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2,(4):56-57
正古代的上访制度"告御状"这个词,很多喜爱戏曲和传统故事的人不陌生,在法律术语上的名称叫"京控",有些类似于上访制度。"鸣冤鼓"最早见于《周礼》的"路鼓",这是百姓向皇帝、中央机关上访的最早记载。从隋代开始,统治者就确  相似文献   

2.
正古代孩子玩玩具吗?据考古发现和古籍记载,古人最早管玩具叫"玩物",距今约5000年的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出土的"陶响球"是最早的"声响玩具",汉代已出现"泥车""瓦狗"等玩具。但真正的玩具市场则出现在公元10世纪,与现代玩具芭比娃娃颇为相似的宋代泥塑玩具"土偶儿"穿"红背心"、系"青纱裙儿",可以搭配不同服饰,甚至还出现了节令玩具"黄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是中国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有"环保治国"理念,那么,古代有现代这样专门的环保机构吗?有的。从记载来看,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部"就诞生在中国。那么古人怎么搞环保?世界上最早"环保部"——虞古代管环保的部门,名称自然不叫"环保部"。据清黄本骥编纂《历代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虞"既是机构名,又是官衔名,其很大一部分职能与今天  相似文献   

4.
倪方六 《百科知识》2021,(17):63-65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实际上,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东西远不止"四大发明",比如古代中国人在间谍工具上的发明创造. 最原始的"窃听器"—听瓮 窃听是间谍搜集情报最古老的手段,也是现代特工必学教程.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发明了人类最早的"窃听器"—听瓮.  相似文献   

5.
正相信大家对"饮鸩止渴"这个成语一定不陌生吧,它是指用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那你知道"鸩"是什么吗?它的毒性有多强呢?鸩鸟的传说在我国的古代传说中,鸩是一种神秘的毒鸟,它们由于喜欢双宿双栖,被人称为"同力鸟",雌鸟叫"阴谐",雄鸟叫"运日"。阴谐一叫,阴雨连绵;运日长鸣,大旱不止,均预示了死亡的来临。  相似文献   

6.
提起"机器人",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当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殊不知,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机器人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的古代机器人不仅制作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广泛.……  相似文献   

7.
古代锁具的发现   <奥德赛>是荷马在公元前8世纪创作的伟大史诗.诗中有一个奇特的段落.在这段诗中,荷马对奥德赛国王的妻子佩涅洛佩为了找到她的硬弓,而将宫中保险库打开的过程,作了一番描述.她手持"用青铜制作,手柄用象牙制成的弯曲钥匙",将门打开:……  相似文献   

8.
<正>测量温度,在现代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西方人发明的温度计尚未传入的中国古代,中国人是如何测知温度高低的?从史料来看,中国人很早就确立了寒、冷、温、热的"温度"概念,先秦时期观察"瓶中之冰"、南朝已使用"腋下温度",还通过"火候""物候"来测定超高温、预测未来气温趋势等。像"春暖花开""天寒地冻",最早都是古人推测气温变化的词语;而"炉火纯青",则表明温度已达到1200℃……  相似文献   

9.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3,(5):50-51
古代严管官员生活作风唐代官员管养情妇叫"置别宅妇",这种丑行一旦曝光,轻者遭纪律处分,重者摘去乌纱帽。《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开元三年二月敕:禁别宅妇人,如犯者,五品以上贬远恶处,妇人配入掖庭。"除了包养情妇外,古代官员最常见的生  相似文献   

10.
<正>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古代女性对发式确实很在意,先后发明了不少流行发式,其中"披发""断发""辫发""髻发"这四种最为出名,可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式"。披发——古代最原始的时尚发式现代多管头发风格叫"发型",古代称"发式"。从史料及现代考古出土文物来看,发式的流行与女性的关系密切,如最为原始的时尚发式——披发,首先就是在女性中间流行起来的。披发,又叫散发、被发,是一种将头发从  相似文献   

11.
正《论语》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是年轻人可以出去闯天下,不过要有个明确的方向。但是,对"路痴"来说,"明确方向"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要了命。天上的星星VS人类自己造的星星过去辨识方向的方法是有限的,看山看水看书是识别导航,看太阳看星辰是天文导航。我国古代还有个成语叫"斗转星移",虽然语义已经变成了时间的变化,其根源却是古人用  相似文献   

12.
资深的象棋爱好者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同样一枚棋子,有的象棋里写作"炮",有的象棋里写作"砲",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其实,"炮"这个字在古汉语中最早指的是"炮烙",只是在最近几百年火炮出现之后,才开始指代火炮,这明显与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的中国象棋不相符合。对象棋来说,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砲",从石而非从火,即古代的投石车。象棋中的砲,本身就体现出了许多投石车的特征:直线行驶,像车一样无限制移动,并且可以隔山打牛。  相似文献   

13.
正在闹市飙车,不仅仅是现代的产物,古代的"官二代""富二代"也有在众目睽睽之下,于闹市飙车跑马草菅人命的恶习。为了制止这些疯狂的举动,从唐代开始,就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条文。到了宋朝,针对这类"交通肇事"行为,官府还专门立法,叫"走车马伤杀人"罪。《宋刑统》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条文中的"走",不是指"行走",而是"疾跑"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戏剧界称最后一出戏曲为"大轴戏",而紧挨大轴的戏才被称为"压轴戏",也叫"贴轴""倒二",是指倒数第二出戏,其名意为"紧挨大轴".在旧时中国的戏剧社演出中,往往是名家云集,同台献艺,多以折子戏组台演出.剧目少则五出戏,多则七出、九出、十一出戏不等.以七出戏为例,第一出戏叫"开场戏",或称"开锣戏";往下依次第二、第三、第四出戏叫"中轴";第五出戏叫"贴轴";第六出戏为"压轴"或称"倒二";最后一出戏叫"大轴戏",或叫"轴子戏""压台戏"."轴"字的读音戏剧界统读去声(四声),不读阳平(二声)."压轴戏"多为戏班头牌演员或名角演出唱作兼重的文戏.有人认为"压轴戏"是"压台戏"和"大轴戏"的同义语,这是理解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为了震慑人心,处决死囚都是"现场直播",允许公众"围观"。古代都有哪些死刑?——商纣王"杀梅伯而醢之"古代称死刑为"大辟",即大罪的意思,是古代惩罚犯人最狠的刑法条款。死刑在中国出现时间很早,上古三代时期的"五刑"中,便有"大辟"之刑。具体都有哪些种类的死刑?清末法  相似文献   

16.
有句成语叫做"冠冕堂皇",这冠和冕就是古代帝王或官员戴的礼帽.史载,黄帝始创冠冕,可见帽子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帽子主要是当作装饰品,它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全盖住,而是只有狭窄的冠梁,遮头的一部分,两旁用丝带在颏下打结固定.  相似文献   

17.
正春节贴年画,在我国由来已久。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些鲜艳悦目的年画,贴在门上或室内,增添节日的祥和气氛。年画,古称"门神画",其最早的名称叫"门画"。据《风俗通义》记述,先秦两汉的年节宗教信仰中有祀门之习俗,故神荼、郁垒成为我国最早的司门之神。晋代宗懔《荆楚岁时记》道:"正月一日,给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年画虽形成于宋代,但此时并没有年画这一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运用两个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科学。从知识的创造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科学的思维具有"诗性",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取象类比",类似《诗经》中的"兴象"。这种"诗性"的思维,表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想象、表达和推理的方式。而从知识的运用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科学是为建立秩序、治理国家服务的。基于天文历法"月令"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国家统治之合法性的基础;古代理想的职官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古代知识体系;对国计民生重要的科学知识,得到国家持续的支持;这一切都说明中国古代科学的"礼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对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36例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术前及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 3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术后1例患者出现胆瘘,遵医嘱给予抗炎、穿刺引流等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肝包囊虫外囊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凤凰     
凤凰,是中国古代信仰中兆示和平吉祥、王道仁政、国泰民安的瑞鸟,亦称"凤皇",系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凤"。凤与龙、龟、麒麟并称"四灵",乃禽类之长。在几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