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媒介伦理存在于社会深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之中,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具体变动构成影响媒介伦理的变量,若影响媒介伦理的诸变量总体上内在协调发展,则形成社会转型过程中塑造良好的媒介伦理观和媒介伦理规范,反之则产生社会转型过程中媒介伦理失范行为和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2.
后疫情时代,某些媒介奥运传播实践陷入了伦理迷思之中,表现为技术嵌入下的人本偏离、利益追逐下的传播失范、地缘政治的非理性投射、奥运精神的娱乐化消解.重塑"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主线、"义利并举"的传播实践观念,体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一致的共济伦理取向,完善奥运传播的"制度伦理",有助于奥运传播伦理守正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直播场域中应有的伦理规则被推翻与重组,符号的虚荣、经济资本的活跃,这些都对用户的社交行为、自我呈现、价值观形成和公共参与度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导致直播伦理的本有规范被打破,体现为场域的畸形化、遮蔽化、粗糙化呈现。直播视域下伦理失范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市场的诱导、政治的缺位、文化的稀释。对直播场域主体的多元治理分为三个方面:经济场域需要植入符合理性价值的变现手段,政治场域需要依托法律治理与一体化治理相互呼应,文化场域需要建构直播的文化逻辑和文化伦理。  相似文献   

4.
胡雪瑾 《东南传播》2024,(2):137-139
视觉传播重构了网络传播语境,视觉引流成为支撑网络媒体盈利的主要途径,由网络视觉传播失范所带来的伦理失范、价值观冲突和文化休克,引发了视觉色情、视觉暴力、视觉欺诈、直播翻车、视频盗版、侵权等一系列问题。建构视觉媒介话语空间的网络伦理秩序是使网络社会溯本清源,进行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视觉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网络视觉化表达、传播媒介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传播组织结构三个向度思考网络伦理的建构,提出受众逐渐从制度化约束向自觉化约束演进的网络伦理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革新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方式,新媒体平台更是呈井喷式发展,但是媒介伦理体系的发展速度却远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伦理约束的缺位导致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衡现象频发。本文试图讨论在新媒体视域下,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的平衡尺度及价值倾斜,并从媒介主体、媒介权力等角度构建新媒介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孟子的民本政治思想确定伦理政治合一作为思想依据,通过性善论提供德性根据,实现内圣外王的政治模式,敞开了民本政治思想的伦理维度,为儒家思想体系中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受媒介市场化的影响,中国的大众传播中存在由娱乐化浪潮所导致的伦理缺陷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缺位、煽情主义泛滥、专业素养不足、过度娱乐成风等几方面。加强媒体的伦理反省能力,完善媒体的伦理规范研究,是当下中国传播伦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媒介既具有一定的政治依附性,又具有一定的政治自主性.媒介与政治相互缠绕,形成了政治媒介化和媒介政治化的双向运动.就媒介的政治功能而言,主要有政治监督、议程设置、政治整合、政治社会化四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张娜 《当代传播》2012,(2):47-48,51
媒介时代,泛娱乐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娱乐与政治这两个力量悬殊的字眼,在消费主义和后现代文化的政治经济语境中,在大众传播平台上,权变出种种新的形态。本文对政治传播泛娱乐化的种种表征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发现娱乐民主旗帜并不能掩盖政治经济因素的操纵,政治新闻娱乐化也不过是政治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变通之策,而政治秀的活跃则流露出后现代主义在文化博弈中的政治冲动。  相似文献   

10.
卢会 《今传媒》2016,(9):39-40
受媒介政治环境和媒介自身职业道德缺失等因素的影响,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伦理失范现象,如淡化灾民的生存状态、缺少人文关怀,这不仅危害媒介自身公信力,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而马克思人学思想主要探求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关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对灾难新闻报道中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缓解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程序和专业概念作为理论基点,对传媒伦理的价值和追求进行基本的理性分析和阐释,以归纳基础性的、一般化的传媒伦理要义。  相似文献   

12.
商业化的语境给网络媒体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困境,要在这种困境中寻求突破与解围,就需要网络媒体道德规范的构建:提升职业道德,强化公德意识;确立业界规范,提高媒体公信力;顺应经济规律,实现商业化的良性运作;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网络受众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责权利角度论述了媒体责任、权利与规范之间的一般关系。认为职业规范是由职业责任与权利共同决定的,职业责任与职业权利是促使媒体伦理规范形成和发展一个必然的、永恒的基础和动力。本文认为“完成责任必须用好权利,正确地使用权利是第一位的责任”。具体来说,职业权利=职业权力+职业利益。因此,针对媒体权力部分的规范是为了防止媒体职业权力的异化,对媒体利益的规范是用以保证媒体及记者收益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俄罗斯传媒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与现状、自律组织及其实践情况。本文认为,目前俄罗斯传媒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远不是靠一些成文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自律组织就能得到解决的,它还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晓鸣  蒋保纬 《编辑学报》2001,13(5):256-258
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网络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挑战和反叛,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出版的强大功能,规范网络出版,建构网络出版的伦理道德极为必要,也是人类伦理道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生态伦理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与自然、自然与人、人与图书馆三位一体和谐统一有序发展,是图书馆生态伦理建设的必然趋势;阐述图书馆加强生态伦理建设的内容扣途径.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中国主流媒体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试图回答业外资本进入传媒业的四个问题:业外资本是否通过经营因素影响新闻内容生产、是否影响媒体人事权、是否影响从业者的新闻职业操守意识、以及对从业者构成特点的影响。研究发现,业外资本的进入在总体上对媒体没有呈现大的影响,只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资本特征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8.
衡中青  张红 《图书馆论坛》2005,25(4):29-30,90
讨论了网络社会伦理失范的表现及根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理想主义、天下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文传统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精神四个方面来构建网络社会伦理规范的框架。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伦理与我国信息法制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信息伦理产生的背景根源,分析信息伦理的内容特点,重点论述信息伦理对我国信 息法制建设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描述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职业特征的基础上,论证了参考咨询服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社会价值及建设途径,并由此提出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