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曾经组织过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多次座谈,了解他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他们的回答基本上是"有趣、民主课堂".我研究学生的课堂学习心理,发现符合学生下列心理的课堂是最成功的:"有疑问,有猜想,有困感,有期待,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这些心理需求,精心创设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课堂情境和气氛,上好每一节课.  相似文献   

2.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辅导"不是"上课"。"上课"和"辅导"最大的差别是:"上课"是以知识或观点为核心,通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或接受观点;"辅导"是以组织学生活动为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感受或体验,从而有自己的感悟。"上课"与"辅导"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心理辅导活动课方案设计思路不同、课堂组织形式不同、课堂中教师"回应"不同、学生的课堂感受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从教9年,我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小故事,小故事帮助我创设了"四化"课堂。一、小故事有利于克服学生盲目从众心理,助我创设个性化课堂初中生往往会表现出盲目从众心理和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独立思考、明辨是非以及抵御外部不良影响的能力。教师设问:"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回答,后来有一名学生回答"人多力量大",全班学生便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4.
一、现象扫描如今的课堂,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很多教师都能给予学生平等的交流机会。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热闹的交流情境:"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我还有不同的方法……""老师,我还有补充……"你说我说他说,真是不亦乐乎。然而当教师提出:"他们主要讲了哪些方法?""你认为他们讲得怎么样?""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一类问题,让学生梳理前面学生的不同表达内容,或者进  相似文献   

5.
一、对本班学生发言情况的调查分析我接手六年级的一个班,发现班里学生在课堂上普遍不爱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于是,我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发言的,只是觉得发言比较难,有各种顾虑。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1.畏惧、依赖心理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回答老师的提问是"苦差事"。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发言时磨磨蹭蹭,希望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提问中,影响学生答问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疑惧心理 学生的疑惧心理是影响他们课堂答问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具有疑惧心理的学生,他们往往惧怕教师提问他们,而正是由于  相似文献   

7.
一、前期引导法 高一新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都憧憬着有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取得优异的成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高涨的.但学生多来自农村,且处于思想波动较大的心理发育阶段,受初中阶段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限制,多数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由于心中胆怯而不敢主动提出问题、提出质疑,习惯于教师在课堂上讲,他们听和记.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课堂上,教师要抓住不同时机,及时鼓励、表扬学生,不断地引导学生消除他们胆怯的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发现班内逐渐有了活跃的、积极性高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发现自己还没教的课文,班上就已经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会读甚至会背了.上如此"熟悉"的新课,怎样才能使他们在课堂上乐读、爱读,有兴趣地学下去,实施"有效教学",成为我经常思考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慢慢体会到:要让学生感觉"会读的课文原来还这么有意思",关键在于教师能否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把握不同教材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现颉取我和学生们在课堂学习的几个小镜头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更应该以学生的感受为出发点,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使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教师往往站在比学生高的角度"居高临下",让学生产生了压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在乎学生.在乎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在乎他们的情感态度,像他们在乎教师那样在乎他们,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汲取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和人生哲理.我觉得以下几种方法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级的数学课堂,常出现"老师,不是不是,我还有……""这样做太麻烦了,我有更简单的……""得数错了,是……"等"插嘴"现象。这种"插嘴"现象在课堂上屡见不鲜。课堂"插嘴"这一现象,有着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在:一是课堂插嘴,证明学生思维的灵动。插嘴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是积极参  相似文献   

11.
编稿采撷录     
我按照"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常这样鼓励学生:"大胆说,说错了也没关系."比如课文分段,有时学生划分的与老师的不吻合,但却言之成理,只是各取角度不同而已,我便表示认可,并不强求一律,非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老师预定的思维路线.当然更不把老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因此,课堂上学生公开向我提反对意见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时,我不是为了要顾自己的面子而粗暴地压制学生,更不是讥讽,而是持友善态度与其讨论,以理服人.这样,可以让他们明了我们师生间是相互学习的平等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心理上的自由感、安全感,促使他们敢想敢说,不迷信教师、书本,有利于发展求异思维.另外,我常主动听取学生意见.曾以"给语文老师的一封  相似文献   

12.
进入高中,数学好像成为了中学生们心中难以摆脱的梦魇,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给他们带来的心理落差非常大。学生们难以消化数学知识,就会直接的影响整个课堂效率以及课程进度。那么,使用什么"灵丹妙药"才能让中学生们对数学由噩梦变为兴趣呢?接下来,我将就高效课堂实施的必要性,以及高效课堂的现状及策略等问题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杜亚军 《成才之路》2013,(20):38-38
现代中学生由于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人格障碍等问题。表现为众多的"问题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我认为:"学生的智力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的心理"。所以,应该给现代中学生进行心理"整容"。有这样一句话"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尊重的眼光看老师"。而对于学生,欣赏他们是必要的。因为现代中学生不比八零后、九零后了。以前教育是"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  相似文献   

14.
朱晓琳 《成才之路》2014,(23):47-47
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一旦他们对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对学习不感兴趣,效果就差。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好语文有多么重要。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学的基础。教师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和带动学生的情绪。每一次走进课堂,教师要观察一下学生的情绪。如果此时他们的情绪不佳,教师可以讲一个诙谐幽默的笑话,或是带领大家背一首励志的古诗、齐唱一首  相似文献   

15.
邹德成 《考试周刊》2014,(95):101-102
有序的课堂纪律是一节体育课的必备条件。利用学生体育骨干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的组织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他们可以协助教师做好示范、保护和组织工作。同时,他们还能调动其他同学的学练积极性,并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暗示,使他们树立信心。教师可选取一部分具有"指导"或"组织"才能的学生进行培养,以便在课堂中安排他们协助教学,强化学生的课堂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王玉斌 《中国教师》2013,(14):36-37
提到"安全"课堂,不少教师可能想到的是令学生享有人身安全的课堂,而我说的"安全"课堂是指学生享有心理安全的课堂。在缺乏心理安全的课堂上,学生紧张、焦虑、孤独、自卑和恐惧,不敢如实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敢或不愿举手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等。例如在一堂物理课上,一位青年教师向一个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问,结果这个学生答非所问,不知所  相似文献   

17.
群体心理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呢?这里我从课堂教学与课堂延伸学习两方面探讨群体心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一、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心理1.课堂上的"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常常会发生这  相似文献   

18.
调适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心智能力的发展,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功能。近年来,本人为改善学生的心智发展,针对中高年级学生"怕、懒、慢"等主要心智障碍,选择教学方法,强化心智疏导和心理辅导,真正遵循学生的"动、乐、活"心理,培养学生的"敢、会、拼"精神,以下是我的实践过程和认识。一、遵循学生的"动、乐、活"心理,激活课堂学习氛围1.营造"动"的环境,促进师生多方互动美国著名教育家埃根(P.D.Eggen)指出:"教学中不存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积极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提问中,笔者认为重点要控制好问题的三个"度":问题难易适度,提问时机适度,问题数量适度。一、问题难易适度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分寸,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1.关注知识本身  相似文献   

20.
<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课。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尝试和思考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把快乐送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对学本课堂最初始的理解。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那么我想,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思考的是知识、方法和活动的指导。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心理、情绪、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情况安排。结合理论的学习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我对"学本课堂"有了几点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