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幽默     
三日游: 园林管理员质问一名外地游客:“谁让你在西湖里游泳呀?” “导游小姐说的呀!” “她怎么说的?” “她说,杭州西湖可以一日游,也可以两日游,还可以三日游。”  相似文献   

2.
杨国华 《上海集邮》2009,(10):18-19
山水园林桥秀美 杭州西湖断桥(TI44—3,图94;YB12-4)最晚在唐代就有了,为堤障式单孔石拱桥。因《白蛇传》传说中白娘子在断桥与许仙相遇而使之驰名天下。“断桥残雪”为西湖八景之一。杭州西湖西侧还有苏堤六桥(T144-1,图95),全长2.8公里。堤上有6座始建于北宋的单孔半圆石拱桥,  相似文献   

3.
三潭印月     
<正>三潭印月(图1)以江南水上园林及赏月著称,含小瀛洲及岛南湖面的三座石塔,是闻名遐迩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图2)。三潭印月景观的格局变迁源远流长。北宋时,苏轼在杭州任知府,为疏浚西湖,标示湖中禁植区,以利测量水位与淤积程度,在湖中深水处立三座石塔,与水心保宁寺相望。南宋时,寺废,但三塔仍在(图3)。直至明孝宗弘治年间寺与塔俱毁,明正德时,三塔基始尽掘去。  相似文献   

4.
葛卫增 《收藏界》2010,(7):106-110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位妩媚秀丽、丰姿娇容的仙女。旖旎的西湖景色中,当属“西湖十景”为最。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的精华。  相似文献   

5.
余春明 《收藏》2013,(4):42-54
东西方文化不同,自然观也不一样。欧洲文化中的理想园林是《圣经》中的伊甸园。伊甸园是上帝创造的,也是人们心目中的天堂,所以,在西方园林中处处体现人的主宰地位。西方的园林以意大利园林为代表,几乎都是几何形的布局。而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自然观,中国园林追求的是自然形态,山石、树木、水域、建筑都呈自然的有机组合。中国园林步移景变,没有固定的观赏点,随着你脚步的前行你所看到的景物会变化。而西方园林中通常有固定的观赏点,道路笔直相交,树木的高低错落和形状也被修剪得十分规矩,连流水也在石渠里规规矩矩等差地落下,形成均匀的水帘。  相似文献   

6.
余春明 《收藏》2013,(7):42-54
东西方文化不同,自然观也不一样。欧洲文化中的理想园林是《圣经》中的伊甸园。伊甸园是上帝创造的,也是人们心目中的天堂,所以,在西方园林中处处体现人的主宰地位。西方的园林以意大利园林为代表,几乎都是几何形的布局。而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自然观,中国园林追求的是自然形态,山石、树木、水域、建筑都呈自然的有机组合。中国园林步移景变,没有固定的观赏点,随着你脚步的前行你所看到的景物会变化。而西方园林中通常有固定的观赏点,道路笔直相交,树木的高低错落和形状也被修剪得十分规矩,连流水也在石渠里规规矩矩等差地落下,形成均匀的水帘。  相似文献   

7.
古韵 《集邮博览》2014,(7):87-87
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之美,美在西湖。无论是"花满苏堤柳满烟"的早春,还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无论是"一日之盛为朝烟"的清晨,还是"风船解与月徘徊"的夜晚;无论是徜徉湖边的游人,还是远方诗人的梦里,西湖都留下了太多美的印象。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8.
6月28日,西湖·湘湖唱好“西湘记”缔结“姊妹湖”战略合作仪式在西湖畔举行。隔钱塘江相望的西湖与湘湖跨江认亲,新时代“西湘记”大幕拉开……去过很多次西湖,或采访,或旅行,每一次都陶醉于它的秀丽风景和美丽传说。也去过很多次湘湖,都是参加武术活动,每一次都感动于萧山的武术氛围和萧山武术人对武术的执着与热爱。近年来,萧山的武术活动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中国武术事业的一块新高地。这里不仅是以高规格著称的“湘湖论坛”的创办地,湘湖畔的“湘湖讲武学堂”更成为武术界名人雅士聚会的地方,在这里,各路侠士高手谈古论今,品茶论武。之字形的钱塘江,恰似太极图中的阴阳分隔线,而被誉为杭州“姊妹湖”的西湖和湘湖正是太极阴阳鱼中的两只鱼眼。擦亮“双目”,或许可以为杭州和浙江在文化复兴和文化自信中寻找到新的坐标,为文化浙江增添一抹武的阳刚。  相似文献   

9.
金琳 《收藏》2010,(3):97-103
常听来杭州旅游的客人说:“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可见丝绸在杭州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坐落于杭州西湖南岸玉皇山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文物收藏、展示、保护、研究和教育中心,也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宣传窗口。  相似文献   

10.
玄武铁人传     
王敬泽 《新体育》2014,(9):20-21
南京的玄武湖在六朝时期就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北宋欧阳修赞日:“钱塘莫美于西湖,金陵莫美于后湖。”8月17日,就在这个湖光山色两相宜的地方,诞生了本届青奥会第一枚金牌,17岁的澳大利亚姑娘布里塔尼·达顿以绝对领先优势,成为女子铁人三项的冠军。  相似文献   

11.
西湖,旧称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钱塘湖。因其位于杭州市西,故唐代开始称"西湖"。自宋代文豪苏轼写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后,西湖又被叫做西子湖。据地质学家考证,早在远古时代,西湖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海湾,后因泥沙淤塞,大海被逐步隔断,再经过山泉活水的冲洗和历代人工的疏浚整理,最后形成一个泻湖。人们不仅被西湖美丽的风光所倾倒,而且被湖中的"三怪"现象所吸引。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西湖又是镶嵌在杭州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水数百年来未干涸过,近几年又将西湖淤泥挖出,使湖水平均深度达2米,再  相似文献   

13.
11月,北方已是寒气逼人的季节,而在广东惠州,却依然是温暖如春。1992年11月15日,国内文化艺术界一些知名人士聚集在有中国第二大西湖之称的惠州西湖畔举行全国名人钓鱼比赛。  相似文献   

14.
同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华艺术的瑰宝,中国园林和中国文学有着莫大的联系。本文将从结构入手,分别对古典诗词和江苏园林在结构的完整性、“曲”结构的使用及“天人合一”的追求等方面展开具体比较与分析,探求出园林与诗词对美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5.
张建伟 《上海集邮》2011,(11):14-15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分别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基本围绕西湖分布。1989年11月25日发行订44《杭州西湖》邮票全套4种。是日,  相似文献   

16.
陈连兴 《收藏》2006,(3):125-125
1928年秋,浙江省政府为纪念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奖励实业,振兴文化,决定筹办西湖博览会,分设八馆两所,遍及西湖景区。于1929年6月6日开幕至10月10日闭幕。历时4个月多月。对振兴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杭州西湖》邮资片给人总的印象是艳而不俗,淡而有味。从图片上旅游人间天堂,真是赏心悦目的好事。 “西湖春色”中交错的虬枝延伸出一束桃花,向人们传播春到西湖的信息。“平湖秋月”以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华灯烘托出琼楼玉宇的辉煌。“六合远眺”圆月  相似文献   

18.
为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推进体育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根据武术专业委员会的建议,经常务理事会讨论同意,省体育科学学会决定成立“西湖武术文化俱乐部”。俱乐部的主要活动内容为武术学术研讨、武术培训、武术健身、武术器械、服装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9.
1929年6月6日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当局发行《西湖博览会纪念明信片》一套,共36枚。该片在会场内临时邮局和指定地点邮箱加盖纪念邮戳,投寄国内各地免贴邮票。这是我国第一套免资明信片。发行量100万张。历经70多年,世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1,(10)
圆明园:从康熙开始,清朝6位皇帝用了150余年时间修造的这座皇家园林,它以宏大的建筑规模、杰出的造园技艺、精美的山水园林、丰富的文化收藏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野蛮劫掠和焚毁,沦为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