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口译教学记忆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口译工作中.译员需要即时、准确地把摄取的原语信息转达给目的语听众.记忆能力是译员口译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探讨如何在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帮助他们出色地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口译课程往往缺乏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的训练和能力培养,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适应困难。文章旨在研究本科翻译专业联络口译课程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以探究其对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和对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性的影响,为口译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众演讲是译员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也是会议口译教学中不容忽视的核心内容,在会议现场的口译活动中,译员具备较好的公众演讲能力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会议口译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声音运用与体态语言,对学生有声和无声语言的表达形式提出特定的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并克服自身在公众演讲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改进学生的口译表达,在增强其口译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会议口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闫波 《文教资料》2007,(3):175-176
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口译任务的圆满完成单单靠语言能力是不够的,还与译者的语用能力密切相关。语用得体与否是口译过程中交际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从口译的特点和语用能力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语用意识在口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如何运用其语用能力以帮助交际双方达到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8,(4):129-132
口译教材是实现口译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口译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本文以口译过程的三个阶段为研究对象,研究口译认知理论对口译过程的描写和对口译活动的指导,为基础口译教材的编订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社会越来越需要英语联络口译员。怎样培养能自主钻研、有效应对千变万化商务场合的合格联络口译人才成为英语口译教学中重要课题。结合商务联络口译特点,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发现:在联络口译课堂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更能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7.
口译中的文化障碍是影响口译活动流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从认知视角来看,文化障碍与有标记性概念隐喻相对应,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维认知从始源域到目的域的不同映射情况。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有标记性概念隐喻的两种认知方式来解读与其对应的文化障碍,并浅析其口译策略。以期为解决口译中的文化障碍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认知心理学中的记忆模型为理论基础,以大型会议或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口译为实例,具体分析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在口译中的作用。提出在口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足够图式,降低口译材料的难度,控制任务的内在负荷,从而提高口译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口译生成策略是一项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研究表明,在口译过程中,一个成熟的译者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认知视线,其认知领域始终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口译的直接对象———原文的认知;其二,是对自身口译过程的认知。所谓元翻译,指的就是译者在口译过程中,专注并有效驾驭于自身口译过程的一种认知。  相似文献   

10.
口译中源语认知和工作记忆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通过对口译中源语(SL)感知认知、听觉认知(AP)、"中枢执行程式"调控以及工作记忆阶段等的研究,分析出SL认知和工作记忆对口译操作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大脑神经系统兴奋度影响听觉系统SL感知能力,而中兴奋度时听觉系统SL感知表现状况最佳,由此可知"中枢执行程式"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凸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并得出激活惰连关系,实现从惰连关系到专联关系的转变有助于增强SL认知。研究发现口译工作记忆分为回声记忆、听觉整合、最佳模式信息识别和短时记忆四个阶段,各阶段记忆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发挥口译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