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担任一家广告公司老总又兼任制片人的朱时茂,已很少在影视圈露面。你若想与他聊电影电视,或者聊他的老搭档陈佩斯,那多半会冷场的。但是你若提起他最感骄傲和自豪的12岁的儿子朱青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2009,(7):27-27
我曾在小学教过十年数学,虽然离开讲台十几年了,却始终未敢丢弃安身立命的本行,案头始终放着数学分析讲义,抽屉里珍藏着奥数教练员证书。去年儿子在大学里学数学找不到感觉,我重拾课本帮儿子把微积分基础理了一遍,写了一篇《我与儿子谈学数学》。儿子的数学不是他冒尖的学科,我虽然学数学教数学,但没有让儿子学奥数,是想尽量让他的童年多一些快乐。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曾明是一个聪明的中学生,他的最大问题不是课业成绩,而是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他喜欢运动,经常参加球类竞赛;他喜欢交朋友,时常参加同学聚会。我当然希望他多才多艺,将他送到才艺班;怕他输在起跑点,又给他请英文家教。而他自己平时又爱看电视及打电脑。儿子平时最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没时间!”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可用的时间太少,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和时间赛跑,却一直远远地落在时间之后;他深刻地感受到时间的压力,一直在紧张的生活中寻找喘息的机会。知道儿子的问题所在,但是又没有好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便请他在教育局工作的伯…  相似文献   

4.
上一年级的儿子有了新的变化:我的家在郊区的大学校园里,儿子在市区上学,为了上学每天往返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我担心儿子太累,于是和他商量着到学校附近去租房子住。没想到,儿子非常不同意,反问我:"妈妈,你想到那么吵闹的地方去住吗?"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周末儿子做完作业,有些时候更喜欢在家里玩而不是到楼下找小朋友玩。我曾经劝他出去玩,但是没想到儿子却说:"妈妈,这会儿我就想自己  相似文献   

5.
木匠的愿望有一个木匠技艺超群,做的东西远近闻名,请他干活的人络绎不绝,他也就挣了不少钱。但是他却不满足地想:要是我做的东西永远都不坏,那我不是更有名吗?请我做东西的人不是更多吗?那样的话,我就可以挣更多的钱了!当天夜里,木匠就跪在地上祈祷:“上帝啊,你让我做的东西永远都不坏,好吗?”木匠跪在地上祈祷了很久,上帝被感动了。于是上帝就对木匠说:“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但是,我怕你将来后悔……”木匠连忙说:“上帝,我绝不后悔,你就满足我的愿望吧!”上帝说:“好吧!”后来,木匠做的任何东西都用不坏、砸不烂,他的名声更大了,请他做东…  相似文献   

6.
蜗牛教育     
我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儿子能够更深切地体会蜗牛精神,不仅要自立,而且还要做到坚忍、执著以及永不言弃。儿子今年7岁了,他从小就非常乖巧,喜欢自己尝试着做许多事情,也逐渐掌握了许多生活技能。然而,我最近却发现他的自理能力急剧下降,很多事情都需要有我的帮忙才能完成,比如,买个文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一只青蛙,独自住在一块大石头下边。每天他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游进水塘吃早餐。跳到一块石头上享受阳光。游回大石头下边的洞里。这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但他喜欢。他喜欢大石头下温馨的家。喜欢眺望永远不变的水塘。他喜欢看一样的鸟儿每天飞过蓝天。他喜欢夜晚的宁静,只有蟋蟀在歌唱。有时他会看到其他青蛙跳着去冒险。但他只愿意呆在大石块下边,他觉得那里更安全。后来,事情开始有了变化……水獭一家搬进水塘,搅乱了一池清水。青蛙心里想:“我不喜欢那些把水塘弄得水花飞溅的水獭!”第二天,一群蓝鸟搬到岸边的树上,整天唱歌。“嘿,我…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研究》2009,(12):45-46
我有个急性子的儿子,虽然才6岁,不过一旦他想做的事情不能立刻达到要求,就发脾气。比如:我陪他下完国际象棋,交代他把棋子放到棋盘里收好。由于棋子形状不规则,有时装的角度不对,盒盖就盖不上。儿子先把棋子都捡到盒子里,盖了两三次都没有盖上,就狠狠地把盒子摔在地上,嘴里还叫着:“破盒子,我让你关不上,真讨厌!”  相似文献   

9.
那一刻,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无论有多忙,一定要加倍补偿杰瑞,给他更多的父爱和关怀。我有一个恩爱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我们一家三口幸福地生活着。然而,幸福是短暂的,在儿子杰瑞就要上学时,我的妻子出了车祸,她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妻子的去世给我的打击是沉重的。从那以后,我把儿子交给保姆照顾,用工作麻痹自己,很少回家陪伴儿子。在儿子7岁的时候,我把他送进小学  相似文献   

10.
育儿点滴     
我的儿子今年已经6岁了,正在上学前班,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一手带大的,虽然苦了点,但是苦中有乐,母子之间有一种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我天生乐观、开朗,我的孩子活泼好动,我与儿子之间有时不分大小,经常与他一起光着脚在草地上摔跤、翻跟头。与他玩游戏我还会耍赖,他的娃哈哈、果冻我会与他抢着吃。有时音乐声起,我会情不自禁地舞起来,儿子也与我一起同舞,我们俩经常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儿子的班级里举行了“如何使用你的压岁钱”交流会。儿子的回答令他的老师感到惊奇,他说:“我要将我的压岁钱存着,以后好替爸爸妈妈还买房子的贷款。”初听到这句话时,我有种从未有过的辛酸:我们没有给儿子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使他这么小就有了忧患意识。但反过来想,儿子的话语中更多的是对父母的体谅和关爱,虽然仅仅是一句话,却折射出孩子一颗爱的心灵, 有爱,就行!  相似文献   

12.
劲爆点赵传虽然很丑,但绝对是一个幸运的男人。虽然他不是那种风光无限的天王级超级巨星,但是他却拥有一首足以聊以自慰,可以向子孙炫耀、可以让歌迷永远牢记不忘的单曲《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而这,是很多天王天后歌手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人红,并不代表你的歌很红,而对一个歌手来说,拥  相似文献   

13.
我曾和妻子约定,给儿子一个温馨的家,工作的事情单位解决,夫妻矛盾私下解决,不把情绪带入三人之中,让儿子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真情。在爱的氛围中学会爱,是我们对儿子的期望。每天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在幽静的校园里散步。儿子一手扯着妈妈,一手扯着爸爸,走在两人中间,嘴里哼唱着从爷爷那里学来的古老的民谣。但儿子更愿把爸爸妈妈的手扣在一起,他趴在我们的手臂上,“啊,坐飞机啦 !”这时候的儿子显得特别天真可爱。夕阳把我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儿子会高兴于他的发现。爱,不是虚幻的,它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从生活琐事…  相似文献   

14.
心心相“Q”     
《中国高校招生》2017,(5):113-114
来信剪辑:孩子最近几次考试成绩都不怎么理想,他整个人很失落,还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平日里,我不敢打扰他,更不敢提考试的事情,看到孩子吃不下饭,我也吃不下!我虽然很担心,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相似文献   

15.
苇笛 《生活教育》2013,(2):57-57
那个黄昏,因为忙得不可开交,我便吩咐儿子,把院子里的鞋子收回来。儿子倒是听话,几步就奔进院子,抱回鞋子;可就在他将鞋子放在鞋柜旁时,他却冲我叫道:“妈妈,这都是该你做的事情,你却让我来做!”  相似文献   

16.
一位夫人抱着她的儿子走进一家银行。她的儿子刚两岁,他正吃着一块蛋糕。夫人走到银行的一个橱窗前,橱窗由铁栏杆围着,她的儿子认真地盯着银行的出纳员。接着,他把他的蛋糕递给出纳员。出纳员笑着摇了摇头。“噢!宝贝!你不能那样做。我们不是在动物园里。”这位母亲说道。然后,她对出纳员说:“我很抱歉,请原谅我的儿子,他刚去过动物园。”Awomancomesintoabankwithersoninherarms.Theboyisonltwoyearsold.He’seatingacake.Whenthewomancomestooneothewindowsoftheironrailing,thebowatchesthetellercarefully.Thenhgiveshiscaketothetell…  相似文献   

17.
日月如梭,一转眼,儿子晓飞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十几年来,儿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欢乐,更多的是启迪和思考。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认识到,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记得在晓飞五六岁时,我让他和一大群比他大的伙伴到学校操场上去打羽毛球。可不一会儿,他就撅着嘴巴,红着眼睛回来了。我问他怎么不玩了,他委屈地说:“大哥哥、大姐姐只让我帮他们捡球,没有人和我玩。”看着他那张通红的小脸、那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心中突然一动,我想:有时,我不是也嫌孩子碍手碍脚,把孩子赶到一边嘛!孩子虽然小,但是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被人忽…  相似文献   

18.
小蝶被炒记     
我的boyfriend在临上飞机之前交待我一定要尽快找一份工作,赚到钱可以买飞机票,飞到有袋鼠也有奶牛的澳大利亚,和他一起在美丽的黄金海岸上散步。可我虽然大学毕业拿到了学士学位却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现在找哪个工作,都不是最少要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啊?但是结果连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竟被聘到一家总部在英国诺丁汉的公司里担任文秘,真不知道是我的口才好,还是运气好?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招聘广告上的“月薪5000”也不是假的,只要你过了一个月的试用期。当我眉飞色舞地把这个good news告诉爸爸后,不料他只是说了一句:“那个公司可以包吃啊?那你以后中餐晚餐都不在家吃,我就可以不用为你做饭了!”  相似文献   

19.
儿子生日那天,他提议和我下象棋,儿子常与我过棋招,又因为我总是让着他,儿子便在伙伴面前大肆炫耀:“下象棋,我妈不是对手!”我决定趁机灭灭他的威风,虽然我技不如人,但自认为小心应付还是可以胜这小子一筹。  相似文献   

20.
积累将来     
肖晓阳 《师道》2002,(4):56-57
“审慎在我们没有把握的时候是必要的,至少我们保护了孩子对学习的渴望。”从书上看到的这句话虽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于我却有很深的体会。我的儿子长得精灵、可爱,我们都叫他“阿迪”。我和丈夫都是学艺术的,潜意识里希望儿子将来也像我们一样从事有关艺术方面的职业。我们都觉得阿迪有着这方面的潜能。他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