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一九八六年七月五日的一百年温布尔登网球比赛中,世界著名的网球名星纳芙拉蒂洛娃又一次以她高超的球艺,第七次独占鳌头。人们在为她欢呼的同时,不禁要问纳芙拉蒂洛娃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她第一次看到也是她最崇拜的网球名星是澳大利亚人罗德·拉沃尔。那是在布拉格的斯巴达体育中心,当时纳芙拉蒂洛娃还是布拉格的一个小学生。拉沃尔多次获得国际比赛的冠军,他球场上那灵活敏  相似文献   

2.
因伤没能出现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辛吉斯,又要错过她所喜爱的温布尔顿公开赛,这是她自1994年成为职业球员以来,第一次长时间远离网球。  相似文献   

3.
她是网球场上的英雄,她也是网球场上的旗帜。她开辟了一个网球新时代——她热爱网球威廉姆斯这个姓氏早巳经载入了世界网球的史册,塞雷娜不仅是网球公开赛以来世界排名最高的黑人女选手,她强化了女子网坛男性化的打法,她一度统治了世界女子网坛.她成为所有女选手需要超越的目标。她拥有强大的实力,她具备高超的球技,在球场上她威风八面,虽然在刚刚结束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小威没能再夺桂冠,但在即将开赛的中国网球公开赛上,她毫无疑问的仍然是夺标的最大热门。  相似文献   

4.
Marina 《网球》2013,(3):147-147
李娜再一次让国人沸腾起来,毫无疑问她是中国网球的骄傲。可面对国人对网球瞬间的热情,真正的网球人在喜悦后往往会感到落寞,毕竟这种热情是短暂的,在经过澳网近半个月的狂欢之后,中国网球还将在孤独中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5.
[捷] 海丽娜·索科娃捷克斯洛伐克人口不多,但网球运动水平却很高。原因何在?英国著名网球教练员吉米·琼斯将其归功于一位妇女,她叫维娜·索科娃。她是六十年代初的网球名将。1962年,她初登温布尔吞,连陷曾获两次冠军的比诺和上届冠军莫蒂默。进入决赛后,因韧带扭伤而败于萨斯曼,功亏一篑。海丽娜就是维娜的爱女,其父是捷克斯洛伐克网球协会的会长。她自懂事起就耳濡目染,对网球运动产生了兴趣。海丽娜小时很喜欢音乐,但双亲却希望她能成  相似文献   

6.
汪涛 《网球》2013,(8):93-93
"看那个时候的我多瘦啊!"在上海市田林路888号绿洲商务会所的蒋越网球俱乐部,蒋越教练指着《网球》2004年2月刊上她做技术示范的照片对记者说。那是蒋越第一次与《网球》杂志进行合作,当时她刚刚回国半年,还没有步入网球教练行业的正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与从小在一起打球的文俪原教练取得了联系,2004年的2月份,蒋越接到了文俪原的电话,请她到北京为《网球》杂志拍一组技术动作。直到现在蒋教练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拍照那天是坐文俪原的车去的,车特别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最好的女子网球手!” 1991年,南斯拉夫女子网球新秀莫尼卡·塞雷斯迎来了她网球生涯中辉煌的时刻:16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16次进入决赛,10次夺得冠军。尤其在去年11月于纽约举行的世界女子网球精英赛中,进入决赛后以3比0的优势一举击败老牌冠军纳芙拉蒂洛娃,赢得了世界女子网球“新皇后”的美称。这一  相似文献   

8.
3月28日,北京先农坛ET网球场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球活动──洪耀网球同乐日。美国网协会员吴洪耀先生击诉记者,此次活动所用场地、教练全部免费,旨在宣传网球,推广网球,让更多的网球爱好者享受网球的乐趣。100多位网球爱好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了这项活动。①毕琼(左)和她妈妈贺女士(右)。毕琼,北京大学一年级学生,已打了两三年网球。贺女士说她女儿有点痴迷网琼,最崇拜桑曾拉斯,经常埋怨我们没有从小把她送去练网球。②刘云中,退休干部,76岁。他说他是4年前开始练的网球,练着练着,动脉硬化的毛病地没了。现在是每天…  相似文献   

9.
邱友益  叶蓓图 《网球》2013,(7):76-77
2006年"中国网球风云榜"颁奖典礼,让叶蓓第一次和网球产生了交集。叶蓓回忆道,当《网球》杂志邀请她做颁奖典礼主持人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自己此前没有任何的主持经验。但很快,叶蓓说服了自己,"我比较随性,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喜欢冒险和挑战。"当然,像"中国网球风云榜"这样中国网球的最  相似文献   

10.
走近桑切斯     
虽然笼罩在超级大腕斯特菲·格拉夫和莫尼卡·塞莱斯的阴影下,桑切斯·维卡瑞奥却仍然打出许多令人难忘的比赛并谱写了她自己网球生涯新的篇章。 她曾经先后8次击败格拉夫,有两次是在大满贯比赛的决赛中,而1995年温布尔顿锦标赛和199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决赛,更是女子网坛历史上最赏心悦目且精彩纷呈的决赛。在她的率领下,西班牙队在过去的6年里,4次问鼎联合会杯,2次进入最后的决赛。在1995年,她更是集世界女子单、双打排名第一于一身。在此之前,只有玛蒂娜·纳芙拉蒂诺娃8年前曾有过此殊荣。  相似文献   

11.
动向     
《网球》2008,(12):22-22
海宁:我真的不怀念网球自宣布退役后,海宁"人间蒸发"了一段时间。离开网球的这几个月里,海宁说她去真正度了一次假,因为"充满好奇而没有压力"。她很享受现在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2.
serra 《网球》2008,(2):72-75
对于米斯金娜来说,那匹马后来无数次出现在她的梦里,它载着她飞快地奔驰过2004年的罗兰·加洛斯中央球场,扬起红色的烟尘,它后来扬起愤怒的蹄子,她几次要摔下来,她曾经尝试控制,但她知道自己的性格,就像她梦想过驾驭自己,穿过那些广袤而宏伟的网球之旅,实际上,这个网球之旅只适合出现在梦里,根本不会成为浪漫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陈志强 《网球天地》2014,(10):124-125
对于福州网球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叶周玲女士而言,网球业已成为她Aged花美眷,在并不算漫长的似水流年中,网球带给她无可取代的美好而迷人的体验。而她本人,也无愧于是海峡西岸盛开着的一朵网球金花,点亮了福建网球圈的特色盛宴。  相似文献   

14.
新星     
《网球》2007,(10)
克里斯汀娜·库克娃Kristina Kucova编号:200710另一半梦想在斯洛伐克,哈娜·曼德利科娃的名字就是网球运动的代名词。17岁的库克娃几乎把哈娜当作女神。克里斯汀娜最早的偶像是塞莱斯,因为她也是正反手双手持拍,梦想着一鸣惊人。可是,随着年龄的成长,克里斯汀娜逐渐意识到曼德利科娃才是她在网球场上的向导。"一次次穿过布拉迪斯拉发的街道,来到我所在的网  相似文献   

15.
张文悦  陈功 《网球》2008,(10):138-139
多年以前,她是中国女子网球的希望之星,却因受伤不得不提前退役。如今,她带着在深圳网球行当里打拼来的阅历和对网球的执着之心,回到家乡天津,构筑一个网球的摇篮——滨海网球学校。  相似文献   

16.
丁燕 《网球天地》2010,(1):106-107
强身健体?疯狂追星?成为职业选手?不,这些都不是朱玲玲最开始打球的原因。从小生长在加拿大的朱玲玲,尽管打过网球,但也只是一年偶尔去一两次球场,“就是只菜鸟。”2007年朱玲玲回到成都,原本只是为了更好学习数学和中文,却不想在看过几次高水平的网球比赛之后对这项运动有了兴趣,13岁的她就这样与网球有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网坛上素有“铁娘子”美称的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1956年10月18日生于布拉格,1981年加入美国国籍。她从1973年赢得职业网球163场大赛的冠军以来,至今尚无人打破这一辉煌的纪录。纳芙拉蒂洛娃已在网球场上驰骋20年。在这20年中,她曾获得9次温布尔顿公开赛女  相似文献   

18.
纳芙拉蒂洛娃,这位现代女子网球技术的奠基人,曾赢得六次温布尔顿公开赛的桂冠。前不久,出版了她的自传《我》。她在自传中直言不讳地写到了她对女人的性爱。她说:“我从未想过当一个女同性恋者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她说,她第一次与男人发生性关系使她非常失望。  相似文献   

19.
世界女子网球排名第二位的德国著名选手格拉夫,1969年出生于德国的布吕尔,今年23岁。她身高1.76米,双腿修长,碧眼金发,性格内向,待人谦恭,富有女人的脸力,不但成为球迷的崇拜的偶像;也是基些异性求爱的目标。格拉夫17岁的时候,有一次在美国参加公开赛.她在网球  相似文献   

20.
"太太团"一直是足球赛场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不久前欧洲杯法国"太太团"的坐席中,新添了一个靓丽的身影,虽然她的男友纳斯里只是作为替补出场,却丝毫不能掩盖她的光芒,因为在法国,她的名气比男友大得多。她就是法国著名的网坛美女戈勒文。1988年出生的甜美娇俏的美少女戈勒文是俄罗斯后裔,在她只有8个月大的时候,戈勒文全家移民法国。从7岁开始,戈勒文便离开法国,前往美国著名的尼克·波力泰尼网球学校学习网球。在这所全球闻名的网球学校中,诞生了无数的网球超级明星。戈勒文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她具有一切网球明星所应该具有的天赋—这不仅仅体现在她的网球技术上,还体现在她特立独行的性格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