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悲哀的玩具     
依然不记得年龄,只知道是小时候罢了。 父亲在野外忙,母亲在家里忙,剩下的只有老祖母,她给我说故事,唱村歌,有时听着她的纺车声嗡嗡地响着,我便独自坐在一旁发呆。 我也常到外面去玩,但总是自己个儿。街上的孩子们都不和我一块游戏,一个人踽踽地沿着墙角走回家去,“他们不和俺玩。”这样说着一头扑在了祖母的怀里。祖母摸着我的头顶说:“好孩子,自己玩吧。” 父亲老是那么阴沉,那么严峻,仿佛历来就不曾看见过他有笑脸。母亲虽然是爱我——我心里如是想——但她从未曾背着父亲给我买过糖果。实际上说来,那时候也就只有祖母一个人是爱我的,…  相似文献   

2.
要写我的母亲是写不完的。我们家五个兄弟姐妹,只有大哥侍奉母亲,其他的都高飞远扬了,但一想到母亲,好像她就站在我们身边。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我如今想起母亲的种种因缘,也想到小时候她说的一个故事:有两个朋友,一个叫阿呆,一个叫阿士,他们一起去旅行。  相似文献   

3.
忆母亲     
母亲是大前年正月去世的,三年多日子里,稍一走神,我就会想起她。母亲是个普通农村妇女,健壮勤劳,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头,36岁生我的前一刻,还在秧田里薅草。我后来问及此事,母亲淡淡地笑道,那时都那样,不像现在,生个孩子把人金贵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4.
忆母亲     
母亲是大前年正月去世的,三年多日子里,稍一走神,我就会想起她。 母亲是个普通农村妇女,健壮勤劳,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头,36岁生我的前一刻,还在秧田里薅草。我后来问及此事,母亲淡淡地笑道,那时都那样,不像现在,生个孩子把人金贵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妈妈     
一张普通的脸上,一双略显疲惫的大眼睛,额头上刻着数不清的皱纹,顶着一头有点凌乱的头发,整天忙碌着,有时嘴里也哼几句不知名的小调……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记忆里,爸爸身体一向不好,不怎么管教我们。妈妈则一直充当着一个凶悍无理又小气的人。她会为了一件极其细小的事大吵大叫,让人心烦不已;她会为了一两块钱而跟小贩讨价还价;她会为了少得可怜的一点工资守在她的岗位上……记得,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一天。那天是周末,我和弟弟很快写完了作业,一起出去玩了。快到中午,我便先回家。妈妈已做好了饭,等着我们俩。见我回来,便叫我去喊弟弟回家吃饭。我欢快地答应着,一阵风似的跑了。弟弟他们在不远处  相似文献   

6.
爱的泉水     
爱,是人生之泉。一个人心中若没有爱的泉水,那他就不会有人生的绿阴。———题记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我曾一度相信这种传言。那时,心高气傲的我,将自己的平常、普通全归咎于母亲未把我生在零点。于是,在我和母亲间曾发生了无数次争吵,每次争吵我总是负气地说:“你为什么不把我生在零点﹖这样就用不着你操心了”一天,和母亲激烈的争吵过后,我冲进了自己的小屋,蒙头便睡。过了一会儿,母亲进来了,她温柔地掖着被角对我说:“欣儿,其实你是零点降生的。这些年妈不告诉你,是怕那些话宠坏了你。”…  相似文献   

7.
肖文 《师道》2003,(10):54-55
三岁开始独自睡一个人若要自立于社会,必须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全家人围着她转,更容易滋长娇纵脆弱、依赖他人的坏毛病。认识到这一点,我和先生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女儿三岁时,我们就开始让她自己睡一个房间,等她躺下后我们便离开。当然,半夜我们会到她的房间巡视,看看被子是否蹬开,身体是否正常等。一天晚上,我和先生在她睡下后有事一起外出,晚11点多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女儿睡得怎样。只见她脸上挂着泪痕,怀中抱着布娃娃,那委屈的样子让人好生痛惜。第二天,女儿告诉我们:昨晚我没睡着,后…  相似文献   

8.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眼里便蓄满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母亲的声音抖个不停,泪水也从眼眶里溢出来,爬满了她坑坑洼洼的脸。这里面有一个与我相关的故事。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母亲就驮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了休,在家开了个小  相似文献   

9.
每年,当天气渐凉的时候,我便会想起我的母亲。她总是第一个指出秋天来临的征兆: 像黄昏时分天空出现的从邻居家壁炉里升起的缕缕淡淡的白烟,突然而又急促的鸟鸣,朦胧而熹微的晨光。秋天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可吸取的教益,因而母亲常常要杜撰一个故事。在她的寓言故事里,会讲话的动物总是说,变化不仅仅标志着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开始。聪明的狐狸会说:“你们必须记住,秋天枯萎的叶子还会在春天再生。”平衡与不平衡,和谐与不和谐,丧失与获得,这些似乎是贯穿于母亲的故事乃至她一生的话题。记得我7岁那年,在母亲40岁生日的那个夜晚, 母亲带我走出房门站在月光下。那皎洁的月光照亮了花园的每一个角落。“你用它来观察月亮。”母亲说着递给我一副望远镜,  相似文献   

10.
沟通     
“你是谁?”我用略带颤抖的声音挤出了这三个字。来者报出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这是我和她第一次见面。我们两个弱小无助的灵魂,在彼此相互撞击下温暖对方。她不太喜欢说话,但往往语出惊人。每一次她都在倾听,倾听我的童年、我的父母、我的学习、我的朋友……偶尔她会对我笑,用充满同情的目光注视着我,因为她知道我坚强之下的脆弱。……我正在叙述一个故事,一个平淡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曲折的情节……我的父亲,一个永远高高在上的男人。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不倒的神。他独断,专横,以至于让人无法接近。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温暖话…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手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手既不白净、颀长,也不光滑、细嫩。就是〔这〕双长满茧子的粗糙的大手,(然而,)我却喜爱(她)〔它〕。因为母亲的这双手啊,是一双温暖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小时候,我总爱躺在母亲怀里,要她拍着我睡,母亲就用粗糙的温暖的大手轻轻地拍着我,口里还哼着眠歌,把我送进甜蜜的梦.  相似文献   

12.
我躺在床上,一会儿就睡着了,我睡呀,睡呀,突然,我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有一头长长的黑发,腰包里夹着一支笔,连衣裙上印着:环保科学家。突然, 起风了,顿时垃圾满天,无数垃圾向我飞来,压在我身上……我十分害怕,一下子就醒了,心想:好可怕,假如我是环保科学家,我一定会消灭它们。假如我是环保科学家,我要先将垃圾消除掉。我花了十天十夜功夫,终于发明  相似文献   

13.
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朴实.她比所有普通人更普通.人总是容易把眼睛盯在别处,而忽视眼前的.于是.便也容易失去弥足珍贵的.希望我的觉醒不会太晚. 我们家除了母亲.谁都出去旅游过.每次全家出游,母亲都会一个人留在家里,有时我随口说:"妈,一起去吧!"母亲就会说:"我不去.我走了猪怎么办?没人看家……去吧!你们快去!"听母亲这么说,我们就心安理得地扔下母亲,出去观光去了.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居然把这当成了习惯.  相似文献   

14.
《文学教育(上)》2011,(15):159-159
作家阎连科日前在接受《读书报》的访谈时说:童年时期的阅读对我有相当的影响,我小学时读的第一本小说是《西游记》。那时我大姐生病,老是腰疼,只能躺在床上。不知她哪里来的那么多书,一本接一本地看。晚上看得晚了,母亲老骂她怎么不熄灯。她就等我们睡了又点上煤油灯看,母亲因此更恼火。我很好奇,想知道大姐到底是看的什么书,  相似文献   

15.
等待     
空中的最后一丝亮光散尽,母亲也走出了她的田园。月亮升起,柔和的银光倾泄到大地上,那一座如烟的轻纱罩着的田园。多美啊!父亲在娶回他盼望已久的新娘,又有了三个女儿之后,竟然背信弃义地走了。这对母亲来说,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她睡了几天之后,便摇晃着起来了,开始的时候,她目光呆滞。后来,她便在院里开辟了很大一块地,并打上围墙,这,就是母亲的田园。和许多遭遇种种人生变故的人一样,这是母亲心中的一个很大很大的庄园,而她,就是那至高无上的庄园主。她辛苦劳作,等待着丰收,供养着我们上学。时光悠悠,我们姐妹三人相继考上师范,并走上了工…  相似文献   

16.
我十二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了。事前没有一丁点儿征兆,一夜之间,他就睡了过去。留下我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只上过一年学,没啥文化。父亲的去世,对我们打击太大。母亲从悲痛中走出来后,毅然决定做豆腐卖养家。她说把我养好,教育成才是对父亲最好的爱。送我读书,这是一个农村普通女人最伟大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勉励     
“你会,而且做得很好。”这是一句母亲勉励我的话。母亲曾经告诉我,我学走路的时候,摇摇摆摆地要跌倒,而且不肯再走。她在旁边说了一句:“你会走哇!走得真好!”于是我就一溜歪斜地走着,从屋子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没有跌倒。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我一步步地走上去。母亲在旁边不停地说:“你会,你会读书,读得多好哇!”于是我没有停顿,也不跌倒,走上前去。如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想起母亲的这句“你会,而且做得很好”,我就勇往直前去完成。勉励!美@魏讷  相似文献   

18.
童年无故事     
女儿每晚缠着要我们讲故事,我不会,妻也不会,便购回一本《365夜儿童睡前故事》,我和妻轮流着读。这办法好,女儿听完,便甜甜地睡进故事乡里。可我想坦率地告诉女儿:我的童年没有故事。我的童年是在饥馑和劳累中度过的,虽然文学女神哺育出了许多故事大王:安徒生、格林、孙敬修、严文井……但我却无缘在童年与辛德瑞娜白雪公主白蛇娘娘悟空八戒谋面。我的奶奶———我们西蜀地方通叫婆婆———她目不识丁,一生只在不停息地劳作,当然,即使她会讲故事,那会儿也没空讲;即使她有空讲,那会儿我也没空听。我们家在乡下,养母负责给…  相似文献   

19.
“月亮睡了,星星睡了,宝宝睡了……”夜是那么的静谧, 听着母亲甜甜的摇篮曲,我甜甜地入睡了,做着甜甜的梦……多少年过去了,那甜甜的童谣仍是我记忆深处最美的歌谣。“幼儿园,是我家,老师爱我, 我爱她。”……老师一字一句地教,我们一字一句地学。虽然那时侯我们对有些童谣不怎么理解,但是我们还是兴奋地一遍又一遍地读,每读一遍,我们的笑脸就绽放一朵鲜花。小小的心灵就播下一个美好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李俊杰 《家教世界》2009,(10):46-46
【成长语录】教育有时要动点"真格"的,不能只是轻描淡写.【成长故事】周末回家看母亲,和她聊起儿时的事,不由得谈起她让我绝食的事。妈妈笑着问我:"还恨我狠心饿你一天吗?"我会心地一笑,心想要不是母亲一时的狠心,说不定我现在就成了一个败家子了。于是,思绪被拉回十二年前的一个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