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平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特色的散文作家。他是个文化感极强的人,身上较多地留存着我国古代名士的气质和风度。在他的散文中洋溢着浓厚的古典趣味,构成了其散文一道独特的风致。  相似文献   

2.
文化随笔散文与单纯的文学散文不同:单纯的文学散文只是描述人生、情感、个人经历的东西,而文化随笔散文有更多的文化、文艺、思想和其他学科的气息。因此,文化随笔散文与其他散文样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更有文学和文化味;二是更有理性和思辩性。  相似文献   

3.
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使得文化传播成为世界的常态,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世界,既是展现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方式,也是使世界了解中国的良好途径。本文将文化翻译学理论引入中国古典散文的翻译研究,通过选取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经典散文作为研究案例,分析在文化翻译学指导下韩愈散文的英译过程,展现文化翻译学在古典散文英译中的适用性,为未来古典散文翻译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相似文献   

6.
余光中的散文理论主张及散文创作实践均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相契合这一特点.余氏散文理论的“弹性”说、“密度”说、“质料”说既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古典散文的美学,又体现了他对现代艺术的追求.余氏散文创作的内容与艺术手法上也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契合.独特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为余光中的散文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走古典与现代契合之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人中的名人更是不断地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沈从文散文中存在浓厚的“水意象”,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而这“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沈从文自然受过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那么这“水意象”必然会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联系沈从文散文的现代水世界,论述其对古典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人中的名人更是不断地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沈从文散文中存在浓厚的“水意象”,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而这“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沈从文自然受过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那么这“水意象”必然会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联系沈从文散文的现代水世界,论述其对古典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继承了古典散文现实主义的传统,又有所创新,具有素朴缜密、清新隽永的独特艺术风格,长期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离死剐的境遇形成张晓风无法割舍的故土情结。她有着撕心裂肺的家国之思和近乎疯狂的中国之爱,更有深入骨髓的文化血脉。张晓风的乡愁散文善于营造古典文化的氛围,能以个人主观意识观照古典文化,并大力弘扬古典文化。张晓风的故土情怀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11.
徐志摩的散文与其诗一样,给人以一种现代化中夹杂着古典的空灵的美感,当然,这与他的留洋生涯很有关系。而更为根本的是,他少年深浸的中国古典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个聪明的中国人在深刻理解中国古典意象的基础上,把他在外国学到的新的、从来没有的意象给“化”了。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先生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朱自清将古典诗词的风格融入散文中,写景抒情,这是现代散文家绝少有的独特现象。朱自清擅长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提炼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朴素简洁、亲切自然的散文语言。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与苏东坡均为宋代文坛的巨擘.就散文而言,王安石比较重视理论的说服力,立意超卓,行文雄健峭拔,有较强的概括力和逻辑性,充分显示了作为一个“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的思想深度和辩证力量,他的散文虽然常常给人以艺术感染力较弱的感觉,但这丝毫也动摇不了他在我国古典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苏东坡则相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生在散文写作中若能用自己的认知与情感去生发或挖掘古典文化的巨大张力,对内容的充实、材料的丰富、意境的深化,有不言自明的功效。而如果能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于韩愈的评价,历来分歧较多。但他的散文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并对后代散文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本文将仅就韩愈散文创作的艺术方面,略做分析。做好这件工作,对我们继承韩愈的散文遗产,总结古典散文的艺术规律,提高当前散文创作的艺术水平,是会有一定益处的。  相似文献   

16.
年夜思     
正散文是考量作家文化心性的最佳载体。以小说而名达于世的冯骥才,其实也留下了不少散文名篇,入选语文教材的《珍珠鸟》即为其例。此篇散文文小而意丰,所呈现的生命态度,即人与世间万物间的平等、尊重与呵护,令人动容。而情在辞外、意在言外的艺术处理方式,与古典辞章有不谋而合之处。《年夜思》则是他的另一篇佳作。中国人有过年的情结,这种情结细化在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面刘梁实秋的散文世界的时候,无论视线向哪一方面展开,我们都不能不被他所构造的艺术殿堂所吸引。在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中,他不仅以“浪漫心肠”面对山水风光,人情世态,更以“古典头脑”于自然、社会、人情、人性中透视生活的哲理,形成了他观察生活,描摹世态,抒发情感的独特意向和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视角。正是这种“浪漫”与“古典”结合的意向,赋予他散文特有的诗情画意和睿智闪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周作人是一位具有典型的自由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文学史上看,他是现代“美文”的倡导者和成功的实践者,是中国现代闲适派散文流派的开拓者,他对散文的语言和文体笔调等也有独特的创造。其散文既有古典风味,又有现代气韵;既有中国名士风,又有外国随笔风;规范与不规范,单纯与复杂,传统与现代杂糅互渗,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9.
古典散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阶段的古典散文教学中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从拓展背景知识,感悟文本内涵;多种形式诵读,体悟作者情感;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有效读写结合,落实迁移运用四方面来入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之后,周作人的小品文创作全面铺开,并且以冲淡平和、闲适旷达的独特格调迅速制胜,为其时的散文创作开创了新的园地。其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他自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理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探究周作人小品文中以古典情怀、世界眼光以及民族本位思想为代表的文化意蕴可见出其小品文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