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生物(必修)中《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部分主要讲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方面的内容。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内容有: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无机的和有机的化合物;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存在着多种细胞器。关于细胞器的内容,重点讲了线粒体和叶绿体这两种细胞器,主要说明这两种细胞器在动植物体中存在的部位、在细胞内的分布、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此外,还简要讲述了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这5种细胞器。最后强调指出,在活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是相互协调的,各种细胞器之间也是密切联系的。紧接着就安排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以便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一、对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思路1.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该题实验验证的"生物学事实"是什么,或是"生物学事实"的哪一方面;实验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如"细胞质流动的观察"的实验原理为: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圆形或球形,它在细胞质基质中随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叶绿体的运  相似文献   

3.
<正>1无氧呼吸过程中脱下的"氢"的走向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94中有一段话: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地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酶的催化,但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欧阳浩波 《高中生》2008,(10):12-13
重点一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例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解析细胞质基质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能够产生ATP。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如滚滚浪潮荡涤着传统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我们一方面为开放、自主、活跃而成效显著的课堂感到振奋和欣慰;另一方面,我们也为存在的一些问题而陷入了深深的困顿与思考:尊重是不是等同于放任?生成是不是意味着否弃预设?生活经验是不是等同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是探究细胞呼吸的理想材料,也是各级各类考试中多次使用的素材。例如,将酵母菌细胞膜破碎后,形成由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组成的匀浆,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将酵母菌、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酵母菌的线粒体分别装入不同试管中,分别加入葡萄糖或丙酮酸,通入氧气或密封,通过实验来探究不同试管中的产物,综合如表1。  相似文献   

7.
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是以新鲜的黑藻为材料 ,观察黑藻细胞质的流动。其实此实验仅仅只讲到细胞质的流动的一种形式 ,即细胞质的环流。为了使细胞质的流动概念更具体和完整 ,笔者就细胞质流动的方式作如下综述 ,以供教学参考。生活的细胞中 ,细胞质是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 ,其基质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 ,从而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做有规则的持续流动 ,这种运动就称为胞质运动。胞质运动是一种消耗能量的生命现象 ,其速度与细胞生理状态有密切关系 ,一旦细胞死亡 ,流动也随之停止。胞质运动对于细胞内物质的转动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 1 细胞质是如何流动的?在活细胞中,细胞质以不同的方式在流动着,包括细胞质环流、穿梭流动和布朗运动等,其中主要是细胞质环流。2 影响细胞质流动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细胞质流动快慢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光照、温度、pH、生长素浓度和切伤以及自由水含量等,适宜的光照时间、温度、pH、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切伤部分以及自由水含量多时,细胞质流动快。3 当发现细胞质流动很慢时,应如何加速细胞质的流动?  相似文献   

9.
<正>1问题邱建卫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中,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是作为渗透系统的外延之一列出的,其中的吸水膨胀和失水皱缩即为渗透现象。在这一渗透系统中,内部溶液是指"细胞质"。根尖分生区细胞内虽无液泡,但有细胞质。当该细胞处于外界溶液中时,是否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处于  相似文献   

10.
在“细胞增殖”一节的教学中,常常有学生问我:“细胞器的数量增加吗?”当然要增加。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不仅要复制,各种细胞器也要增殖,随着细胞质的分裂进入到子细胞中去。不同细胞器其增殖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徐以润 《科学教育》2007,13(5):70-71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些概念从表面看差别很小,但含义却大不相同,我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整理,希望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并且在学习中注意相似概念的区分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准确掌握。1细胞液和细胞质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细胞渗透作用就是水分进出细胞液的过程。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2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原生质指的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分化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一个…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发现:叶绿体运动与细胞质流动相互影响,可利用叶脉、伤口、叶片锯齿等处细胞特征实现视野定位,拓展探究实验中出现质壁分离并不能说明细胞质流动需要能量,细胞质流动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类细胞中.  相似文献   

13.
学习了有丝分裂的知识我们知道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每一个着丝点一分为二 ,原来连接在同一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离开来 ,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许多师生就误认为 :着丝点的分裂是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用秋水仙素处理 ,破坏纺锤丝形成 (纺锤丝实质为微管蛋白 )的情况下 ,两条组妹染色单体也可以正常分开 ,使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由此可见 ,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丝无关。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着丝点分开的呢 ?一些实验证明 ,着丝点的分开可能来自细胞质内的Ca2 + 的信号作用。用含有荧光标记的Ca2 + 指示剂染料连续观察活细胞的…  相似文献   

14.
<正>1关于盐酸的水解作用1.1质疑李金安《分子与细胞》P.2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方法步骤中有"水解"的提法,怎样跟学生讲教材中的"水解"两字呢?也就是说,这个步骤为什么要叫"水解"?  相似文献   

15.
郝建邦 《生物学教学》2003,28(12):44-45
真核生物的许多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的 ,而细胞质中也有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 ,称为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研究得知 ,有些细胞器中含有DNA分子 ,还有一些生物细胞中含有共生结构 ,细菌细胞中也常含有质粒 ,这些都具有细胞质基因的特点。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细胞器中 ,其典型的载体是质体、线粒体。我国科学家利用三系配套的方法培育出了小麦、大麦、谷子、水稻等许多优势杂交种 ,取得了粮食生产方面的优质、高效。三系配套育种工作的成功 ,正是充分利用了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1 细胞质…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其具备较高的实践素养。当前中小学教师对实践素养的认识却存在偏差,误把其所具有的能力当作实践素养。然而素养与能力具有不同的内涵,教师实践素养也不等同于教师实践能力。根据舍恩"行动反映"理论来看,教师就是行走在"湿软低地"的专业实践者,他们需要借助"行动反映"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因此教师最重要的实践素养就是"行动反映",包括"对行动的反映"和"行动中反映"。  相似文献   

17.
<正>1细菌有氧呼吸场所在哪里?我们知道,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在线粒体,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的结构特点是无成形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除核糖体外),好氧细菌的有氧呼吸主要在哪里进行呢?陈阅增的《普通生物学》中提到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电子传递链(由电子载体组成)位于细胞膜上;王金发的《细胞生物学》中也说到细菌的细胞质膜(即细胞膜)会内陷形成中膜体,每个细胞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为细胞提供呼吸酶,具有类似线粒体的作用,故称为拟线粒体。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原理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二、目的要求1.通过用显微镜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2.了解细胞质的流动,受细胞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3.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三、材料用具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培养皿、台灯。四、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9.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科书(选修)》中,“细胞质遗传”是安排在孟德尔遗传定律之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细胞核遗传的补充。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教学实践表明,本节的教学难点有两处:一是细胞质遗传与母系遗传的关系,有许多学生把细胞质遗传等同于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20.
<正> 1 关于衰老细胞的核变化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中讲衰老细胞的特征时,是这样描述的"细胞核体积增大",许多辅导资料也据此进行命题训练。易宁玉在《生物学通报》1983年第6期《谈谈衰老》一文中提到:"衰老细胞……细胞核固缩";又见郑国昌主编的《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第2版)P.468写道:衰老细胞"细胞核固缩"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率减小,生长速度也逐渐降低,甚至有的细胞最后连核都消失掉,如哺乳类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