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技状态的测定与培养肖红艳,王保合,马德庆在激烈的田径竞技比赛中,一个优秀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竞技能力,而且同时要具有最佳的竞技状态,只有竞技状态良好的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反之,如果运动员参赛时竞技状态不佳,比赛的成绩就会低于平常训练时的成...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与科学调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重大比赛中,运动员能否取得最佳成绩,不仅取决于体能和技能优势,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科学调控最佳竞技状态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力求为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获得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竞技状态是一种变动的状态,在这种变动状态处于最高峰时,称为最佳竞技状态。在理论上认为最佳的竞技状态应表现在最重要的比赛上,运动员为了在整个赛季成功地参加比赛,必须在3—5个月内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本文试图通过近四届世界大赛上获得前六名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状态的表现形式,找出一种更能够客观地对运动员进行评价的标准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论田径运动中的竞技状态与最佳竞技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取得的竞技状态是呈波动型的,一般赛事和训练应使运动员的有机体处于竞技状态波动的波峰期,重大比赛应使运动员有机体处于竞技状态波动的最高波峰期。  相似文献   

5.
周明 《体育科学》1993,13(3):39-44
全年训练计划以周期划分理论和训练原则为基础,按照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的规律来制定和控制,全年训练周期的划分同样依照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围绕年度最重大比赛划分为与之相应的三个训练期:准备、比赛和过渡期。通过对训练过程的控制,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文中以世界优秀短距离运动员庄泳为例,探讨优秀短距离运动员全年训练计划制定与控制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运动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中,一个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否进入理想的竞技状态决定着运动员的成败。而要进入理想的竞技状态必须进行赛前的  相似文献   

7.
在比赛中调节自身的竞技状态是高水平运动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在标枪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通过控制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排除外界的不良干扰来调整竞技状态对比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它制约着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标枪比赛中经常会有运动员在平常训练时技术表现、训练成绩都很好,一旦比赛就会心理紧张,发生脸色苍白,身体僵硬,动作变慢,技术变形等现象,造成比赛发挥失常。如何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最佳的心理状  相似文献   

8.
从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影响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科学调控最佳竞技状态所采用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力求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郭克军 《体育世界》2008,(8):110-111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而比赛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正规的比赛中,表现出的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赛前训练阶段是运动员在比赛期能够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阶段,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赛前训练的任务是要把运动员已获得和已具备的运动竞技能力,通过赛前训练更好地表现出来,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最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0.
比赛中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非常重要。如竞技状态不佳,既使有实力,也难以取得应有的成绩。比赛前怎样才能取得最佳竞技状态呢?这里就几个要点,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运动训练.培养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在重大国内、国际比赛中获胜,是我们训练的唯一目的。对于少年速滑运动员也应培养他们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己最高竞技状态的能力。因此.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个周期训练安排好他们赛前训练准备工作,力求加强技术、战术、身体机能、心理等方面的培养,使之在重要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如何掌握好赛前训练及竞技状态的培养,把握其规律,笔者在近年的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比赛中,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可以发挥正常水平,取得优异成绩.但由于在赛前训练中过度疲劳、紧张,或在比赛时求胜心切等,可使运动员患一种叫"竞技综合症"的病症,使之竞技状态不佳.不仅使运动员不能发挥正常水平,而且还可能使运动员不能继续参加比赛."竞技综合症"是由于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及肾上腺分泌功能失常,导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大卫·斯托尔多年参赛情况的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在大赛前后的参赛次数、参赛间隔天数、比赛成绩均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对于了解优秀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指导我国运动员在大赛前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具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高校全能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一)赛前心理状态特点 高校全能运动员在赛前与其他比赛一样,也会出现赛前状态,也有一个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过程,有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明显早于其他田经项目,一般提前3~7天,其他田径单项比赛,大多是在2天以内有的甚至是在临赛前才出现。因此会导致运动员在比赛前过多的心理消耗,使比赛时的最佳竞技状态减弱或消失,特别是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动训练培养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使之在重大国内、国际比赛中获胜或破纪录,是我们训练的唯一目的.为此,在训练中都力求加强技术、战术、身体机能和心理方面的培养,旨在使运动员在重要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这是训练计划安排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短道速滑运动员比赛中心理定向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良好的心理定向,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较佳的竞技状态;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同的战术定向,能获得较好的比赛成果.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后心理定向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训练方法、手段日益进步,使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越来越接近,且摔跤本身具有两人徒手格斗对抗的特点,比赛及竞争的程度越来越紧张激烈,所以胜负的因素除了运动员技术是否全面、战术是否运用得当,临场的竞技状态也很重要。而最佳竞技状态的出现需通过比赛前一定的心理训练,调整好运动员心态使之用平常心来对待比赛,才能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术与战术。所以说,心里训练在比赛前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和马匹要想在比赛中创造出优异成绩,就必须使其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比赛中,通过合理按排训练周期,可对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因心理变化而产生成绩波动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基层教练员在比赛中调整青少年运动员竞技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现代运动实践表明.科学安排赛前训练,对于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得比赛胜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在比赛中得到发挥.保持理想的竞技状态,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应该如何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这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优秀青年短跑运动员王雯珊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为内容,对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规律作一些探讨.以期为短跑项目的赛前训练、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