孩子们在桃园里、花丛中、菜地里欢呼雀跃的身影:似乎看到在"少年军校"  相似文献   

4.
期盼幸福,却不知道幸福早已来到身旁……——题记秋,的确会带给人几分快乐,因为秋天意味着收获。众人都在他们那片小小的心田里收获着幸福,而我却只是徘徊在爱与幸福的门槛之外,着实让我感伤。"家,我想有个完整的家,像天堂般温暖的地方。"我在心里—遍遍默念。"你真傻,从树上掉下来的叶子还能重新长上去吗?"有人从我身旁走过。我并不在意他的话,只是心中又平添了几分忧伤。  相似文献   

5.
同桌     
“真的?”“真的。”“真的!”我喘着粗气,只是反反复复地摇头。“汇潋,其实……”“不用再说了。”我缓缓推开站在我面前的小可,心中乱得像一团麻,六神无主地向寝室外走去。“枚雨死了?!”站在操场上,我心中一遍又一遍默默地念着小可刚才说的那句话。“天啊,这到底是怎么了!一个少年,一个初尝人世间酸甜苦辣的少年,就这样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这公平吗?”我心中憋闷得几乎要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文章往往是深奥的,《雪》也不例外。因其难懂,所以并不好讲。但当我面临选择篇目讲校级公开课的时候,它还是那么深深地吸引了我。鲁迅的文章就如一个宝藏,无论你怎么挖掘都有挖不完的感觉,我想这也正是它吸引我的魅力所在吧。这篇文章向来难懂,但不知为何,我还是执拗地不喜欢很多教参的见解:对江南雪的贬抑,对朔方雪的赞美。那是怎样的一幅"江南冬花雪野图"啊!如此的山花烂漫生机盎然,占了本文三分之二的篇幅,如此,只是为了贬抑?我想,绝非仅仅如此。于是,带着对这篇文章的很多不懂,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按照下面的思路作了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7.
三个字     
<正>在家中,母亲永远比父亲更唠叨。母亲说过的那一堆话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意思,只不过是有时换了种说法而已。而时常在远方的父亲不懂得说那些"抒情"话语,在他那里,有些话、有些字眼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所以,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那三个字:"我想你。"这三个字,电话里父亲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这三个字,也是父亲电话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小时候,每次给父亲打电话时,我最喜欢听到这三个字——只要父亲说完这三个字以后,我不知怎么的,就会觉得  相似文献   

8.
爱的针法     
<正>一次,在一个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问。"没有。""是没想好说什么?""不是。""那干吗拨两遍号?"他笑了笑:"你不知道,我爸爸妈妈都是接电话非常急的人,只要听见铃响,就会跑着去接。有一次,妈妈为接电话还让桌腿把小脚趾绊了一下,肿了很长时间。从那时起,我就和二老约定,接电话不准跑。我  相似文献   

9.
舞遍纽约     
我家楼上的地板有点奇怪。在地板上走几步,就会听到吱吱嘎嘎的响声。那是因为我无数遍练习跳舞的时候摔在地板上造成的结果。我的爱好是跳舞。我所喜欢的舞蹈是在1970-1980年间在纽约出现的。当时有一些少年十分好斗,但因为夜总会不允许打架,这些少年就用舞蹈的方  相似文献   

10.
妈妈的吻     
天空带给我的幸福,是那广阔的蔚蓝;鲜花带给我的幸福,是那沁人的芳香;春风带给我的幸福,是那温柔的轻抚;妈妈带给我的幸福,是那轻轻的、甜甜的吻。这吻比蓝天更广阔、比鲜花更芳香、比春风更温柔,这吻里充满着妈妈对我的爱与希望。  相似文献   

11.
《少年闰土》的教学正在进行中,我把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映到屏幕上,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相关的段落。这时,林卉青同学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认为‘手捏一柄钢叉’这一句中的‘捏’用得不妥当,应该用‘拿’!"我一怔,心想,自己教《少年闰土》已有六七遍了,这个字倒真没留意过。  相似文献   

12.
爱的针法     
乔叶 《小学生》2008,(3):45-45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次号码,第一次拨过之后,铃响了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的问。"没有。""是没想好说什么?""不是。""那干嘛要拨两次电话号码?"他笑了笑说:"这你就不知了,我爸爸妈妈都是接电话很急的人,只要听见铃声响,就急着跑去接。有一次,妈妈为了接电话还让桌子腿把小脚趾绊  相似文献   

13.
上帝的苹果     
约翰死后去见上帝,上帝查看了一遍他的履历,很不高兴:"让你在人间活了60年,怎么一点成绩也没取得?" 约翰解释道:"主啊,这也不能完全怪我,是您不给我机会呀.如果您让那个神奇的苹果砸在我头上,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就该是我啦."  相似文献   

14.
满满的书橱里,有一本书陪着我从童年到少年。我相信,它还会陪着我走过一生。这本书里,有我初读时就为之"惊艳"的天才文字,也有重读时夹在其中的零碎感言。我是一个超级昆虫迷,八岁时第一次读到这本《昆虫记》,我就被作者法布尔的昆虫世界迷住了,我深陷于那充满伟大想象力的每一段文字,感受每一个昆虫故事的神奇。这本书带给我的,远远不止科学的美。科学家的艰辛和孤独,更似深海一样留在了我心里。用指尖触摸这本已经起皱的书,我仿佛触摸到法国科学巨匠法布尔那双粗糙的大手,仿佛看见七十多岁才被科学界承认的法布尔在荒芜花园里不停搜寻与观察,也好像看到妈妈那始终温暖却也固执的目光……我的妈妈很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她一直保护着我独特的个性和爱好,对我热爱自然的天性施以"溺爱"。还记得,在我十一岁那年暑假,妈妈从  相似文献   

15.
<正>我是一个酷爱跟自己"对话"的人,感谢日记,忠实地记录下了我与自己的一段段对话。随便翻开日渐"厚重"的日记本中的一页,某一个日子的"标本"就生动地呈现于面前了。重温一遍,等于奢华地又过了一遍那个日子。多少次,我在日记中责备那个慵懒的自己:"我的日记要沦为周记、月记、年记了么?"责备之后,日记便又乖乖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日一记";但不久,又出现了空缺的日子。不记日记的日子,定然是忙乱的,那么多的事务都赶来胁迫我,叫我做不成那个在纸页上与自己娴雅对话的自己。如果说,那些缺页带给当年的我是一个遗憾,那么,今天它已上升为一万个遗憾。我跟岁月深处的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酷爱跟自己"对话"的人,感谢日记,忠实地记录下了我与自己的一段段对话。随便翻开日渐"厚重"的日记本中的一页,某一个日子的"标本"就生动地呈现于面前了。重温一遍,等于奢华地又过了一遍那个日子。多少次,我在日记中责备那个慵懒的自己:"我的日记要沦为周记、月记、年记了么?"责备之后,日记便又乖乖地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日一记";但不久,又出现了空缺的日子。不记日记的日子,定然是忙乱的,那么多的事务都赶来胁迫我,叫我做不成那个在纸页上与自己娴雅对话的自己。如果说,那些缺页带给当年的我是一个遗憾,那么,今天它已上升为一万个遗憾。我跟岁月深处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如果你问我,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是什么时候。我会说,少年轻狂的时候吧,应该是中学。小时候我还太小,不懂得什么叫幸福。长大后我又太老.懂得太多,幸福也少了很多。唯有中学,这成长过程中的时光,这洋溢着梦想的青春,带给我最幸福的回忆。1989年,我以全镇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七里港中学。那种满满的自信,似乎真有毛泽东"书生意气,  相似文献   

18.
“望子成龙”先要“教子做人”吴素芹“孟娜被评为十佳少年啦”,这一消息随着新闻媒介的宣传,像长了翅膀似地迅速飞遍了鞍山钢城。而我这“十佳少年”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女工,一下子也成了人们议论的话题。抚摸着女儿胸前亮闪闪的金牌。奖章,望着那一大摞证书,回想...  相似文献   

19.
<正>浪涛拍打着海岸,让我听到匆匆的脚步声。海水淹没了足迹,让我感知岁月的流逝。一遍遍踩踏着一行行的痕迹,那是青春留下的回忆。繁星小巷依旧,小桥流水依旧,我依旧仰望着那片星空。"一颗、两颗、三颗……"蓦地,周围传来稚嫩的声音,寻声而觅,原来是两个女孩躺在地上数星星。一如当初,我们也是这般如水澄澈——"我捏捏捏。"一个女孩露出"老弱病残"的牙齿,嵌  相似文献   

20.
通鸟语的人     
正乌鸦在村口叫了三遍,明生爷爷的那口气还没断,守在床前的子女把一切后事准备好之后,突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了。老大说,还是去问问黑子,弄清咱爹到底啥时候走,也免得我们在这瞎猜。在蒿村,我被认为是一个通鸟语的人,这首先表现在预测吉凶祸福上。我说,还没到时候呢,再叫两遍才走得成。乌鸦叫到第五遍时,明生爷爷准时走了。你问我为什么懂得鸟语,我也不知道。乌鸦和猫头鹰叫意味着大凶,吃屎鸟叫意味着有祸,这是所有人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