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态见高低     
苏东坡在一次游玩时开起了玩笑,他嘲笑佛印说:"我看你像牛粪。"然而,佛印当即回应:"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顿时语塞。两人的对话看似不搭茬儿,实则是境界高低的体现。看人似粪,是否自己内心也如粪便一般呢?看人像佛,是否说明心中也坐着一尊佛呢?苏东坡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以语塞,想必心中有愧。可见,心之所想,决定境界的高低。心善则善,心恶则恶,心态见人之高低。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两人也喜欢彼此嘲讽。有一天,两人坐着打禅。一会儿工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看了频频点头称赞:“嗯!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窃喜。佛印反问道:“那你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故意气佛印,说:“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提出反驳。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地跟妹妹苏小妹说:“我今天取笑了佛印一番。”  相似文献   

3.
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两人也喜欢彼此嘲讽。有一天,两人坐着打禅。一会儿工夫,苏东坡睁开眼问佛印:“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像什么?”佛印看了频频点头称赞:“嗯!你像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窃喜。佛印反问道:“那你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故意气佛印,说:“我看你简直像一堆牛粪。”佛印居然只是微微一笑,没有提出反驳。回到家中,苏东坡得意地跟妹妹苏小妹说:“我今天取笑了佛印一番。”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生平有一大爱好,就是参禅道佛。交一好友,名曰佛印。有一次,苏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一起坐禅,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看了一下苏东坡,点头赞道:"像一尊佛。"东坡非常高兴,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地说:"像一堆粪!"苏东坡高兴地回家,告诉苏小妹说:"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颇不以为然地说:"哥哥,其实今天输的是你。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相似文献   

5.
墨镜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回家后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你以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6.
相传有一个叫陈述古的人,不服气苏东坡的学问,认为自己爱好的佛学比苏东坡的谈文论道更有意义。苏东坡是这样回答他的:“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你所爱好的佛学就好比龙肉,我所爱好的就像猪肉,猪肉和龙肉相比,的确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但是,你天天说尤肉却不如我顿顿吃猪肉,既知猪肉之味美,又可吃饱肚子。”一席话说得陈述古哑口无言。仔细想一下,苏东坡的话中之理,除了运用巧妙的比喻而外,其中不可辩驳的道理实际是在铺垫中才得到突出的。他先说陈述古所好之佛学为龙肉,他所好的是猪肉,并且肯定龙肉比猪肉更好。至此,给…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Z1)
[新题展示]苏东坡与惠崇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抱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如如来。"  相似文献   

8.
两世为狗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东坡大惑不解:这人怎么以德报怨呢?) 不管你信不信,我做了两世的狗。尽管这样,我还是没有弄懂我到底该算只怎样的狗,该怎样做好一只狗。别急,听我说完,也许,你会帮我想明白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4,(7):119-120
北宋司马光(字君实)官居宰相时,让仆人直呼其名。一次,苏东坡来访,看门人说:“君实不在。”苏东坡大吃一惊,说:“你家相公是当朝宰相,你怎么叫起他的名字?未免过于唐突!”  相似文献   

10.
[文题]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 苏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你认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1.
一次,一位朋友有意用难题考苏东坡,对他说:“我有一个十分简单的对子,只有五个字,如果你能用一顿饭功夫把它对上,我就佩服你。”苏东坡笑着说:“哪里  相似文献   

12.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2,(24):34-36
主持人龙吟:"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苏东坡梦中写下的这两句诗,成为了他一生的总结和写照。他为何选择江苏常州作为终老之地?他为何急遽病重而亡?他的人生际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本期"东坡闲话"完结篇将为你一一解答。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三月,苏东坡在海南岛收到了朝廷让他北归的消息,流放生活即将结束。他喜出望外,云:"七年远谪,不自意全,万里生还,适有大幸。"北归途中,与苏东坡同行的还有他的小儿子苏过、前来报讯的好朋友吴复古,以及一条颇通人性的狗"乌嘴"。苏东坡心情愉悦,夸赞这条狗"知我北归,掉尾欲舞"。但是一路上,苏东坡的心情很难用欣喜两个字来简单概括。他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回顾起岭南、海南两地的流放生活,苏东坡就如做了一场噩梦。当时与他同遭贬逐的人,大多数因为经受不住生活的折磨而相继死去。所以,当苏东坡翻过大庾岭时,曾感慨万千地写诗赠给一  相似文献   

13.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说":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话题]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东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回家后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  相似文献   

16.
李月 《教学随笔》2010,(3):36-36
那一年,苏东坡渐渐老了。他有些想发牢骚,又不明说,想开个玩笑,就摸着肚皮问身边的妇人:“你们说这里面都是什么?”自然有人说是文章,苏东坡摇头;有人说是学问,他还摇头,直到朝云说这一肚皮都是“不合时宜”时,苏东坡才笑了。  相似文献   

17.
心中有善念     
苏东坡信佛。 有一次他与一高僧论经。高僧问:“我在施主你眼中是什么?” 苏东坡存心捉弄一下高僧,就说:“高僧你在我的眼里只是一堆牛屎罢了。” 高僧微微一笑,道:“施主你在我眼里是一朵花。” 苏东坡归家后,与小妹言及此事。小妹说:“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你心中有牛屎,才会把别人看成牛屎。”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 心想行恶的人,心中充满愤怒,他虽人在人间,心却在地狱之中;而心有善念之人,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心却早在天堂之上。所以说,善与恶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C心中有善念@黄海飞…  相似文献   

18.
田丽霞 《班主任》2013,(5):65-67
苏东坡和佛印一起打坐,问佛印看到了什么,佛印说看到一尊佛。佛印转而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说看到一摊牛粪。苏东坡自觉占了便宜非常高兴,回到家便和苏小妹说起此事。小妹笑道:“佛印说看到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看到牛粪,那说明你心里只有牛粪。”好一个睿智尖刻的苏小妹。这个笑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境由心生。作为班主任也是如此,学生是“牛粪”还是“鲜花”,你是“刨粪者”还是“赏花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取决于学生,而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的内心。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颗锦绣之心!  相似文献   

19.
苏东坡名轼,字子瞻,“东坡”是他的号。他是中国古往今来首屈一指的大文豪,不仅诗词文章写得好,书画音乐也样样精通,同时又是一个优秀的评沦家。他的个性丰富而又鲜明,善良、正直、重感情、富有幽默感、天真得像个孩子。王国维说,苏东坡这样的大天才世上是不多见的,要五百年,甚至一千年才能出一个。可不是吗,苏东坡离世已经近千年了,至今还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人出现。  相似文献   

20.
内心的影像     
《中学教育》2004,(4):6-6
民间故事中有不少关于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其中的一则是佛印问苏东坡:你看我是什么?苏东坡说:你是一泡屎。而苏东坡问佛印,佛印说:你是一尊佛。占完了嘴上的便宜,苏东坡得意地回家向苏小妹炫耀。哪知道苏小妹却说:哥哥,你完完全全地输给佛印了!眼睛里看到的别人,恰恰是自己内心影像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