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乡的冬天     
我的家乡在辽宁省。一到冬天,我就会想到那纷纷飘落的雪花。家乡的雪很厚,能没过双脚。一场大雪后,小孩子们就在雪地里嬉闹。大家抓起一把雪,用手做成雪球来打雪仗。我们笑着,闹着,雪球掷到身上都不觉得疼。家乡的雪很美,雪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棉球,有的像毛茸茸的云朵……数都数不清。家乡的雪很白,很纯,不搀一点儿杂色,像白白的绢。有时雪花在半山腰上萦绕飘荡,宛若一条  相似文献   

2.
雪,我的父亲     
一提到冬天,我就想到了雪。在我的意识中,冬天总是和雪有关的,雪成了冬天的代名词。而我出生和成长都在广东,在我的家乡高州可以说是四季如春,没有冬天的,也就是说不会下雪。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雪,喜欢这漫天飘飞的白色精灵。或许这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第一次接触“雪”就喜欢上了。  相似文献   

3.
如果问我来自哪里,我会小声地说,来自一个美丽的地方。——题记我的家乡在祖国的最西边,那是最后一抹阳光留恋的地方;我的家乡在祖国最闭塞的地方,那里只有雄鹰能够看到远方;我的家乡在最高的地方,那里只有白杨才能驻守……我的家乡在哪里?在神奇的帕米尔高原。  相似文献   

4.
海南风情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谁不赞自已家乡美?我的家乡在祖国的第二宝岛——海南岛,我与它的感情之深就不用说了.家乡没有严寒,没有酷暑,一年四季春意葱茏。放眼四望,到处耸立着高高的椰子树和茂密的  相似文献   

5.
新编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征求意见二稿)中规定,要使学生受到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熏陶。如何体现大纲的这一精神呢?我的做法是:紧密结合教材,联系本地实际。这样做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直观学好自然常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以家乡为起点,进而认识到祖国的伟大。 例如:教《煤》这一课,我带领学生参观社队小煤窑,请煤矿工人讲谋和采煤的有关知识。我又引导学生从家乡到全国,了解祖国丰富的煤源。讲《动力》一课,就联系家乡三条小溪,水量充沛,联系到全社队队  相似文献   

6.
家乡巨变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实行了强国富民政策,使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我每隔两年回家乡一次。今年暑假我回到奶奶家,看见家乡的很多人家都盖起了高楼,外面银白色的瓷砖,显得富丽堂皇;昔日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破烂不堪的学校如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10,(9):19-19
我常常在祖国的地图上,凝视着我的家乡;那一片亲切而柔软、如桑叶般的菱形状就如同是与生俱来的胎记一样,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刻在了我们的胸膛。  相似文献   

8.
啊,雪……     
<正> 作为一个生长在南方的孩子,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见到雪。那天是星期五,天冷极了。上早会课的时候,我的同桌突然叫了起来:“哇,下雪了!”同学们纷纷冲出教室去看雪,老师也忍不住走了出来。这么一来,早会课就变成“观雪课”啦。但雪好少啊,一会儿就下完了。  相似文献   

9.
家乡变了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祖国。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是我的母亲。我的家乡在新疆奇台县。它南靠天山,北临沙漠,降水量很少。听爸爸说,以前这里很落后。道路都坑坑洼洼的,人们出行很不方便。家里很多用的、吃的也不好买,购买大件物品都需要去市里。  相似文献   

10.
南方的冬雪     
我的家乡江津在温暖的南方,那里四季都比较暖和,就算是寒冷的冬天也很少下雪。冬天的雪是怎样的?我心中充满了好奇。妈妈说,十多年前,家乡也下过一场大雪,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很是美丽。我真羡慕妈妈,  相似文献   

11.
多了份乡情     
<正>我的家乡在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个小县城,在那里,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冬天最漂亮、最好玩。柳絮般的雪花飘落在地面,堆成厚厚的一层,往往没下几个小时,雪就能没过我的膝盖。踩上去,那松软的雪层马上塌陷下去。雪落于枝梢,给松树披上了白色的绒衣。老远一看,常青的松树焕然一新,与周围的景色相呼应。  相似文献   

12.
家乡变了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祖国.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是我的母亲. 我的家乡在新疆奇台县.它南靠天山,北临沙漠,降水量很少.听爸爸说,以前这里很落后.道路都坑坑洼洼的,人们出行很不方便.家里很多用的、吃的也不好买,购买大件物品都需要去市里.  相似文献   

13.
雪地捕雀记     
风、霜、雨、雪,小时候,我喜欢的是雪。尽管下雪会降温,但我一直喜欢在雪中寻找乐趣。我的家乡是个三面环山的村子。山上、河旁树多,林子多,各种鸟儿也多。特别是冬天,家雀(即麻雀)们一群一群地在村子上空飞来飞去。那时候农家日子紧巴,菜里油星不多,吃肉的机会更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亿万国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比以往更加强烈。而方言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紧扣祖国城乡的快速发展、以及广大老百姓喜迎小康这一主题进行编排。上映初,就取得了口碑、票房的双赢。该影片由五个单元组成,分别讲述了发生在中国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不同故事。本文通过对《我和我的家乡》电影中方言词的举例分析,总结并梳理了方言词对电影的影响以及电影中方言词的取舍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辅导点拨:小作者用歌曲引入,从地方特色文化"菊花会",体现岭南水乡的"水色匝"以及龙头产业"五金制品",充分展示了珠江三角地区一个特色小镇在文化、经济上的发展。字里行间,表现了小作者对家乡的赞美、热爱之情。"南海之滨,美丽的菊城,你是祖国的一颗明星……"这首《菊城赞歌》萦绕在我耳畔,使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小榄。小榄素以"菊城"著称。记得2008年第九届小榄菊花会就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一进入菊花会,一阵芳香就会扑鼻  相似文献   

16.
叹雪     
孩童时,看惯了童话中如雪的白雪公主,同情了无数次在雪中享受最后一丝明亮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那神秘的雪花在我的脑海中是如此美丽,如此纯洁,犹如沙漠中的一滴甘泉,难得、珍贵。(这个开头是否有点离主题太远了?)于是乎,赏雪是少年时代的我最大的梦想了。上海的雪虽清新可人,但每次都是短暂的几分钟,使刚刚沉浸于雪中的我失望至极,脸上总挂着两行泪,(这样的反应是否有点过度?)红着眼睛呆呆地站在还在舞动的雪中。终于盼来了寒假,我随父母回到了家乡。初十晚上,我懒懒地躺在南通家乡的床上(前面笼统地讲“回到了家乡”,这里却具体说“躺在南通…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艾青这朴素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他对家乡、对祖国真挚的爱。可我呢?对于那个生我养我的家乡,从小我就没有爱,有的只是厌,甚至是恨,因为她的名字叫农村。  相似文献   

18.
我出生在祖国最神秘美丽的青藏高原———西藏拉萨,现就读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初三年级。我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是我的妈妈。她特别善良,特别美丽,而且很有远见,是我崇拜的偶像。还在我牙牙学语时,她就教我背唐诗,给我讲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讲文成公主入藏的动人故事,带我游览家乡的山山水水,让我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青藏高原。在我小小的心田里,萌生了一个遥远而又清晰的梦想———我要像雄鹰一样在祖国的蓝天上飞翔。小学毕业时,我取得了到内地求学的机会,心中无比喜悦。带着飞翔的梦和家人的期盼,我从海拔四五千米的…  相似文献   

19.
雪雪的翅膀     
雪雪浑身雪白,像天上的云、冬天的雪、蛋糕上的奶油、饼干上的糖霜。它是哈利哈利森林里惟一的一头雪雪。也很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头雪雪。“可是,我还是不明白雪雪到底是什么?雪雪是你们族群的名字,还是你一个人的名字?”每当春天到来了,就会有一些陌生的小鸟飞进森林。当它们见到雪雪,总免不了惊叹一下。毕竟,它们飞遍了大半个世界还没见过这样古怪的动物。它们会壮着胆子凑上去和雪雪说话。不用多久,它们就会被雪雪是什么这个问题给搞糊涂,就像现在这只黄色的小鸟一样。“雪雪既是我的名字,又是我族群的名字。”雪雪回答道。“族群,…  相似文献   

20.
雪狐狸     
<正>1说出来怕你不信——我见过雪狐狸。就是故事里常讲的雪狐狸啊!小时候睡觉前,我总是央求奶奶讲雪狐狸的故事。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常枕着奶奶瘦瘦的胳膊,沉浸在故事神秘的氛围里,眼皮慢慢低沉,滑入花香弥漫的梦中。雪狐狸的故事叫我又爱又怕。据说见到雪狐狸,向它许下心愿就能灵验,可如果不小心被雪狐狸勾去了魂,人就会变傻。什么雪狐狸报恩啊,雪狐狸驮着迷路的孩子回家啊,雪狐狸喜欢捉弄蠢人啊……奶奶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我都听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