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2.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深邃的夜空点缀着点点繁星.面对这神奇、迷人的夜空你能想到什么呢?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凭着奇妙的联想与想像,为我们编织出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者带入到一个神话境界.这便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这幅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描绘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师: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联想1+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联想的特点是什么?生:由此及彼,由甲及乙……从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师:注意,这里有两个要素:一是“与之相关”,二是“其他事物”。请思考:由“绿”会想到什么?生:植物、春天、希望、青春。生:唐诗“春风又绿江南岸”。师:好。修辞中的比喻就是利用联想来完成的。什么是想像呢?生:将已有表象加工改造成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师:对。请大家根据圆的外形特征进行想像。(随即板书“圆”)生:皎洁的满月,明亮的眼睛。生:高高的石拱桥,地动仪,圆周率。师:修辞中的比拟就是靠…  相似文献   

5.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师:足球。 生:一提起足球,我就仿佛看见中国女子足球队在足球场上拼搏的情景。 生:一提起足球,我就仿佛看见中国队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刻。 师: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加油!我们一起听国歌。听到这雄壮…  相似文献   

6.
第一、引入阶段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友比  相似文献   

7.
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同学们,今天的班会,我们七嘴八舌唠唠圆,并联系实际生活,谈谈由圆产生的联想。大家沉默,思考,私语。生甲:大家知道,半径越大,圆的面积就越大。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半径延长些,我们生活工作的领域就大些,生活的舞台就大些。师:用什么做自己的半径?如何延长这个半径?能举个例子吗?生甲:知识和能力是自己的半径。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就能不断迎接挑战,闯出一片天地来,生活的面积就会增大。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由“公式”引发联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2.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授课班级初三(4)班。教学流程(上课)师:我们先做一个小小的练习,造一个句子“我由……想起了……”。(学生沉默了一会儿,接着七嘴八舌,气氛热烈)师:下面请同学们把造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听。生:(自信地)我由蜡烛想到了老师。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我由现在想到了未来。生:我由团结想到了友谊。(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师:以上几位同学善于联想,句子造得很好,请掌声鼓励。【点评】老师及时鼓励,意在树立学生们的自信…  相似文献   

9.
一、体验"头脑风暴"般的联想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听好了: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请你猜一种水果. 生:(急切地)石榴! 师:猜得这么快,厉害!说说怎么想的. 生:石榴籽儿很像红珍珠,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再想想谜面中说黄皮,滋味酸酸甜甜的,我就更加确定了. 师:由红珍珠想到石榴籽儿,这就是联想!看来猜谜,离不开联想.再来一个: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处窜.打一小动物.  相似文献   

10.
【课堂回放】一、导入新课,传授新知1.师:听说我们上节体育课学会了一项技能,是什么技能?生:前滚翻(师板书:"我学会了前滚翻",并播放课件:前滚翻分解动作图片)师:想想都有哪些动作?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一个前滚翻的完整动作。我们把前滚翻这个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动作,这就是我今天要教大家的作文方法:学会动作分解。(板书:分解)师:前滚翻是一个大动作。我们学会前滚翻,往往只注意这一个动作,所以写文章的时候只会写我们学了前滚翻,我学会了,往往忽视前滚翻中的很多小动作。  相似文献   

11.
课堂再现师: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只要一提起它,同学们可能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可爱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生:我知道这个地方是迪斯尼乐园。师:对,这个地方就是令全世界男女老少都心驰神往的迪斯尼乐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与迪斯尼乐园有关的。看老师写课题。(板书:最佳路径)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课题。生:(齐读)最佳路径。师:课文预习了吧?那我选几个生字来考考你们,怎么样?(媒体出示:踩、窄)谁来读?生:(字正腔圆地读)cǎi,zhǎi。师:平舌音、翘舌音,读得真准!奖励你当回小老师,来带大家读一读。生:…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实录(执教:张学伟)一、朗读,想象画面(一)朗读,感受水“狂”师:学习语文有两种特别重要的能力,第一种叫什么?生(齐声):朗读。师:第二种叫什么?生(齐声):想象。师:这节课我们就做这两件事情。什么是想象?当看到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的时候,你马上能够联想到一个场景,一幅画面,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语文能力。比如我们看到这样一个句子,你来读——  相似文献   

13.
一、联想类型分析阶段“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灭亡”。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联想是智慧的翅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什么是联想呢?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一是有一定联系;二是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想在一起。这就是相关联…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分数单位、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其内容以两次初步认识分数为基础.尽管这是一节典型的老课,对于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理论,如何上出不同的效果,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 一、质疑,学生的学习起点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玩一个"头脑风暴"的游戏.(屏幕显示数字"1")你想到什么? 生: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花园,一个班级…… 师:我由"1"想到了4个人,为什么呢?因为4个人能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他们是一个整体.现在我们看到"1",想到的内容就更多了.(引导学生由"1"可以想到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大家猜一猜,今天我把谁带到了咱们的课堂上?(播放课件显示:宇宙英雄奥特曼)师:奥特曼还带来了一些礼物送给大家,喜欢吗?(播放课件显示:纷纷扬扬不计其数的奥特曼纸牌)师:奥特曼送给了大家这么多纸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纸牌,好吗?(板书:玩纸牌)[以动画片中的英雄形象奥特曼导入,学生熟悉、喜欢,适时地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的欲望。]二、简单的统计图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1号信封里装的都有什么纸牌?(每个小组的同学随老师拿出一号信封)师:这些都是什么奥特曼?(小组成员查看奥…  相似文献   

16.
一、词语导入1.听写词语,指名板书:山洪暴发溪水猛涨拖鞋绾裤风景2.集体订正。师:看最后一个词语“风景”,你觉得前面的几个词描绘的是风景吗?生:不是。师:一提到风景,你会想到什么?生:我会想到雄伟的高山,清澈的小河,美丽的花朵。生:我会想到美丽的大草原。师:说到风景,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在这样的风景中,我们用眼睛就能真切地看到其中的美。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搭石》向我们展示的却是一道特殊的风景,不但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多的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先听写词语,再由“风景”一词导入,真是与众不同。]二…  相似文献   

17.
1.没有从学生出发的设计是无效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成长的活动是无效的活动,没有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2.社会要用平和的眼光看待教师,教师要用最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3.教育需要我们有智慧,教育让我们富有智慧。一、导入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单元的主题词是什么?生(齐):信息传播。师:是啊,生活中有很多种媒体,每天都在向我们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一些很简短,比如说我昨天在新闻联播里听到一则很令人高兴的体育新闻——生(齐):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夺得汤姆斯杯。师:是的,这些新闻传递着我们身边最新发生的事件。假…  相似文献   

18.
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 ,是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圆面积公式”的教学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  师 :这是一个圆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 ,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 ,怎样才能计算圆的面积呢 ?  生 :可以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一种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 :对 !让我们利用手中的教具来帮助我们的学习。  师 :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  生 :圆形。  师 :我把它平均分成了 16份 (其中有 1份平均分成了 2小份 ,补在两边 )。大家想想 ,能不能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什么形状的图…  相似文献   

19.
师 :我们班的小朋友又聪明又能干 ,会画画 ,会捏泥娃娃 ,还会剪纸。今天 ,我们要向在座的老师们展示我们的另一种才华 ,是什么呢 ?请大家一起用骄傲的语气告诉老师们——生 :(齐声骄傲地 )我——会——拼——图。师 :(指大屏幕 )你们看 ,这位小朋友自己剪出了圆片、半圆片 ,拼出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也准备好了拼图纸片 ,那你会拼什么呢 ?请告诉我。生 :我会拼乌龟。生 :我会拼坦克。生 :我会拼大苹果。师 :我相信大家都很能干。那我们现在开始动手拼图 ,拼完了就送给小组的伙伴瞧瞧 ,大家互相评一评 ,不理解的可以问一问。哪组会拼又会…  相似文献   

20.
王丽  薛炳群 《山东教育》2012,(Z4):43-45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想看看吗?请你静静地欣赏。(播放视频: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片段)师:你知道我们刚才欣赏的戏曲是什么吗?生:京剧。师:你真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对,这就是京剧,又叫京戏,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说到京剧,人们常常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生:梅兰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