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曾对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的事迹先后写过三次报道。我从报道中受到了深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同时也体会到报道先进人物要抓住时机、力未深入。一写邱少云1952年,我在志愿军第十五军《战场报》社任编辑。当年10月,为了粉碎美国侵略军头子范佛里特的秋季攻势,十五军在秦基伟军长的指挥下,在金化、平康一带发动了反  相似文献   

2.
秦基伟.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人,少年时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抗战中的“百团大战”后任太行一分区司令员。1947年春。秦基伟率领部队与国民党军进行艰苦的作战。一次,部队在石家庄附近的赞皇县休整。为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秦基伟建议演一场京剧。既没有舞台,又没有道具,更谈不上乐队伴奏,演京剧谈何容易。“条件不够就凑合演吧。”秦基伟仍然兴致勃勃。秦基伟要指战员们搭起草棚当舞台,戴顶草帽当盔头。用真格的东洋大马刀当道具。秦基伟和几个懂京剧的同志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剧本还真凑出来了。  相似文献   

3.
听说,在列车上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列车播音室转播电台一篇新闻稿,说一位社员丢了钱包,一位解放军战士拾到后,几经周折寻到了失主。当播出:“老汉紧紧握住战士的手,热泪盈眶地说:‘解放军司志,你真是俺贫下中农的贴心人啊!’”这时,旅客中有个小伙子怪声怪调地接上话茬:“这是我应该做的。”巧得很,这句话跟消息里那位战士说的一样,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阵笑声。这个小伙子虽然有些恶作剧,但他确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新闻报道中的一种“常见病”。即:凡是讲到做好事,这头感谢、那头回答的,往往翻来复去就那几句跑龙套的话。  相似文献   

4.
刘晨 《青年记者》2004,(5):31-31
在部队实习期间,听一位同志讲了这样一件事:某部报道组一位新闻干事,在审读下级报道人员采写的9名干部战士捐款,为驻地一户遭火灾的村民修缮房子的稿件时,觉得稿件结尾“村民×××接过钱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句不够劲儿,便大笔一挥,当即改为“×××热泪盈眶地说:‘你们真是雷锋式的好战士啊!’”稿  相似文献   

5.
罗学蓬 《湖北档案》2016,(10):28-31
原红四方面军干部何福圣回忆往事时,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同四方面军的官兵一样,对陈昌浩一直怀有复杂的感情.虽然他在回到延安时政治生命基本结束了,可是,我必须说,他是我们老战士心中永远的军神! 在“列宁号”飞机上向敌人扔手榴弹的总政委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为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于1936年12月25日独自决定释放蒋介石,并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离开西安时,他留下手令,由杨虎城代理其西北“剿总”副司令职务;又指示东北军各军、师长,他离陕之后万一发生变故,听从杨虎城和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指挥。  相似文献   

7.
王春华 《档案天地》2009,(4):39-40,53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由于中共代表周恩来的着力斡旋,事件终于和平解决。张学良表示“一人做事一人当”,于1936年12月25日独自决定释放蒋介石,并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离开西安时,他留下手令,由杨虎城代理其西北“剿总”副司令职务,又指令东北军各军、师长.离陕之际万一发生变故.听从杨虎城和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指挥。  相似文献   

8.
三、“傻儿”师长傻话多四川电视台曾经播出过方言剧《傻儿师长》和《傻儿军长》,在观众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剧中的“傻儿师长”和“傻儿军长”是有人物原型的,他就是范绍增。范绍增,名舜典、号海廷(1894~1977)大竹人氏犤8犦,曾任国民党八十八军军长及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将军衔,他是四川军阀中一起(注:四川方言,“紧跟”之意。),而且,还要贴得梆紧!(注:四川方言,“跟得很紧”之意)”其实范绍增是属于那种面带傻像心明眼亮的人,他能从一个农家子弟转而连长,营长,团长……一级级的升上去,没有点心计是显然不可能的。特别是临解放时,他率部参…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历史上,“西安事变”前10年发生的一起由朱德与国民党高级将领16军军长范石生建立反蒋统一战线堪称一绝。她使遭到围剿的南昌起义军余部获得了喘息之机,又为“湘南暴动”起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重大作用。现依据中共汝城县委已解密的党史档案,披露其内幕。一、朱德秘密赴约途径濠头脱险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朱德、陈毅率起义军余部来到与汝城交界的江西崇义上堡练兵。11月2日,朱德给国民党16军军长去了一封长信,当月17日收到范石生的回信:“青城一别匆匆数载。胸怀救国救民大志,远渡重洋,寻求兴邦立国之道,而南昌一举,世…  相似文献   

10.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是当年为抗日青年军而作的著名诗句.作为青年军的后继者邹鹏奇,原本是一位声震寰宇的抗日虎将.从参加北伐战争开始,他身经二百余战,是有名的常胜将军.特别是在抗战时期,他担任275团团长,率部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全歼日军第13骑兵联队,而被誉为九战区"老虎"团长.此后升任92师副师长,99师师长,99军军长、陆军训练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要职.他一生坚决抗日,多次率军杀日寇于全胜.现在庐山仍立有国民党99军抗日牺牲战士纪念碑.  相似文献   

11.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12.
陈毅元帅有首诗写道:“泉台幽幽汝何之?检点遗篇几首诗。谁说而今人何在,依稀门角见玉姿。”这首诗是陈毅哀悼亡妻肖菊英的。 肖菊英是江西信丰人,1930年初夏陈毅任红二十二军军长,并兼任在信丰县城办的红军干部学校校长。肖菊英就是由县高小毕业后进红军干校学习,然后被分配在红二十二军司令部担任秘书。  相似文献   

13.
谭延闿、程潜和唐生智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所进行的北伐战争中,分任北伐军中的三个军长。史传“无湘不成军”,北伐最初组建的八个军,湘军就占有三个,它们是谭延阎的第二军,程潜的第六军和唐生智的第八军。  相似文献   

14.
和一位研究佛学的朋友闲聊,谈起佛的真谛,朋友说,就两个字:“放下”!随后朋友说了两个故事。一位发泄心中积怨的信徒拿着两瓶酒醉醺醺地去见佛祖,求开释和成佛之道。佛祖说了四句“放下”,说第一句时,信徒愣了一下;说第二句时,信徒放下了一瓶酒;  相似文献   

15.
有人曾说钟守军有“特异功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呼啦啦地打开局面.不信,你看:他当战士报道员,部队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更谈不上是报社的什么“关系户”,而他的稿子却能一次又一次地在报纸上露面,他也被中国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说他是文人吧,部队又连年树他为军事训练标兵.1970年初,他担任了由18名战士组成的火箭筒班班长,担负火箭筒训练试点任务,多次在军事比赛中夺魁.年底,该班被部队树为军事训练标兵班,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部队的“标兵班长”.  相似文献   

16.
我从红军、八路军到解放军,成长的阶梯我没有跳过一阶。从当战士,一直到当旅长,后来旅改成师以后,就是师长兼政委。抗美援朝回来以前,在朝鲜是师长,后来是军参谋长,回国以后是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1955年授衔少将。  相似文献   

17.
颜梅生 《云南档案》2014,(11):23-26
<正>在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战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副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67军军长李湘李湘,原名李湘林,又名李秀里,1914年2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泮中村。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路上,李湘数次受伤。突破湘江时,腿部  相似文献   

18.
颜梅生 《湖北档案》2014,(10):37-39
惨烈的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挥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代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  相似文献   

19.
“西安事变”张、杨率部“兵谏”,逼蒋抗日,早已家喻户晓。然而,为配合这次行动,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还往西北重镇“金城”发动了震惊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兰州事变”,留下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黄樵松将军是原国民革命军第30军中将军长,是一位具有浓郁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军人,在抗战中屡建功勋,成为抗日名将.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一贯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在山西太原前线酝酿率部起义时,因被"最忠实"的部下出卖而牺牲.黄樵松是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因阵前起义而牺牲的国民革命军唯一一名军长.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