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我先后有三篇新闻稿件在省、市新闻单位获得好稿奖。体会是:只有“身入”、“深入”、“心入”才能写出好稿来。 一、“身人”是写好稿的前题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人民武装工作,而武装工作与拥军优属工作有着内在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我在做好人民武装工作的同时十分注重抓好拥军  相似文献   

2.
△1月9日,省学会召开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确定1993年学术研究重点。会议要求学会各组织应积极组织会员和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这个重点,联系实际,写出一批优秀论文来。△2月3日,省学会推荐的4篇学术论文中有3篇获得第三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2月下旬和三月中旬,”93年江西广播电视奖”电视和广播节目(稿件)评选分别在新余市和宜春举行,这次评选共收到参评作品246件,评出优秀作品174件,189个奖。△3月上旬,在省记协,省新闻学会主办的’92全省新闻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中,我省广播电视系统有4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3.
在2005年由我主创的电视新闻长消息《左算右算,还是种粮合算》分别获得省新闻奖二等奖、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宁波市新闻奖一等奖、宁波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名基层的新闻记者,能在强手如林的好新闻竞赛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在感到欣喜的同时,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要留心生活处处有新闻。只要留心生活,才能发现好题材,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8,(5)
在我1984年第二次拿起笔后的十多年里,在陕西境内《陕西工人报》是发稿较多的一家报纸。粗略估算,总在30篇以上,而且又多次获得他们的征文奖和好稿奖。同时,我在文化局长任上,曾协助他们搞过一次征文活动,受他们委托采访过陕西省工商行副行长谢佩华女士。因此...  相似文献   

5.
从1986年以来,我先后有11篇作品荣获河南省好新闻奖,有20多篇作品获濮阳市广播好新闻奖。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我体会到,增强创优意识,是写出好新闻的关键一环。 所谓创优意识,简言之,就是在采写新闻中,要有从自己手里出好稿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要出好稿,就要了解好稿的基本特点。我觉得好稿一般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题重大,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二是题材  相似文献   

6.
我从1991年起在乡广播电视站从事新闻工作。几年来,共在县、市及省以上新闻单位发表新闻、言论稿260多篇。我的体会是:仔细揣摩发生在身边的寻常小事,从中提炼出一些有意义的新闻,就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前年5月,我乡利群村,有位来自河北某山区  相似文献   

7.
1991年,元月中旬。西北陇原,滴水成冰。甘肃日报群工部,继中共甘肃省委1990年授于全省新闻先进集体称号之后,又荣获全国先进新闻集体桂冠。意想不到的是,佳音从北京传来,诉状也由法院送达,两位记者和甘肃日报社第一次被拖入“新闻官司”之中,群工部喜忧参半。一篇获奖的好稿成了被诉的根由下面这篇批评报道,由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附记组成,发表于1990年11月27日甘肃日报读者来信专版头题位置。此稿因其批评的尖锐性和事件的独特性而获甘肃日报好稿奖,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然而,恰恰是这篇获奖的好稿,却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官司”的“祸根”——  相似文献   

8.
真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无职称、无文凭、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羊年竟有6篇稿件在全国、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10篇稿件获得省、市新闻单位好稿奖。他,就是长安县委中心通讯组组长、《长安报》聘用记者张宝贵。张宝贵参过军,当过生产队会计。1982年,改革的春风使农村巨变,张宝贵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了篇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工作于1999年10月29日圆满结束.本届参评作品183篇。获奖IOS篇,其中一等奖12篇,M等奖34篇,M等奖62篇。全国)“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每两年一次。这次评选的是1997年1月至1998年底公开发表的论文。fo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单列市、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专业委员会负责选送,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史学和决策管理研究共4类作品.从这届参评和获奖论文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评作品较多,地域广泛.这届参评论文183篇,为历届最多的…  相似文献   

10.
我熟悉一位基层报道员,他一连写了60多篇稿而未见报,就埋怨说:“咱和报社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多也没用。”我说这话欠思量。我在报社学习期间,常常见到编辑同志为编不到一篇好稿而发愁。记得有一次一位编辑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谁能为我寄一篇好稿来,那我宁愿送礼答谢他!”可见编辑盼望好稿的心情是多么真切。可我发现,有的通讯员,不是在提高稿件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通迅(刊登在《陕西日报》1985年2月4日1版)。陕报负责同志在一次全社大会上表扬这篇通迅“具有陕北特色、生动具体、反映问题深刻。”此稿被评为1985年全国好新闻2等奖后,《新闻知识》编辑部多次约我写点经验体会文章,实感盛情难却,再推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我是新闻战线上一名新兵(1983年7月大学毕业分到陕报),写不出什么经验,只能说说自己采写此稿的一些感想。我大学毕业改行当了新闻记者,一到报社  相似文献   

12.
《普通人的故事》是大众日报的一个名牌栏目,并获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为了增加这个栏目的可读性、形象直观性,我尝试着用图文相结合的方式,采写了《杨金明:爱心创奇迹》、《房东奶奶张静怡》两篇新闻稿,两篇稿件发表后,当日就被评为优等稿,开创了这个名牌栏目用摄影形式报道的先例,受到大众日报编委们的好评。通过这两篇优等稿的采写,我受到以下启示:一、深入生活发现素材摄影记者只有多深入生活,才能了解和发现许多方面的新闻线索,有了好的线索,再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才能抓拍到一些有情感的、典型的精彩瞬间。2000年3月10日,在德州市德城区官屯乡堤岭村采访,我  相似文献   

13.
我是怎样提高稿件命中率的邓经民近几年,我每年在各级报刊台站发表稿件300篇左右,其中省级、国家级200篇左右,得到各级新闻单位承认。1992年以来连年获得省级好稿奖,连续4年获得了县委综合考评特等奖。这里我想对提高稿件命中率谈点体会。更新观念换脑筋。...  相似文献   

14.
驻广东53622部队最近制定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奖励办法:凡去年在中央级报刊、电台见稿两篇,或省级报刊、电台见稿8篇,或地区级报刊、电台见稿15篇的通讯员,奖订  相似文献   

15.
我写稿多年,大大小小获过十几次奖。翻开那些获奖的稿件,我发现我的获奖稿全是自认为很不起眼的“基层小稿”。96年我还在军校念书的时候,我采访过学员队一位在生活上挺抠门的学员。这位学员家住在山东农村,考上军校后他很节俭,平时舍不得花一分钱。后来大家发现他把积攒下来的钱寄给了青海省一位贫困山区的少年,而那年他爷爷生病住不起院,家里欠债几千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学习尖子”。采访完后,我写了篇通讯《抠门的张建幸》,当时我认为这篇稿子题材不是什么大的题材,也没有在意。未想到这篇不足1000…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采写800多篇稿件,其中有十五篇被省、市级新闻单位评为一等奖、二等奖或好稿、优质稿。回顾十多年写稿实践,我的体会是,要想不断进取,必须坚持“四学”。  相似文献   

17.
旧题新作意在“深”———获奖稿《三找犁田人》采写体会□邓经民当我得知《三找犁田人》(原载《黔江日报》1995年5月23日二版-在1995年四川省好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的消息,作为作者,既感高兴,又始料不及。这是我从1992年以来4次获得省好新闻奖中档次...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推荐的新闻作品——广播连续报道“北京申办奥运青岛应对“大考”》获得2000年度中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第二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在这之前,我们青岛台新闻频道已经有两篇作品获得本年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实现了自1994年首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以来连续第七年、第十次获得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19.
王宪华 《视听界》2004,(5):58-58
由于工作关系,近年来,笔者每年参与组织市局年度好节目(稿)评选活动,并多次参加省学会广播电视新闻、社教、彩虹、文艺等项目的优秀节目(稿)评选。总结评选的体会,我感到,一件广播电视作品要在市、省评选中一路过关,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处理好以下一些问题。一、选材既要有全局观念,又要有地方特色一件优秀的作品,总是既有全局观念,又有地方特色的。如果两者结合得不够好,一般不大可能获高奖。其表现:或者把握不住大局,没有把事物放到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中去考量,使作品缺少深度、分量和典型意义;或者没有地方  相似文献   

20.
1998年,我和同事侯法洁等采写的录音报道《乐亭人的生育观》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好新闻三等奖、中国广播电视人口好新闻三等奖、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河北省广播电视好新闻一等奖、河北省人口好新闻一等奖等奖项。下面,我就采写这篇报道谈一谈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