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经济全球化与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摆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滞胀"危机,进入了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自由主义或新保守主义等资产阶级右翼思想大肆扩张和蔓延,以贸易自由化、市场定价、消除通货膨胀和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华盛顿共识"成为了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一方面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准备着越来越充分的条件;另一方面又给社会主义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新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2.
新自由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与工具,是资本主义世界在国家关系的博弈中用来制造公共危机的工具,更是人类应对公共危机的障碍。实践证明,新自由主义主导下构建不了应对公共危机所需要的治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国家主导的公共卫生系统建设和相关生产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人类应对未来公共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周期性激化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生俱来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它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将不可避免,并且资本主义在其自身范围内是无法克服危机的.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资本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即“大萧条”发生后,财政政策应实际需要走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从美国的财政政策实践来看,财政政策对经济危机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末期福特主义的危机,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应对福特主义危机的两种模式新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从20世纪9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来看,后福特主义代表着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演变的方向,其中精益生产模式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为应对危机,西方各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些强有力的救市措施对于恢复市场信心、稳定金融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本质上仍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体制调整,而非根本制度的变革.政府干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历史上的政府干预实践也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介绍和分析历史上出现的关于危机问题的基本观点.作者认为,对再生产和对危机的分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对再生产有三种基本分析思路.第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能够自动实现再生产,自由放任主义传统和右翼凯恩斯传统持这种观点.前者的商业周期理论认为,危机总是置身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正常进程之外;后者将危机归因于一系列的“政策”失误,只要适当的政府调节就可应对.第二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受有效需求不足的限制而无法实现自我扩张,它需要一些外部需求的支持.与之相联系的是保守和激进的消费不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不足和比例失调理论.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资本主义社会能够自我扩张,但积累过程加深了积累所基于的内部矛盾,直到最终爆发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在其内部.这种分析几乎是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包括“利润率下降”和“利润挤压”这两种对危机的解释.作者最后总结了危机理论史暗含的三条教训.  相似文献   

7.
本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以及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的影响,认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它势必首先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使当代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同时全球化又带来了世界性的贫富分化、动荡、危机、矛盾与冲突;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而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推动下扬弃着资本主义,并为社会主义准备着物质条件,使之更加接近社会主义的入口。  相似文献   

8.
一、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80年代是相当困难的十年,世界银行称之为“失去的十年”,而实际上是倒退的十年。发展中国家在80年代所经历的是一种“发展危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引发的,而发展中国家的危机则是由于发展不足,是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一种折射。这种发展危机与发达国家经济危机有不同的特点。一是时间很长,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二是这种危机是多重性的,是各种矛盾的交织,不仅表现为生产下降,还表现为财政危机、国际收支危机与社会危机等。  相似文献   

9.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资本,就以暴力的形态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国际间经济实力的动态演变,以及资本逐利性使然则是中国近代史发生的逻辑起点.晚清社会生态对危机应对的影响,表现为:证明了危机应对的反动本质;推动了社会反抗势力的聚集.这就从武昌起义爆发和结果印证了,清政府的必然灭亡.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土耳其共产党积极回应。指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金融危机",资本主义为应对危机所做出的调整和"改变",其实质是为了掩盖危机爆发的根源,从资产阶级自身利益出发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危机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垄断地位,但它在其他领域更加具有扩张性;此次危机发生在一个反对革命的时代,并未促进工人运动的高涨;共产党人的当前任务就是在反对资本主义中激发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