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如果列一张威胁人类的致命动物排行榜,蚊子肯定会名列榜首,而且不同于老鼠、毒蛇,它们简直是防不胜防。人被各类蚊子(如按蚊、伊蚊、库蚊等)叮咬而感染的疾病有疟疾、乙脑、黄热病、西尼罗河热等,这些疾病也被统称为蚊媒病。近期在中南美洲密集出现并已在世界多地散见的可导致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病例,就被认为是蚊子传播的寨卡病毒所导致的。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继  相似文献   

2.
正美洲大陆最危险寨卡病毒之所以能够走出非洲森林,主要因为该病毒通过伊蚊传播。最初很可能是从一只森林里的蚊子转移到了城市蚊子的身上,这为病毒打开了向都市人群传播的巨大空间。据统计有20多种伊蚊都会感染寨卡病毒。这些蚊子当中的两种被认为是当前疫情的主要传播媒介。一种是在热带地区分布很广的埃及伊蚊,它在南美洲是优势种;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3.
广闻博见     
蚊子基因有助阻止疾病传播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蚊子——Aedes aegypti的免疫系统基因能帮助预防黄热病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在人类中传播。黄热病和登革热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感染超过5000万人。  相似文献   

4.
新研究提出一个用不能传播疾病的昆虫来取代野生昆虫种群的可能战略。虽然研究人员制造出了转基因蚊子,使它们传播疟疾和登革热的能力大为降低,但是仍需要找到一个驱动这个基因在野生蚊子种群中传播的方法。一种可能是一类被称为“Medea要素”的自私基因,这些基因诱导没有从母系继承该基因的后代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寨卡(zika)病毒的爆发和传播已经构成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吁国际社会联手应对。如果说此前中国人还觉得寨卡病与己无关或无关痛痒,那么,2月9日中国出现第一例输入性寨卡病就既让中国人产生了地球真小的感叹,也多多少少产生了恐惧,当然,更多的是担心。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科学家日前宣称,他们研制出一种可以阻断疟疾传染的新型蚊子。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制造出携带新基因的蚊子将不会再把疟疾传染给人类。如果把新蚊子投入到疟疾多发区,这种致命疾病的传播将能得到有效控制。科学家解释道,不是所有的蚊子都会传染疟疾,只有母蚊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把一种传播致命疾病的蚊子转变成了一种无害的蚊子。  相似文献   

8.
国际期刊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24-25
冲击波、爆炸和枪击的高速成像;防止蚊子传播病毒的基因战略;阻止阿尔采末病(老年痴呆症);Dscam基因的分子多样性在功能上为果蝇神经元连接的特异性所需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蚊子是人类的天敌之一,估计许多人会表示赞同。这种小昆虫传播疟疾、西尼罗河病、脑膜炎等严重疾病,许多人更因为蚊子的叮咬而引发过敏或是倍感不适,甚至彻夜难眠,人类对蚊子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相似文献   

10.
灭蚊新招     
蚊子作为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危害。联合国卫生组织最近宣布蚊子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公敌。据不完全统计,光是蚊子传播的疟疾这种疾病,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70万人命归黄泉。蚊子传播的出血性登革热,令人闻之色变。世界各国都以不同方式开展了灭蚊行动。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拍打、捕捉为主的物理杀虫法;以使用各种化学杀虫剂毒杀或驱走害虫的化学杀虫法;或利用天敌及病原  相似文献   

11.
正巴西研究人员与耶鲁公共卫生学院的联合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显示,寨卡病毒能引起妊娠期感染该病毒婴儿罹患青光眼。怀孕期间感染寨卡病毒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出生缺陷如小头症等疾病。联合研究小组曾在小头症流行早期就报告称,该病毒还可能引起眼后部视网膜病变。然而一直没有充分的证据证  相似文献   

12.
在多米尼加出土的一块琥珀里,保存着一只占生代二叠纪的蚊子老祖宗,证明蚊子早在亿万年前就已在地球上肆虐了。迄今地球上已发现3500多种蚊子,其中至少有60多种蚊子能咬人。既咬人而又传播疟疾、脑炎、黄热病、登革热、血丝虫病等疾病的有按蚊、伊蚊、库蚊等。  相似文献   

13.
正寨卡疫情自2015年在美洲爆发以来,已有7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该病,而且2016年美国、法国、德国、新西兰等11个国家均发现了寨卡病毒人际传播的证据。2016年8月末,英属维京群岛和新加坡成为寨卡病毒最新波及的地区和国家。2016年9月9日,新加坡卫生部和国家环境局联合发表声明说,截至9日中午,新加坡境内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已突破300例,增至304例,其中包括2名孕妇和30名中国公民。  相似文献   

14.
封面故事     
《中国科技信息》2011,(17):25-25
封面故事:能破坏蚊子CO2检测通道的挥发性气味剂 寻找食物的雌性吸血蚊子会被其脊椎动物宿主呼吸中所呼出的CO2吸引。所以.如果能制成一种CO2检测仪器.就有可能破坏昆虫媒介对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每年向5亿多人传播80多种疾病,直接导致200万。300万人死亡,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人类与蚊子之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物理灭蚊、化学灭蚊,每一次都是蚊子胜出。近年来,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努力研究转基因蚊子,希望能从生物方面人手,来降低其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是危害人民健康和损害粮食、破坏生产建设的害兽、害岛和害虫。老鼠能够传播疾病,损害粮食和庄稼,破坏生产建设和毁坏器物。老鼠传播的疾病主要是鼠疫,此外,还有地方性斑疹伤寒、旋毛虫病、螺旋体性黄胆病、鼠咬热、战壕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土拉伦斯病、狂犬病、恙虫病等好多种。同时它又是一些病源原虫、吸虫(如血吸虫)和螩虫的传播媒介或保虫者。鼠疫传播快,死亡率高。十四世纪的一次鼠疫流行,欧洲和亚洲  相似文献   

17.
没有人不讨厌蚊子,一到夏.天它们经常烦得人无法入睡,更可恶的是,它们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登革热、乙型脑炎等,让人防不胜防。但有一个消息还是能让人轻松一下:蚊子不会传染艾滋病! 要明白这一点,我们首先要知道不同的传染病都是靠什么途径传播的。  相似文献   

18.
疾病研究     
<正>寨卡病毒引发小头症军事医学研究院秦成峰研究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执恒研究员等合作,发现一个氨基酸位点上的突变导致寨卡病毒的毒性显著增加,进而引发小头症,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基于小鼠模型,比较了2015年和2016年分离自南美的寨卡病毒分离株与2010年柬埔寨分离株,结果发现其中一个关键突变位于寨卡病毒pr M蛋白第139个氨基酸的位置上。这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11,(15):52-53
能破坏蚊子CO2检测通道的挥发性气味剂寻找食物的雌性吸血蚊子会被其脊椎动物宿主呼吸中所呼出的CO2吸引。所以,如果能制成一种CO2检测仪器,就有可能破坏昆虫媒介对疾病的传播。现在,研究人员识别出了能够改变三种最具致  相似文献   

20.
怕冷、发热、出汗、昏迷、说胡话……这是怎么啦?看到这种症状一定要当心,有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疾病正悄然向人们发起进攻,这种疾病,医生们把它叫做"疟疾",人们俗称为"打摆子"、"发疟子",或者形象地称之为"冷热病"。它是一种由蚊子所传播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恶性虫媒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