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  相似文献   

2.
李康珍 《考试周刊》2013,(47):123-124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师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这样在老师不教时,学生仍然知道怎样学,很自觉很有效地学习,这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并熟记于心,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已昭然若揭,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  相似文献   

4.
一、授之以渔,让学生会学语文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句颇具哲理性的话明明白白地揭示了"教"的最终目的。如果把教学过程喻为"垂钓",那么教师的天职不是孜孜不倦地"钓鱼",而是千方百计地"授渔"。因为学生一旦掌握了"钓道",便会乐于垂钓,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教师应不断积累,丰富阅历,拓宽视野,把语文课教"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既传授知识又教给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才会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语文教学获得良好效果,不断推动教学的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创新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够在学习中独立自主地学习,就会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吸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如果把它用到习作教学中,同样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笔者就近几年来在习作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摸索出的一些方法。一、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就是需要达到不需要教。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授之以鱼",教师只要把教材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明显落伍了。孔子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更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联  相似文献   

9.
<正>苏州是水的天堂,一方水土育一方名师,苏式名家叶圣陶的教育主张历久弥新。"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细细品读叶老的教育思想,不难发现,理想的教学观当为:不教之教。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其中就表明了个体应该重视知识学习的方法获取,而非轻松地接受"拿来主义"。那么,这个学习方法的获取也就是"授之以渔",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呢?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徐根荣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课堂不是缺少教师的‘教’,而是缺少学生的‘学’。"谁能改变教学的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谁就能取得有效教学的主动权。从"被学"到"让学"的转变就是在实现"授之以渔"。一、"被学"与"让学"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主导的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很形象地说明了知识、方法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强调把握方法对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教学方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贵在培养学生能力。小学语文版第一学段教材很适合义务教育低学段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把单项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参与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授之于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教育口号与教育主张标志着教学过程正趋向于被学习过程所代替。"教为了不教","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等主张也强烈要求教者应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会预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师生互动"这一理念改变了以往教学的灌输式思想。无论是《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与学生的谈论,还是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而要将"师生互动"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就不仅需要授之以鱼,更需授之以渔。要想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就应该合理地利用互动教学。而高中数学所特有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也使数学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引导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因素,就要求师生之间要有更充分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具有更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主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教师的教是暂时的,学生的学是长期的。我们要着力于为了不教。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所说:"(教师)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要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要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造他自己。"又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些言辞启迪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能够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通过教学获得文本解读的知识、规律和方法,使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把研究学生学习方法 ,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高 ,放到了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积极提倡“发现法”,主张学生要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获得知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新教学体系”中 ,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一个重要原则 ,提出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在国内很多特级教师、名师都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学习 ,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视“授之以渔”。作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 :“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即教学过程不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打开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学生入门了,上路了,他能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这就达到目的了。"──叶圣陶先生这样精辟地论述。教师不应只做一般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启蒙人、学习方法的航标灯。不是"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用,而要"授人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用无穷。建构主义教学也认为: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不在传输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几乎是各科教师所公认的。然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祖国五千多年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泳,却不是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好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认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理解就是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早已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可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质性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