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语文教学"贵族化"的倾向甚为严重,必须回归"平民化"。首先,语文"被"承担着过重的德育负担;对此,必须研究方法论,理解"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解决负担问题。其次,作文教学被寄予了培养文学家的任务;对此,应提倡"作文就是说话"的观念。第三,教学过程浮华繁琐,令人难以适从;所以,必须简化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是相当一部份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结果《作文精选》《习作指导》《作文大全》《获奖作文》《描写词典》之类的书汗牛充栋,塞满了学生的书包。学生作文抄袭成风,程式化、成人化、泛政治化倾向严重。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挫伤了学生学习母语的积极性,这也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成绩斐然,但仍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力戒作文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倾向的对策是:务作文教学之实,求作文教学之活。  相似文献   

4.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调查作文教育现状的调查.显示:调查作文虽然进入小学语文课程,但未能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指导调查作文教学上,语文教材还缺乏相应的指导性;调查作文教学的教育支持体系尚不完善;虽然教师们能够正确认识调查作文的教育意义,但对于如何实施调查作文依然不甚明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审慎的结论,虽有课标倡导,教材引导,但相关教育支持措施匮乏,调查作文并没有真正被小学语文教师所接受、理解并运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因而造成了调查作文事实上"形同虚设"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5.
1.产生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作文是相当一部份小学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执教者为作文教学难而感到棘手,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一听说写作文就头疼,家长对此更是束手无策,于是只好求助于各种各样的辅导资料,结果《作文精选》、《习作指导》、《作文大全》、《获奖作文》、《描写词典》之类的书汗牛充栋,塞满了学生的书包。学生作文抄袭成风,程式化、成人化、泛政治化倾向严重。教与学之间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信任感,挫伤了学生学习母语的积极性,这也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作文大多缺少独到的见解,缺少真实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只是局限于现成的结论,缺乏个性化的阅读。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养成了依赖性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可是作文也是教师进行德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在作文过程进行德育的渗透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优化作文教学内容、创设作文的情景、教师的亲身示范三方面探讨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们语文老师经常强调,作文要有新意,但是我们学生的作文却没有新意。相同的观点、雷同的话语经常出现在学生的文章中,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学生,学生的作文有问题,很显然是我们教育的问题,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问题。那么如何突破作文缺乏个性乃至平庸的瓶颈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语文课堂教育改革的要求,语文教育提倡在作文中体现"我"的主题。将我融入作文的书写中,让作文凸显"语文味"。我国目前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重在教师的引导,缺乏学生"有我"的引导。本文将从我国作文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作文书写"有我"的必要性,从而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在作文中从"无我"到"有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德育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方面.如何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本文围绕生活化的德育、创新化的德育、互评化的德育、视听化的德育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谈谈自己在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实际做法.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切实有效地提高,思想情感、个性品格等语文素养都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1.
在备战高考中,作文一直是语文复习的难点与重点,并且在备考过程中,存在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严重、缺乏系统性教学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合理分配讲解与训练时间、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提高教师自身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谋篇布局、创新教育方法五个方面措施,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12.
作文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枯燥乏味,考场作文更是时时处处见套路,而在套路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数闪光点和格式化作文了。写作教学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是什么堵塞了我们学生的思路?我想主要是缺乏作文素材的积累,且素材积  相似文献   

13.
正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作文能反映学生的思想。可见,在作文中,语文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及其变化。所以,语文教师就应当充分应用作文这一无与伦比的优势,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挥作文教学的心理辅导功能,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扰,成长为心理健康的社会人。一、更新观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长期以来,在作文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和理解。首先是缺乏对学生情感的理解、尊重。我们喜欢用挑  相似文献   

14.
马洪义 《现代语文》2004,(12):46-47
如今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内容空洞、目光短浅,甚至于虚伪庸俗等问题.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正确的思想观点和健康积极的感情倾向,提高作文的思想品位,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较高,作文教学属于学生表现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当前小学语文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并不理想,在作文方面学生普遍存在缺少作文素材、无法应用素材等问题,导致作文效果非常差,不是"流水账"就是缺乏中心思想。对此,为了持续提升语文教育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训练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丛日亮 《成才之路》2013,(20):56-56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历来被教育行家所重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我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一、淡化作文概念,强化学生作文能力培养我们所说的"淡化"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模糊"作文"的负累,采取多种形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去写作文。我们从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开始,学生对自然段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段落里句子之间  相似文献   

17.
李莉琼 《现代语文》2014,(4):135-13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和先导。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学生的创新,他指出:“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些创造力,使它长得更有力量。”他认为“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特质和创新人格。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所以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但作文现状是:许多教师对作文教学缺乏热情,以应付考试为主;学生的作文大多是一种模式,缺乏新颖独特的文题,缺乏标新立异的材料,缺乏无穷想象的结尾,缺乏真切感人的语言。这一切,都说明我们现在的学生作文缺少创造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可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却困难重重——课时紧张、宿构严重。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化整为零,见缝插针地进行针对性的多样化作文训练,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效、更鲜活。  相似文献   

19.
顾好学 《考试周刊》2011,(61):59-60
很多时候.特别是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作文,这要求学生快速成文。写作文章的第一步是立意.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写作文就是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这种思想认识和感情倾向就是文章的主题,即中心思想。“意”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得分高的关键所在,因此作文时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就快速立意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地渗透德育,这对于提高人才素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至关重要的。从“在审题中,确定德育导向;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在评论中,强化德育效果”几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