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我觉得,要真正地学好语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学、有思,有用。学语文有学、有思的过程就是语文探究。而这里所讲的“有用”,则指“经世致用”,就是学习语文中对现实社会有用的东西,研究语文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活,服务于社会,造福民生,匡世济民;不要空谈,要活学活用。前者是课改的方法和过程,后者是课改的目的和核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要有和谐的发展、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要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处理要人民内部各阶层群众共同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处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处理好对外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党的领导首先是战略策略的领导,要研制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和措施,要不断改进社会管理体制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必须正确理解企业、企业家和企业目的胡代光一、什么是企业最通俗的企业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有社会责任感,二是要有冒险精神。企业是社会责任感和冒险精神的承担者。企业的职能是要承担对生产过程的开创、组织、控制、支配,指挥生产过程。现在国外时兴的产权理论关...  相似文献   

4.
从本质上看,职业是社会职能专业化和人的角色社会化的统一。由于职业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每种职业在道德上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做官要有官德,行医要有医德,从艺要有艺德,经商要有商德,教育要有教德,从事学术研究要有学术道德等等。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相一致的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可以说,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在西方国家,一般将职业道德理解为信仰、价值观和原则,它们指导个人在其工作环境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蒋宏达 《职教论坛》2007,(11S):43-45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才培养规格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重要保证。教育效果有滞后性,中等职业教育只有贴近市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有生存的空间;同时教育又有“引领性”,中等职业教育同样肩负这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要引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向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要强调适应性,又要强调引领性,两者不能偏颇,为适应而适应是短视的、趋利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误区。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6.
虚假广告的滋生与蔓延,如同环境污染、社会犯罪一样,正日益侵蚀着我们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健康肌体,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考察虚假广告产生的原因,除了与社会转型期的变革有关外,还与我们的法律救济存在缺陷有很大的关系。对此,笔认为,虚假广告的法律救济,一是要加大对虚假广告的处罚力度;二是要严格广告审查程序;三是要严格执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四是倡导消费的自我法律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必须正确理解企业、企业家和企业目的胡代光(北京大学教授)一、什么是企业?最通俗的企业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有社会责任感,二是要有冒险精神。企业是社会责任感和冒险精神的承担者。企业由职能是要承担对生产过程的开创、组织、控制、支配,指挥生产过程。现在国...  相似文献   

8.
科学和精神是一对孪生姐妹。科学是发现,精神就是发展;科学是发现真理,精神就是传播真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这些为人熟知的词汇,构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时代风貌。国家要有国家精神,企业要有企业精神,科学家要有科学精神,甚或我们每个人要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发展的支柱、腾飞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是联系班级中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一定要有亲和力,要有组织管理的艺术,要以说服教育为主,学风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构成社会的最重要群体之一,更是这个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要想了解台湾,就不能不了解今日之台湾青年。  相似文献   

11.
社会大学有两种:一是有形的社会大学;二是无形的社会大学。社会大学运动是要把有形的社会大学普及出去,并且要给无形的社会大学一个正式的承认,使每一个人都承认这无形的社会大学之存在,随时随地随事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家长、教师是学生的首任老师,直接影响学生科学化水平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有社会的支持、配合,而特别需要的是每一个家庭的支持、配合。家长和老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责任共同承担撑起素质教育的这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3.
学生成长是个社会化过程,他要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家长和教师有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义务,教师应该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呢。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市场行为的认识要摆脱单一的道德尺度,一方面,对市场行为的伦理评估要超越简单的善恶二分法,合法的市场私利行为是正当的、自然的;另一方面,对市场行为的社会分析要超越唯道德或泛道德主义,市场文化有许多独立于伦理道德的人文价值。对于目前的道德腐败,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市场经济与个人利欲,而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社会道德状况的各种社会因素。改善社会道德状况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综合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中职生高流失率的原因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职生的高流失率,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有责任。国家要加强舆论导向,政府要出台控制措施,严格执行职业准入制。家长要有长远目标。学校要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学习就业环境,让学生“留得住,送得出”。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防止学生流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袁琼珍 《云南教育》2004,(28):10-11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人与人的交流尤为重要。走向社会的学生,不但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要善于展示自我,推销自己,这样才能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人们展示自己,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语言表达是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程德才 《辅导员》2010,(18):26-26
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前进的源动力。今天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社会对人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社会成员不仅应有单科知识,而且要有融会贯通的知识,特别是要有运用综合知识去开拓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良好行为品德、社会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这种能力须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19.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学生就业竞争,大中专院校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要求的。目前,大多数大中专毕业生由于对社会接触少,往往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因此,面对社会的挑选,学校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对学生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据有关专家研究指出:一个大学生在校掌握的知识是他一生所需知识的10%左右,其余要他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靠自学去获取。自学能力包括阅读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地使用工具…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教育改革实践及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改革,给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改革至少有三点启示:1、理论层面:“教育脱离生活,理论脱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是当时也是当今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必须坚定地走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改革之路;2、实践层面;陶行知教育改革实践昭示我们,教育改革家首先是实干家而不仅仅是宣传家,教育改革面要勇往直前,不抱怨现实;3、精神层面;改革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其三是不怕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