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梁绍常 《中学文科》2009,(18):43-44
有道是: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要靠今天的未成年人去创造。因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具体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霍庆 《学子》2012,(9):18-19
一、让心灵诗意的栖居——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柱系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高效愉悦地干好工作,进而体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带给教师的特殊幸福,让自己拥有更充实、更有意义、更幸福的生活。所以,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是一种心灵的成长,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们对自己工作、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普希金说过,幸福的特征就是心灵的平静,心灵怎样才会平静?无非是满足自己心灵的需要.校长的幸福是什么?校长的幸福是学生的成长,是教师的成功,是学校的成名,是社会的认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湖南教育》2007,(10):30-32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人们对自己工作、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普希金说过,幸福的特征就是心灵的平静,心灵怎样才会平静?无非是满足自己心灵的需要。校长的幸福是什么?校长的幸福是学生的成长,是教师的成功,是学校的成名,是社会的认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赵丽娟 《河北教育》2007,(11):16-19
生命是可贵的,因为每个人只能拥有一次生命。而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也是丰富的:一次考试的成功或失败,一篇文章带来的启示,一场球赛后的酣畅淋漓。一次认真答题的过程等等,这种种不同的体验预示着生命在成长,因此,用心灵细细感受生命的成长是一种幸福。让我们带着享受生命成长的心态拥抱此时此刻。拥抱每天的分分秒秒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鱼晓贤 《甘肃教育》2013,(24):22-22
“幸福”是人生的理想状态,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育人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来自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来自自身专业的成长与超越,来自心态的平和与心灵的归属。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没有教师“幸福的教”,就没有学生“幸福的学”。  相似文献   

7.
体验教育是一种实践教育,将体验教育运用于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培养能够让未成年人通过切身的体验了解生态的重要性。首先对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现状调查进行总结,分析体验教育运用于上林县未成年人生态意识培养的困难,并提出具体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8.
教育幸福之二重维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界定教育中的幸福则要从教育的本质入手。教育是一种交往.教育的幸福要从人际关系中去寻求。成就感是教育中幸福的关键所在。教育过程幸福和教育结果幸福一起构成了教育幸福的二重维度,教育过程幸福是结果幸福的必要条件。教育结果的幸福是一种应然的追求,而非一定能够达到的实然状态,教育过程幸福则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一种关怀,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关怀儿童,关心成长,关爱生命,关注幸福。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灵动的生命都能享受一种健康、智慧、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教育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幸福,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相似文献   

10.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对于那些感情确已破裂的夫妻来说,离异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然而,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年人来说,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往往会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对孩子缺乏责任心、缺少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能造成一些自制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是在客观判断的基础上的一种心理主观体验,幸福指数是衡量这种内心体验的指标数值。本研究旨在考察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结构模型,在天津抽取城市居民样本438名,结构方程模型证实幸福指数由两个模块——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构成,拟合指标符合测量标准,因此,基于现代幸福感理论模型进行国民幸福指标设计和问卷编制,显然是未来研究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0,(12):17-17
博主特写: 一个父亲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带领孩子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起去体验成长的快乐和苦恼。一起去思索人生,探索智慧、幸福和爱。父亲想要用心去填词.用爱去谱曲.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快乐幸福的乐章。并打算在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时.把这个博客送给他们作为礼物,让他们和他们的孩子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犯罪人员文化低、并涉及“黄、赌、毒”等特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有其自身的问题.并且与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氛固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应该结合多种学科对其进行分析,形成全面、系统的研究。而对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道德成长是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未来工程,也是基础工程。社会造就合格的公民主要不是在成人阶段实现的,而是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养成并造就的。而在未成年人道德成长中,德育环境及其道德传递是一个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福建省泉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关爱心灵成长,缔造幸福人生"的理念指导下,遵循未成年人心理发育成长的普遍规律,以为社区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为服务内容,对未成年人学业受阻、不良行为等情况重点扶助和干预,对受侵害的儿童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救助,以创建社区骨干团队为切入点,构建了未成年人的社区服务保障体系,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论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它提出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乐观等三种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幸福感是一种与多种人格积极心理有关的变量。教育要培养学生进取向上的态度、体验幸福的能力、提升自我的心灵、快乐达观的情绪和优秀美好的品质等积极心理以达到人生幸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幸福是人类经历过某种活动的个人体验,是一种由体验使得内心产生愉悦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与人的经历、性格、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息息相关,并随着外部环境中的社会氛围、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理解都不相同,各自的定义也不相同,但最根本的需求和本质是相近的。幸福也是心理体验和伦理规定的统一,只有符合主体相关的伦理认知,并且满足主体的伦理需求,才能产生幸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且年龄呈低龄化,这给我们敲起了警钟。实践证明在家庭环境中,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教育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未成年人家庭法制教育谈几点认识。一、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要从小抓起“人之初,性本善。”儿童成长阶段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善良,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启蒙教育时,也不要忘了对孩子进行法制方面的启蒙教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法制教育的种子。做父母的首先应知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如果在孩子刚懂事时,家长就注意这方…  相似文献   

20.
教育创新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每个学生都是鲜活而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自由幸福的发展是他们的需要,创造一种让他们自由发展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教育创新应着眼于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使学校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使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现在的努力获得将来的幸福,还能够在现在的成长过程中充满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